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大牌陣亡!曾經全球第三,如今敗走中國,LG手機輸得心服口服!
來源:金錯刀(ID:ijincuodao);作者:Dik
2017年,很多文章的標題中流行使用一個詞「剛剛」。
剛剛,韓國LG電子正式宣布手機業務徹底退出中國市場。
對此,外國網友的評論是這樣的。(截圖來自於新浪科技)
1.
做手機,它一開始還算挺認真
在百度百科上關於LG集團的介紹中寫到:在電氣與電子領域,進入80年代後,LG集團主導了彩電、VCR、電腦等高端產品的開發,並集中投資於半導體事業領域,引領了高端技術時代的發展。
LG電子是LG集團規模最大的子公司,在消費類電子產品、移動通信產品和家用電器領域內的全球領先者和技術創新者。
曾是谷歌Nexus 4和Nexus 5手機的代工廠商。
最為輝煌的時期是2011年,LG手機的全球銷量僅次於三星和諾基亞,位居世界第三位,直到2011年末,蘋果才憑藉iPhone4系列產品超越LG。
在諾基亞快速沒落後,LG頂替了諾基亞,並一直保持第三的位置到2013年。
給人印象最深的當屬2006年,LG推出進軍手機行業的經典旗艦chocolate,採用了當時最流行的滑蓋設計,風格上體現了韓式美學的時尚、個性和差別化。
廣告詞「i chocolate you」幾乎洗腦,大牌明星的代言,3500元起的售價也是一時無兩。巧克力上市一年中國銷量超60萬台,受此影響當年LG手機在中國的總銷量達到300萬台。
到2008年,巧克力系列手機在全球的銷量超過2000萬台。
2017年,LG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位列第七,但實際從2012年開始,LG手機市場份額已經大幅下滑。
2014年至2016年,變化更為明顯。
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TOP 10,LG出貨量年比增長2%,而在手機出貨量整體年比下滑4%的中國市場,已淪為「OTHERS」,基本消失。
儘管LG方面並未公布其在中國的手機銷量,但據業內機構估算,2016年其出貨量差不多僅為16萬台,已被視為退華。2017年LG主要旗艦機也均未在中國上市。
2.
連續十個季度虧損
在業績上,憑藉高端家用電器和電視品類產品的強勁表現,LG電子的營業利潤一直保持很好的表現,但以手機產品為主的移動業務,除了2017年第一季度實現小幅盈利320萬美元,此前的盈利要追溯到2015年第一季度,整體銷售額也在持續下滑,幾乎連續十個季度虧損。
根據LG電子官方公布的關於2017年第四季度財報,LG整體營收17萬億韓元,實現了15%的營收增長,營業利潤3669億韓元(約合3.38億美元),扭虧為盈,但LG移動部門的虧損在第四季度已達到1.92億美元,超過LG電子利潤的一半。
LG手機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不佳是主要原因。而退出中國市場的聲音從2012年便已傳出。
當時,LG手機業務在中國的26個辦事處,從總部管理人員到一線銷售進行裁員,對中國市場放任不管。
LG聲稱,已經瞄準4G。但其表現確實並不好。
無論是3G時代還是4G時代,相比蘋果和三星,LG手機在所有廠商都奮力爭奪的中國市場敗落,看著可惜,卻是必然的。
其缺少的並非技術和設計力,而是產品思維、用戶思維的明顯不足。
3.
站錯隊形,錯失3G市場
2008年到2011年這段智能手機市場用戶培養階段,也是3G時代的普及階段。
智能手機和3G的普及發展是相輔相成的。為了抓住這個大風口,各大手機廠商要麼抓緊站隊抱腿,要麼自主研發操作系統。
蘋果有ios,谷歌有安卓,微軟有Windows Mobile,三星有BADA(之後還開發過LiMo、Tizen),諾基亞轉投Windows Mobile之前還有Symbian,中國移動還開發過開放式操作系統OMS。
而LG錯估形式,認為中國市場短期內還會以功能機為主。直到2009年,匆忙站隊,選擇了Windows Mobile 6.5和中國移動的OMS系統,2010年底才推出其第一款智能機。
蘋果在做手機之前就有龐大的粉絲群體,安卓也憑著開源優勢和眾多手機廠商的加入快速佔領市場,三星一邊自主研發操作系統一邊也主動擁抱了安卓。
LG則在重要的用戶培養階段徹底失去了佔領市場的機會,在2011年底才推出第一款安卓機,也才有了2012年上演「退出中國市場」的所謂「4G戰略」。
4.
