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杏仁核與「恐懼」

杏仁核與「恐懼」

寫在前面的話

我是一個平時比較喜歡看懸疑推理類小說電影的女孩,但每次看完都會整夜整夜的睡不著覺,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恐怖的情節,夜間也不敢獨自去洗手間。每當這時,我就會想,人為什麼會產生恐懼,是什麼在支配著恐懼,恐懼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於是這些疑問驅使著我去探尋有關「恐懼」。

一個關於「恐懼」的行為實驗

1918年,美國心理學家John Broadus Watson對一個9個月大的小嬰兒Albert進行了小艾伯特實驗Little Albert Experiment,實驗目的是為了探究人的恐懼是不是天生的,可不可以後天培養出來。John Broadus Watson將小白鼠、兔子、狗、猴子,有頭髮和無頭髮的面具,以及棉絮、焚燒的報紙等實驗用具放在了Albert的面前,Albert對這些物品並沒有表現出絲毫恐懼,還好奇地摸了摸小白鼠。在前兩個月,Albert每天都會愉快地和小白鼠玩耍。

兩個月後,當小白鼠一接近嬰兒,Watson就站在後面猛敲鐵棒,鐵棒的巨大響聲把Albert嚇得嚎啕大哭起來。就這樣,實驗重複了很多次。直到有一天Watson再次將小白鼠放在了Albert的面前,這一次他並沒有敲擊鐵棒,可小Albert還是一看見小白鼠就想逃,恐懼產生了。

接下來,Watson想進一步探究Albert對小白鼠的恐懼會不會延展到其它類似的物體和動物上。他將一隻小白兔放在了小嬰兒面前,一見到兔子Albert就開始不可控制地大哭起來,對這些毛茸茸的東西,他已經有了不可逆轉的恐懼。不需要任何外界刺激,恐懼已經牢牢佔據了他的內心。除此之外,狗、猴子,有頭髮的面具,以及棉絮的效果也是如此,於是他得出一個結論:人的恐懼,是可以被製造出來的

杏仁核的發現

1930年代,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精神科學家HEINRICH KLüVER和 PAUL C. BUCY在研究致幻劑mescaline的功能時意外發現,被切除雙側顳葉的獼猴行為習慣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正常的獼猴同人一樣對蛇有著恐懼,可這些被切除雙側顳葉的獼猴不但不畏懼蛇,還好奇地將它抓起來往嘴裡送。不僅如此,這些獼猴在切除了雙側顳葉後也不再畏懼原本害怕的其他生物。

然而,視覺測試表明,這些猴並沒有失明,也沒有喪失辨別物體的能力。它們仍然認識食物,認識同類,認識「熟人」;但他們卻似乎再也感覺不到危險的臨近,對什麼都不再害怕。於是,KLüVER和BUCY用了一個新詞來描述他們:「精神失明(psychic blindness)」。但是,顳葉的範圍很大,究竟是顳葉的哪個部位控制著「恐懼」呢?

1956年,英國心理學家L. Weiskrantz發現,不必切除整個顳葉,只需將顳葉中形如杏仁狀的核團切除即可重複上述實驗。杏仁核的英文名 amygdala ,即來自於希臘語的「杏仁(?μυγδαλ?)」,左右半腦各一個。L. Weiskrantz得出結論:控制恐懼情緒的部位是杏仁核。

質疑:杏仁核不是大腦的恐懼中樞

2013年,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的通過研究發現,三位因杏仁核受損而無所畏懼的女性志願者能感受到內在恐懼。研究人員對3名大腦杏仁核受損、沒有體驗過害怕的罕見病患進行了測試。在吸入二氧化碳後,這三名患者呼吸受到刺激,產生害怕情緒並出現了恐慌性攻擊行為。該研究表明,杏仁核並不是產生害怕情緒所必需的組織結構。

研究人員仍不清楚為何唯獨二氧化碳能在杏仁核缺失的情況下刺激產生出害怕的情緒。但是,大多數能引起害怕的事物都是通過視覺與聽覺的方式被投射至杏仁核,從而被感受到。相反,高濃度的二氧化碳是被腦幹中的受體感受到並導致一系列生理變化的產生,從而可能刺激到包括杏仁核在內的其他大腦區域。

