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華教授錢穎一對話馬斯克:2025年可能在火星上看到人類

清華教授錢穎一對話馬斯克:2025年可能在火星上看到人類

發現思想力 成就影響力

按照SpaceX的發展趨勢推算,2025年可能在火星上看到人類。

——埃隆?馬斯克

隨著「獵鷹重型」的兩個助推器穩穩落地,很多人在點贊之餘也心懷好奇: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在埃隆?馬斯克的帶領下還會有什麼壯舉?

思客君發現,其實早在2015年,在一場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與埃隆?馬斯克的對談中,馬斯克就談到了他要把人類送上火星的「野心」,我們一起來重溫當時的對話。

一問:

為什麼會進入航天這個領域?

埃隆?馬斯克:我可以告訴你SpaceX的初衷不是為了建一個公司。

2001年,我跟一個朋友聊天的時候提到為什麼我們還沒有登陸火星?因為既然在1969年就登陸了月球,那現在也應該快登陸火星了。我訪問了NASA的官網,想看看有沒有登陸火星的時間表,但什麼也沒找到。後來我了解到,NASA當時已經放棄登陸火星了。

所以我想搞一個公益性質的項目,將一個小型溫室送上火星表面,起到一個表率作用。如果成功的話,這將是地球上的生命去過的最遠的地方,也是我們認知範圍內生命首次出現在火星。所以我們就有了這個把綠色植物送上紅色火星表面的宏偉計劃,我想這應該能激起公眾的興趣,從而促使NASA增加預算,那樣我們就能延續阿波羅之夢了。這就是最早的初衷

我們覺得要達成一個目標,即在火星上建立自給自足的城市。為什麼?

縱觀整個人類文明史,你會發現人類文明基本將會朝著兩個不同的方向發展。要麼變成一個居住在多個行星上的文明,走向太空探索星系,要麼就永遠住在一個行星上,直到最終滅絕於某個天災人禍。我想還是前一種結局比較好。要實現前一種願景,我們必須在某顆星球上建立一個能夠自我維繫的文明

火星是唯一現實的選擇,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向這個方向努力,而在我們的認知範圍內,這將是地球誕生45億年以來生命首次有機會走出地球。這個時間窗口可能很長,也可能很短,而我們應該趕早不趕晚,在有能力的時候採取行動

因此我去了三趟俄羅斯,我想買一些用過的洲際彈道導彈,用於火星任務。我的確談成了生意,但我後來意識到,我最初的假設是錯的。他們的火箭價格低廉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這些都是報廢火箭。即使可以用那些火箭,一旦用完了還得購買昂貴的火箭。而我開展這項計劃的根本目的是要在火星上建立自給自足的城市。所以這些火箭只能帶來短期的可能,不會有長期的結果。

所以你會發現,人類之前之所以沒去火星,不是因為不想去,而是因為認為沒有能力去。大家有意願去,都覺得沒有成功的可能,於是就放棄了。

所以我決心創立一家公司,減少太空旅行的成本,同時改進火箭技術,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火箭技術自六十年代以來根本沒取得什麼進展情況甚至變得更糟,因為將物質送入軌道需要花費的成本更高。這就是我創立SpaceX的初衷,儘管在公司剛創立的時候,我覺得公司的存活幾率只有10%。但我想如果我們不做點什麼來改進火箭技術,就永遠去不了火星了

二問:

沒有經過在學校的正規學習,

如何做到跨學科自學?

埃隆?馬斯克:相比正規學習,我更偏向自學。因為自學的速度要比正規學習要快得多。其實看書的速度要比聽課快。看可以比聽快得多,所以看書學東西要快得多。因此我自學的時候會讀很多書,同很多人交流。

在我學過的知識中,我認為物理的基礎理論是最有用的。物理學的思維框架是迄今為止是最有用的框架,它有助於了解歷史上最早的科學家是怎麼探索的,他們又是如何改變他們的探索方法的,他們是如何隨時間改變分析框架,知道某一種框架比另一種更好。

我認為了解這點很重要。只要好好研究下物理學原理(《物理101》),就能發覺這是最有價值的。

另外我覺得量子力學也很有趣,量子力學總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卻都是正確的。量子力學極其違背直覺。你在其他很多領域都可以用直覺,但對於量子力學,你不能用慣常的思維方式來推斷,因為你的直覺是無效的,所以量子力學很難。

此外,量子力學還結合了大量高等數學和統計學的內容。如果你學好統計學的話,會有助於學好量子力學。當然,統計學也很有趣,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學統計學,不然很容易被一些東西搞糊塗。正如馬克?吐溫的名言,「有三種謊言:謊言,該死的謊言,統計」。

三問:

重複利用火箭怎麼大量降低火箭成本?

