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海油全力保供緩解北方「氣荒」 領跑LNG全產業鏈

中國海油全力保供緩解北方「氣荒」 領跑LNG全產業鏈

中國製造的LNG船大鵬號正在駛入接收站碼頭。 (資料圖片)

2月5日,「貝奇安娜」號駛入中國海油氣電集團天津LNG(液化天然氣)碼頭。這艘載有6.9萬噸LNG的巨輪將在這裡卸載,為京津冀地區冬季用氣提供保障。

6.9萬噸液化天然氣摺合氣態天然氣約1億立方米。按照1戶居民每月用氣30立方米計算,這些天然氣大約可供100萬戶居民使用3個月。

這一幕是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努力承擔社會責任,有效緩解華北地區天然氣供應緊張局面的一個縮影。

多措並舉調配資源

「在上遊資源採購環節,中國海油提前謀劃布局,在去年冬季現貨價格大幅上漲前,通過長期和現貨LNG資源相結合的方式為冬季保供儲備了近千萬噸的LNG現貨資源。在下游銷售環節,早在去年夏天,中國海油就與相關部門、下游用戶溝通,大體摸清了天然氣缺口情況,並精確落實保供氣量及排產計劃。」中國海油董事長楊華表示。

面對華北地區天然氣供應緊張局面,中國海油積極推動天然氣管線互聯互通,以充分釋放天津LNG、廣東地區LNG及海上天然氣產能,緩解區域供氣壓力。同時,在華北、華東兩大主要天然氣消費增長區,中國海油天津LNG接收站和浙江LNG接收站已進入滿負荷生產狀態。

此外,天津濱達燃氣管線已投用通氣,這是中國海油、中國石油供氣管道首次互聯互通,能夠有效釋放華北地區供氣能力。同時,中國海油與中國石油密切合作,在華南地區提前完成廣東省管網與西二線互聯互通,實現了首次「南氣北輸」。中國海油還計劃安排百餘輛LNG槽車從位於廣東地區的接收站運載LNG馳援華北地區,承擔「南氣北運」任務。

截至目前,中國海油已向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累計輸送液化天然氣80多萬噸,預計到2018年3月底前還將完成20艘LNG運輸船的接卸,日最大供氣量(液態和氣態)預計將由去年的900多萬立方米攀升至2400萬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增長167%。

提前布局LNG產業

中國海油是我國LNG產業的先驅者和領軍者。目前,中國海油已形成上游海外LNG資源基地建設、天然氣勘探開發,中游LNG船跨洋運輸、LNG接收站建設、天然氣管網管道建設,下游天然氣發電、汽車加氣、工業用氣、LNG冷能利用等完整產業鏈。

近年來,中國海油先後建成投產大鵬LNG、福建LNG、浙江LNG、珠海LNG、天津LNG、海南LNG8座接收站,每年接卸能力達3000萬噸,LNG接收站運營數量和接卸能力均位居全國第一。

數字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海油累計進口LNG突破1.2億噸,經測算可減排二氧化碳3億多噸,相當於植樹8億棵。

同時,中國海油還積極推動天然氣發電產業發展,建成並擁有中山嘉明電廠、福建莆田電廠等6家天然氣發電企業,總裝機規模達到800多萬千瓦,天然氣裝機規模位於國內前列。截至2017年底,集團公司已累計發電超過1600億千瓦時。按照一戶三口之家每月用電150千瓦時計算,這1600億千瓦時電可供近1億家庭使用一年。

率先掌握核心技術

在LNG技術研發領域,中國海油率先掌握大型LNG全容儲罐等關鍵技術,其中3項為國際首創,6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9項創新技術領跑行業。尤其是LNG全容儲罐技術自主研發成功,標誌著我國徹底打破了國際工程公司對大型LNG儲罐技術的長期壟斷。

目前,中國海油是國內唯一全面掌握LNG接收站自主技術體系,能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並具備工程化能力的企業。公司率先自主掌握的大型天然氣液化技術使我國成為世界第三個擁有該項技術的國家。

未來,中國海油將進一步加快蒙西天然氣管道項目建設。資料顯示,蒙西項目管道將穿越內蒙古、山西、河北和天津4個省區市,全長約1279公里。項目建成後,將把鄂爾多斯與大同地區生產的煤制天然氣以及中海油天津LNG接收站的天然氣供應到北京、天津、河北和雄安新區,進一步增強京津冀地區清潔能源供應保障能力。(經濟日報記者 黃曉芳)

轉自:大眾網

[編輯: 劉曉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島網 的精彩文章:

TAG:半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