2015年,美國紐約大學神經心理博士Joseph E LeDoux 在The Amygdala Is NOT the Brain"s Fear Center一文中將「恐懼」的感覺和由威脅引起的反應分開,認為杏仁核迴路只對由威脅引起的行為/生理反應直接負責,而對「恐懼」的感覺並沒有直接的責任。研究表明即使人們表面上並沒有意識到威脅物的存在,也並未感受到任何恐懼,仍然會刺激杏仁核活躍以及產生那些生理反應,因此杏仁核活躍與「恐懼」情緒並不能畫上等號。

總而言之,杏仁核只負責偵測威脅物並對其做出生理反應,對引發恐懼感則只有間接的作用,而目前大腦內尚沒有哪裡被定義成「恐懼中樞"負責掌管害怕情緒。Joseph E LeDoux 認為,「恐懼」應被看作處理威脅歷程的表意識經驗,但不能與無意識中偵測威脅並做出反應的歷程混淆。

杏仁核存在的意義

人們發現,杏仁核在下至爬行動物,上至人類的大腦中都存在,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杏仁核出現後就再也沒有消失,由此可知它在動物生存中的重要性。通過研究發現,切除杏仁核後,動物出現「心理性失明」:通過視覺看到的東西不知是否可以吃,必需放到嘴裡才知道;「過度變態」:反覆察看、觸摸或以口檢查各種物體,包括原先所畏懼的活蛇或活鼠;情感性行為發生顯著變化或所有的情感反應完全喪失。而這些動物在自然環境中是無法長久存在的,它們喪失了遇到危險時以逃跑來保護自己的能力,註定被淘汰。因此,杏仁核的意義在於讓動物趨利避害,從而獲得生物最基本的能力——生存。

與杏仁核有關的精神疾病

阿爾茨海默症阿爾茨海默症(AD)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AD患者的杏仁核體積普遍縮小。實驗採用崗田酸(OkadaicacidOA)損傷實驗大鼠杏仁核後,發現實驗大鼠學習記憶能力明顯減退、靜默少動、喜歡群聚取暖,其腦組織內表達量明顯高於假手術組,對照組用紫河車干預後實驗大鼠的學習記憶能力有改善、活動增多、群聚取暖現象減少,其腦組織內β澱粉樣蛋白(Aβ)表達量相對減少。結論OA注於實驗大鼠杏仁核後可製成陽虛阿爾茨海默病模型。

自閉症自閉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亞型,杏仁核小是自閉症者的特徵之一。杏仁核越小,自閉症者注意他人眼睛的可能性也就越小。自閉症者很難通過表情來識別他人的情緒和心理狀態,也無法利用情緒信息。因為人的情緒往往通過眼神交流來傳達,而自閉症患者一看眼睛,杏仁核就激活。

創傷後應激障礙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是指由於異常威脅性或災難性心理創傷導致延遲出現和長期持續的精神障礙。PTSD 患者在面對恐懼刺激時,杏仁核表現出過度激活,而且,杏仁核的激活程度不僅與 PTSD 的嚴重程度正相關,還與 PTSD 患者的治療難度正相關。PTSD導致杏仁核神經元細胞凋亡,引發杏仁核神經元長時程增強(LTP)並引致乙醯膽鹼酯酶(AChE)活性降低,乙醯膽鹼增多,恐懼反應增強;PTSD導致杏仁核神經元MR、GR及MR/GR發生改變,激活HPA軸,導致HPA軸調節紊亂。

美國總統Franklin D.Roosevelt說過:「真正讓我們感到恐懼的只是『恐懼』本身。」現在知道了恐懼反應機理的你,還會那麼恐懼「恐懼」嗎?

[1]知乎.令人驚悚的心理學實驗:不到1歲的嬰兒竟成實驗對象,要他恐懼一切.

[2]楊揚.杏仁核:大腦的「恐懼中心」.科學.2016(11)

[3]Fear and panic in humans with bilateral amygdala damage.Nature Neurosciencevolume 16, pages 270–272 (2013)

[4]Joseph E LeDoux Ph.D.The Amygdala Is NOT the Brain"s Fear Center

[5]杏仁核.百度百科

[6]陳向良 袁長津 袁夢石 盧芳 徐偉.損傷杏仁核製備陽虛阿爾茨海默病大鼠模型

[7]杏仁核與創傷後應激障礙發病機制的相關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還沒涼透的網紅·711臟臟包
冬天羽絨這樣穿,保暖又時尚,真漂亮!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