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要讓隔離隔開你們的愛

不要讓隔離隔開你們的愛

01

看貴州衛視的一個育兒節目《育兒大師》,其中有一集有個媽媽,在女兒吃好飯躺在沙發上對她說:「媽媽摟」時,她拒絕了,說:「睡覺時才摟」。

女兒情緒開始不好,生氣跺腳,媽媽堅持著,女兒哭了,邊哭邊拽著媽媽往卧室走。

孩子上了床開始邊哭邊給自己脫衣服。

原來媽媽說睡覺時才摟,女兒就只能自己創造一個睡覺的情景來獲得媽媽的抱抱。就算後來媽媽和爸爸一起說「不用脫衣服了」她也還是堅持脫著,哭著。

看到這一幕時,我感覺很心酸。

媽媽終於上床摟了孩子一會,孩子還是意難平,一直抽抽答答,無所適從的焦慮。

然後又從床上下來,拉著媽媽重新回到那張沙發上,自己躺下,拉著媽媽的手說:「媽媽摟,媽媽摟」,她還是要在這張沙發上完成她的心愿。

正好三歲的她,是處在一個秩序敏感期,加上她本身是一個比較刻板的孩子,如果她要做的事情失去了秩序,她的情緒也會跟著失控。

在不涉及原則問題的情況下,盡量不要去破壞這個時期孩子的秩序感。

而這個媽媽最讓我不能理解的是,要求摟摟不能算是一個原則問題,不知道她為何不能在當時去滿足孩子?

當時滿足了,可能就不會有後面孩子情緒的崩潰。

我感覺這位媽媽的情感與孩子是隔離的。

她的臉,也幾乎一直是同一個表情,變化不大。孩子爸爸也是這樣,不管孩子幹什麼,是憤怒地扔了碗也好,趴地下鬧也好,他們都一臉的平靜,甚至說淡漠也不為過。

孩子從父母的臉上看不出自己的行為是什麼樣的,情緒反應又是否合適,那麼孩子沒有標準,就始終處在一種跟情緒混沌不解的狀態里。

媽媽解釋說因為女兒總這樣鬧,他們都麻木了。

可是,一個三歲的孩子如何從大人麻木的臉裡面識別對錯,識別分寸?

鏡子都無法如實反應照鏡人的狀態,照鏡子的人自然陷入混沌、不知所措,行為也跟著不可預測。

情感的隔離作為一種防禦機制,能起到保護自己的作用。如果不隔離,又沒有更好的調節方式的話,這對父母可能自己的情緒會太過激烈,甚至崩潰。

02

在育兒中,我們經常可以看見這種隔離。

比如曾經風靡,現在還被很多人奉為原則的美國育兒專家提倡的孩子哭不抱,不哭才抱法。意在訓練孩子的自控能力,不讓他們的「無理取鬧」得逞,不管這個孩子是多大。

尤其對不會說話,沒法交流的嬰兒,更會採用這個方法。

可恰恰是沒法交流的嬰兒,最需要無條件被滿足,從生理髮育來說,這個時期的他們也完全不可能自控。而另一方面,從嬰兒的心理發育來說,0到1歲是孩子的全能自戀滿足期。這種哭不抱不哭才抱法嚴重損害了嬰兒的自戀。

我曾經有個朋友就大力提倡這個做法,並告訴我因此她的兒子被養得很省心,不再那樣哭鬧不休了。

嬰兒的哭鬧並非是要脅,而是因為有生理心理需求才如此,如果之後他們有需求也不哭鬧了,並非是因為懂事了,更可能是因為絕望了。

一個絕望的嬰兒在生命之初就嘗到了不信任和冷漠的滋味,這就像是他人生最初的底色一樣,被刻印進了他的心理進程中。

後來我才知道,這個朋友在自己小時候也是被她媽媽這樣對待的。她對我說我覺得我媽的方法挺好的,我也挺好的啊。

她在向她的媽媽認同,這個認同是出自什麼動力呢?