埃隆?馬斯克:火箭成本的降低關鍵在於重複利用。火箭到底應該花費多少才合理?可以看看過去的火箭造價,然後就以此作為現在火箭的造價,還是看一下火箭的組成材料?你可以確定鋁、鈦、鉻鎳鐵合金、碳纖維等元素的重量,把它們堆成一堆放在房間里,然後象變魔術一樣把它們變成你想要的物理形狀,就可以確定實物的最低造價。

問題在於如何將這些元素變成你想要的形狀。如果你真能夠這麼干,你就會發覺原材料的成本對於確定火箭用完就扔還是重複利用作用很小,只佔總價的百分之幾。所以,關鍵在於如何高效地重新組合這些原材料,變成你想要的形狀

如果仿照先例的話,我們可以看看前人在重複使用方面的努力,比如太空梭或俄羅斯暴風雪計劃,這些重複使用的努力並未降低太空飛行的成本,反而增加了成本。

關於太空飛行的成本,太空梭的預算大約是40億美元一年,每年一般飛四次,所以每艘太空梭的成本大約就是每年10億美元,這比同等檔次的火箭貴多了。

▲2018年「獵鷹重型」火箭發射現場

所以,人們看到這個,就會覺得重複使用非但沒有降低成本,反而增加了成本。但站在第一原理的角度來看,實際情況不是這麼回事。如果你用的是精鍊航空燃料低成本推進劑,就有可能。

我們用的火箭推進劑的費用大約是每次飛行30萬美元,而火箭的造價達到6000萬美元,所以推進劑的花費與之相比是九牛一毛,只佔火箭造價的0.5%。

這與大型噴氣式飛機差不多,那麼如果你進行重複利用,考慮到維護等問題,每次飛行的成本就會不斷接近推進劑的成本。如果火箭也遇到類似飛機那樣的情況,維護成本可能會相當於燃油成本,對於航空公司來說,每次飛行的成本就是60萬美元,這就能大幅節省成本。

GIF

▲2018年「獵鷹重型」火箭發射現場

目前,我相信我們至少能實現推進節的重複利用,因為我們曾兩次成功地將推進節降落在海面上,至少兩次降落到了無人船上。第二次,火箭過了幾秒才炸掉,說明我們在進步。我相信在未來一年內,我們能夠使推進節安全著陸,並重新飛上天,這種可能性在90%以上

拓展閱讀

埃隆?馬斯克精彩演講:年輕是用來冒險的

我只有很短的幾分鐘,我會努力利用好這僅有的時間。在這裡我想與大家分享四件重要的事情。其中一些聽起來可能像名言警句,但是經歷告訴我,它們確實實用。

第一點對於要創業的年輕人非常重要,你需要非常努力地去工作。努力工作意味著什麼?當我弟弟和我一起創立Zip2的時候,我們沒有購置任何房產作為工作的地方,反而在一間又小又普通的辦公室里開始我們的事業,我們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那個小小的沙發上。

我們互相討論想法,當時我們只有一台電腦,白天需要用電腦運營網頁,編碼只能在晚上進行。我們每周7天每天24個小時幾乎都在工作。

如果你要快速成立自己的公司,努力工作是必須的。你自己做一個很簡單的數學計算,別人工作50個小時,但是你工作100個小時,你會比別人多幹掉兩倍的工作。

另外一點我想講的是,如果你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或正在管理一個公司,吸引優秀的人和你一起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要不就是加入一個精英匯聚尊重人才的公司,要不就是和一群烏合之眾工作。

企業的成功大部分情況下都是一群優秀的人匯聚到一起做成了一個偉大的產品。不論這群人多麼有才,他們必須同心協力專註在一個正確的產品方向上,才能造就巨大的成功。因此,創業者需要用盡一切手段去吸引優秀的人才。

然後,我想將話題轉向如何去判斷企業是否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很多人感到困惑,他們花的錢並沒有讓他們的產品變得更好,舉一個例子,在特斯拉,我們從不在廣告上花錢,我們把所有的錢都投在了產品研發及更好的產品設計上,我們盡全力把我們的車做的儘可能的好。

我認為這是最好的出路。所以,如果你想建立一個公司,你要不斷地思考,你們作出的這些努力是否使得你們的產品或者服務變得更好。如果沒有, 就不要再做這些事情了。

除此之外我還想說,不要單一地跟著所謂的大趨勢走。從物理學第一原理的角度來講,並不是通過類比去論證,而是通過所有你認為最本質的元素去推論。這樣一來你可以分辨出哪些是你應該做的,哪些只是你跟隨別人的腳步在做的。

當然,你不可能面面俱到,你要付出很多努力。但是,如果你想嘗試新的事物,這是最好的辦法。就象物理學家研究量子力學那樣去思考問題,這是一個很強大的方法。

最後我想說的是,是時候去冒個險了。你現在沒有孩子或者你可能沒有孩子,隨著你變老,你的職責在增多。

一旦你有了家庭,你就不是單單在拿自己冒險,而是拿你的家庭去冒險,去嘗試那些可能失敗的事情會變得越來越難。所以,現在就去冒險吧,在你擁有那些義務之前,我非常提倡你們去冒個險。

來源:理想島

編輯:楊胡賢哲、常瑋(實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網思客 的精彩文章:

中國火箭專家:地球或許不是人類永恆搖籃,我們要找到備份星球

TAG:新華網思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