三大問題
4G「翻身」計劃徹底落敗
如果說LG在3G手機市場掉隊後,選擇等待4G時代的到來,也無可厚非。
事實上,回看3G時代,市場在快速洗牌,新品牌「年輕氣盛」猛抓風口,沉浸在過去的輝煌,或者沒跟上節奏的,則被快速排擠退場,聰明的在發現勢頭不好的苗頭後立即轉向。
而4G時代的迅速到來,讓整個市場硝煙四起,廝殺要比3G時代更加殘酷,LG在中國市場敗得也更加徹底。
市場策略問題
首先,不重視運營商合作。
因為在智能機領域的布局落後一拍,研發始終落後於市場,導致LG電子為運營商開發的3G智能機產品同樣落後。
並且,相比蘋果、三星等國外品牌以及中國手機品牌的積極合作,LG與運營商的合作一直積極性不夠,與各地運營商關係久疏,結果是2011年至2012年中國運營商3G業務大爆發時,LG全面潰敗。
其次,模仿三星的直供策略。
2011年時,看到三星直供銷售模式收效甚好,LG盲目跟進。相比三星,LG在中國本身就沒有品牌優勢,且產品線短缺,不像三星那樣覆蓋中高低,產品線豐富,渠道方面也不具可比性。
更重要的是,直供模式需加強銷售組織,而LG手機在中國卻逐步消減營銷架構組織。從全國40家選擇經銷商中一番篩選後開始直供,結果僅維持3個月即告崩潰。
2012年對中國市場的「放棄」,令LG電子再無新機型可供,這次渠道改革也無疾而終。
產品策略問題
我們都能夠感受得到,近幾年,在4G時代大潮中,國產手機品牌的迅速的崛起,且國人對於智能手機的認知早已過了只認「外國大牌」的階段,要看設計,看硬體參數,看技術。
國產品牌手機無論在產品設計,還是軟硬體性能上,都已十分成熟,也紛紛出海開拓,在全球手機市場佔據越來越大的份額,十之七八。
如果從近年來國內手機產品的發展看,緊跟主流趨勢,主打旗艦產品彰顯技術實力,輔以中低端產品線衝量,指紋識別、大屏、窄邊框、超薄機身、雙鏡頭、全面屏、曲面屏等,都積極向尖端主流趨勢靠攏,硬體方面,國內廠商也紛紛和高端晶元廠商合作,同時具備研發能力的廠商也在開發自主晶元等技術。
LG的產品策略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儘管LG每年推出新款旗艦機型,且不說到2013年底在中國只有6萬台銷量的G2手機,以及之後銷量均難以用市場份額來計數的G Flex、G3、G4等產品,僅2016年16萬台手機的估算銷量,就難做評價。
自2016年其在中國市場推出G5 SE後,再無新品登陸中國市場,被遺忘的下場可想而知。
以2017年推出的旗艦機Q8為例,5.2英寸2K解析度IPS量子屏,驍龍820晶元,4GB RAM,32GB ROM(支持擴展),後置平行雙攝,分別是1300萬長焦和800萬廣角,前置500萬像素。毫無競爭力的硬體配置,售價卻接近599歐元。
價格、配置、設計,從哪一方面看,如果放在國內市場,基本就是淪為炮灰的下場。
營銷策略問題
基於上述兩點,LG徹底失去了功能機時代的品牌優勢及產品競爭力,進而導致在2013年之後採用的電商銷售模式也無法奏效。
同時,4G時代中國手機市場的廝殺還重點體現在營銷方面。
LG當年為巧克力系列手機請韓國大牌明星代言,拍攝華麗的電視廣告,但在拼「互聯網」的4G時代,LG手機的營銷基本等於無。
蘋果和三星不用說了,很早就開始做體驗店,也早已開始執行新機「中國同步首發」,表現出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
國產手機都怎麼玩營銷?
極具代表性的小米,連著幾年上春晚廣告,直播火起來那年,雷軍本人開直播。
幾乎所有國產品牌,都在積極擁抱互聯網,營銷渠道全面覆蓋傳統媒體、網站、新媒體平台、個人自媒體、微博,邀請當紅明星做形象代言,發布會現場邀請網紅直播,品牌創始人、公司大佬親自登台演講推介……
為了給自家品牌和產品造勢、打影響力,各種營銷手段花樣百出,讓人眼花繚亂,都力求在這個信息大爆炸、人的注意力高度碎片化的互聯網時代抓住手機用戶哪怕一秒鐘的關注,用戶群玩什麼,營銷就做到哪裡。
也有不少品牌努力地活在夾縫之中,如今中國市場的競爭是十分可怕的。
這一點,LG自己也很清楚,輸的不冤。
在今年的CES大會上,LG表示,近3年一直在虧損,損失近20億美元。2018年,除了退出中國市場,還計劃減少推出新款手機,以減少虧損。
市場很殘酷,3G、4G時代死掉的手機廠商多為曾經的一方霸主。
如此頹勢,未來如果不能取得實質性突破,LG手機的生存空間會收縮得更快,退出手機市場或為時不遠矣。
HTC、摩托羅拉、威圖......接下來死掉的大牌將會是誰?
- END -
推薦邦哥的好朋友「毒舌科技」, ID:dushekeji
※消息稱鬥魚計劃今年IPO募資4億美元
※阿里巴巴54億戰略投資居然之家,持股15%
TAG:創業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