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美基礎設施對比真相

中美基礎設施對比真相

近年來,不僅去過美國的中國人紛紛吐槽美國基礎設施差、各種方面都比不上中國,連特朗普本人都這麼說。

那麼,美國現有的基礎設施到底是個什麼水準?真的比不上中國?


1數據顯示,美國基建水平高於中國

2018年1月,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發布了2017-2018年度全球競爭力指數報告。

這份報告列舉了其評估國家競爭力的12大支柱性指標,其中基礎設施位列第二。

在基礎設施競爭力評估中,美國名列世界第九,得分6.0,中國則名列第46,得分4.7。

再往下看,報告對各國基礎設施競爭力評估又細分了9個指標。

中美基礎設施競爭力世界排名

報告表明,相較上一年度,12項競爭力支柱性指標中,中國有10項指標取得進步,2項指標出現退步,退步指標之一就是基礎設施,這是中國基礎設施競爭力排名連續第二年下降,原因主要是港口基礎設施質量和電力供應的可靠性。

2為何大家都認為美國基建很糟糕 ?

美國上次大規模建設基礎設施還是在上世紀60年代,距今已過去半個世紀,人口翻了一倍。如今,美國很多基礎設施都比咱們陳舊:

全美總長約658.7萬公里道路中,約1/3路況欠佳;

總計約612萬座橋樑中,約5.6萬座存在結構性不足(佔比0.915%),1/4橋樑「橋齡」超過50年;

8.3萬座水壩中,約1.4萬座具有「潛在高危險性」(佔比16.87%)……

不僅是外國人吐槽,美國人也覺得自己基礎設施狀況不太妙。


3數據和感受,哪個才是真相?

那麼,美國基礎設施真的像大家所說的那麼糟糕嗎?真的比中國落後嗎?數據和直觀感受,到底哪個才是美國基建的真相?

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趕超速度和能力,的確令世界為之驚嘆,在高鐵、高速公路建設上,我們已居世界第一。

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出版的《世界概況》調查報告,2015年,中國公路總里程(457萬公里)落後於2013年的美國和2014年的印度居世界第三;中國高速公路總長12.5萬公里,超過2013年美國高速公路總長7.7萬公里排名世界第一;全球最繁忙機場桂冠雖然仍屬於美國亞特蘭大國際機場,但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旅客運載量也逐年上升,穩居世界第二。

4美國不會任憑後發國家彎道超車

*論地鐵

紐約和芝加哥地鐵系統全年無休,24小時營運。目前,中國還沒有一座城市地鐵能夠做到。

紐約地鐵擁有425座車站,總鋪軌長度1355公里,地鐵車廂數逾6400輛,迄今仍為全球第一。

*論鐵路

儘管沒有一公里高鐵,但美國鐵路貨運系統仍然號稱世界第一,全年運送貨物在美國貨運中佔比近40%,超過任何其他國家。

*論航空

美國被公認為世界航空最發達的國家。

2016年世界最繁忙的前50家機場中,中國9座,美國有16座。

據美國運輸統計局數據,截至2016年,美國共有5136座公共機場、14112座私人機場。這一「巨無霸」般的機場數量,迄今尚無其他國家能望其項背。

*論公路

美國道路質量良好,數千公里國道承載著密集而沉重的貨物運輸,不僅車流順暢,路面亦未見破損。小城鎮和鄉村地帶的道路質量相當好。公路配套服務標準化且設施周全。不論繁華偏僻,窮州富州,加油站附設快餐店和服務中心都能提供大致相同的價格、水準和衛生水平的服務。

實際上,美國是一個善於給自己製造焦慮感和壓力的國家,這種焦慮感,某種程度上是美國活力的一個重要來源。

特朗普政府和許多利益團體所感嘆的美國基礎設施「落後」,正是基於美國應當處處爭先、處處居先的思想意識。

實事求是地說,我們的基礎設施建設總體上仍然落後於美國,仍然處在追趕狀態。與此同時,美國常態化的「焦慮」表明,這個世界最大發達國家決不會待在原地不動,任憑後發國家彎道或變道超車。因此,我們必須清晰地看到:

和美國相比,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擁有巨大的後發優勢,近年來亮點不斷呈現,但尚未由點彙集成面;與美國相比,差距雖在縮小,但是,基礎設施建設布局不均衡、各類基礎設施互聯程度不足等問題仍較突出。

面對強大的參照物,我們不必自慚形穢,同時也不應該輕視對方。我們需要擁有比美國人更強烈的緊迫感、危機感,苦幹實幹,練好我們基礎設施建設的「內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遠方的獅 的精彩文章:

TAG:遠方的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