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史侃 | 宋代莆田的科甲風流

文史侃 | 宋代莆田的科甲風流

宋代福建莆田(時稱興化軍)在其科舉史上,可以說達到了頂峰。有宋一代,莆田雖偏居福建東南沿海一隅,但科甲鼎盛,俊秀如林,名揚天下,有「文獻之邦」的美譽,成為無可爭議的科舉文化發達地區,使莆田從唐以前文化教育相對落後地區一舉躍升為人文薈萃之地。

據史料記載

兩宋319年間共舉行118次進士考試,錄取進士3.9萬餘人,其中福建籍進士7000多人,名列全國第一。而區區只有3個縣的興化軍,卻舉進士1014人,諸科、特奏者等742人,為福建進士總數的25%,占整個莆田進士總數(自唐至清2375人)的74%左右。這就是說,宋代所取進士中,每39人中就有一個是莆田人。

當時興化軍的人口數只佔全國總人口的0.5%,但考取的進士數卻佔全國進士總數的4.5%。

正如邑人北宋政治家蔡襄在《興化軍仙游縣登第記序》中所言:「每朝廷取士,率登第言之,舉天下郡縣,無有絕過吾郡縣者。甚乎,其盛也哉!」

所以,無論從考取進士的絕對數來看,還是按照人口比例考取進士數而言,宋代莆田科舉考試都居於福建乃至全國前列。

宋代殿試,以考試成績決定等級,唯進士前十名奏請皇帝最後確定。進士一般分為五甲(等),第一、二甲賜進士及第,第三、四甲賜進士出身,第五甲賜同進士出身。一甲第一名狀元及第,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在莆田考取的1000餘名進士中,獲等級較高者眾多。

據明代朱希召編的《宋歷科狀元錄》載

宋代共產生出118名文狀元,其中有5名籍貫不明。在有籍貫記錄的113名文狀元中,福建籍狀元有19名,其中莆田人就佔了5名,即徐鐸、黃公度、鄭僑、吳叔告、陳文龍,占福建狀元的1/4多。

莆田東陽村十一進士

宋代是莆田政治精英輩出的時代,入仕者官居高位更是莆田科舉文化的一大特色。終宋一代,莆田人在《宋史》中立傳的有39名,其中進士出身的就佔24名。出仕官員中位居宰相者3人:蔡京、葉顒、陳俊卿;執政者7人:蔡卞、蔡攸、龔茂良、鄭僑、陳卓、陳文龍、黃庸。「執政」指的是副相和樞密院使(含知、領、權等)。正如宋人黃岩孫撰的《仙溪志》所記,「宋世異人輩出,甲於他邑。慶曆之諫臣,元祐之君子,乾道之相業,其人物之懿,真足為國家麟鳳,皆邑之奇產也」。

宋代也是莆田人文薈萃的時代,筆耕高手層出不窮。

據不完全統計,宋時文采煥發、見重名家的興化進士作家就有二三十人,其中有以文名當世,為歐陽修深愛的陳動之;有朱熹稱其「文章見重外夷」的蔡襄;有著書百卷,劉敞以為「似兩漢儒者」的黃君俞……而成就最大、影響最深的當屬被譽為南宋三大詞人之一的劉克莊,其詩作之多,僅次於陸游;詞風之豪壯,與陸遊、辛棄疾比肩而立;他的《後村詩話》與嚴羽的《滄浪詩話》齊名,堪稱宋代詩話之雙璧。

興化軍有的縣,甚至一些村莊湧現出一批科甲世家,產生父子進士、兄弟進士、叔侄進士以及「三世登雲,四代攀桂」等奇特現象。興化軍莘莘學子不僅創造了文化教育史上的罕見現象,而且留下了許多至今仍廣為流傳的科甲佳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百萬英雄1月13日11點場 是不是掛在了一幅畫上 它的知識點很多哦
此人戰績卓著,曾令高麗俯首稱臣,卻死於宋軍一尖端武器之下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