好久之後,我才找到了答案。

有一回我們一塊喝酒,她提到了她媽媽的冷漠。現在已經30多歲的她回到老家,還會被媽媽的冷漠所傷。

說起來眼裡泛著淚花。

她向媽媽的認同也是為了保護自己。

如果不認同,那便等於要承認自己小時候被那樣對待是很悲慘的這個事實。

對比之下,向媽媽認同來得更容易一些。

所以這種認同,實際上也是她對自己的一種保護機制。

告訴自己:「我一直被正確地對待,長大,現在我也很好。」

認同還不足夠,還要繼續把媽媽的做法傳遞下去。越是這樣刻意強調,越是證明這種做法傷她更重。

就好像對於創傷,一般我們都會選擇極力去隱藏,甚至否認,甚至用反向形成來矯枉過正。

還有一點,這種認同也可能是向冷漠母親的一種靠近,一種嘗試和努力。變得和母親一樣,似乎就和母親更親近了。

這一切,未必發生在意識里,而是發生在以看不見的編碼、自己還無法理解的編碼編成的潛意識裡。

當有一天你解開了這個編碼,你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原來如此!」的心情。

就像我一個同學說的,我現在想起來孩子小時候我那麼嚴格地執行這個做法,孩子在裡面哭得聲嘶力竭,奶奶受不了了要進去都被我擋在門外,我守在門口,誰也不許進,一定要孩子不哭了才抱。

她說:「那時的我簡直是變態!」

能夠做到這樣「變態」一定需要隔離機制的參予。

不然,以一個媽媽的本能,會很自然地感覺到孩子已經處在絕望的邊緣,不可能讓這種機械的訓練方法繼續下去。

這也是我在孩子幼時見過這種做法,卻直覺很違背人性、最終沒這麼做的原因。

03

一個母親,並不一定需要看多少育兒書籍,學習多少育兒方法才能養好孩子,而只要她保持了一個母親的本能,只要她沒有與自己的感覺隔離,與孩子的情感隔離,她自然會知道怎麼做是對孩子最好的。

如果母親是隔離的,那麼育兒方法學得越多,她會越焦慮,越不知道怎麼做才是正確的。

正確的方法在每一個母親的大腦中,每個方法對應一個獨特的孩子,並不存在放之四海皆準的育兒法則。

育兒法則所起的作用,更多是降低母親的焦慮。不怕,不怕,我還有這麼多辦法。法則並非不能用,但是,如果法則蓋過了母親的本能,離開法則你就不知道怎麼育兒,那法則只會增加更多的焦慮。

只需要相信一點:最了解孩子的,一定是你,作為母親的你自己。去貼近孩子,跟孩子真正連接,跟自己的感覺連接,你就會知道應該怎麼做。

內求讓自己安定,外求則亂。

04

最近,在陳可辛導演的名為《三分鐘》蘋果短片里,我也看到了深深的隔離。

看完短片的感覺,是很悲涼。

群里的諮詢師們也都很感慨,有人說:「劇中兩個大人都是女性,「父親」出現在乘法表裡。」

有人說看完感覺很複雜。

有人說看完不能自抑地哭了,「哭媽媽,哭孩子,都是哭自己。每個人都為這3分鐘付出了很多,卻連一句話也沒說上。我是憋屈地哭。」

有人說:「結尾讓我想起九九八十一難,還是人為的難。」

有人說:「我們既是那個在規則中不知所措,只希望獲得媽媽的愛與認可的孩子,又是那個僵化在制度中,用希望去防禦罪惡感的媽媽。」

一道乘法口訣表就這樣橫在媽媽和孩子之間,對於孩子,那道乘法口訣是成人世界裡僵硬的不可反抗的父性規則,是需要打敗才能獲得媽媽的認可的敵人。

對於媽媽,乘法口訣是用來隔離情感的保護機制。隔離對孩子的情感,隔離對妹妹的內疚。

片中男性的缺失也是一個隱喻,乘法口訣替代了缺失的父性。而這位媽媽在片中,母性角色更多地讓位於父性角色。

媽媽說:「如果還是記不住乘法表,就不能上我們鎮上的小學,就更見不到媽媽了。」

嚇唬孩子的一句話讓孩子壓抑掉想媽媽的情感,機械地在僅剩的不到兩分鐘里背起乘法表來。

這是中國式的「乖」,會被大人稱讚的「乖」。代價是孩子活力的過早喪失,與自己真情實感的連接斷開,過早地踏入嚴酷的規則世界。

媽媽自己也生活在巨大的規則之下,如果沒有情感的隔離,她也很難堅持做這樣一份對一個孩子和媽媽來說都很殘酷的工作。

然後,媽媽在孩子背起乘法表後臉上持續愕然的表情似乎在懷疑這麼「乖」真的好嗎?是不是在那一刻有懊悔自己的嚇唬和嚴厲?

媽媽快抱緊孩子堅定地告訴孩子不用背了,不管你會不會乘法口訣,媽媽都很愛你,媽媽都想見你啊!

我想起有多少留守兒童在最開始的哭鬧無果之後,對父母轉向了疏離冷漠,不哭並不是懂事了,而是絕望了。把心關起來了。感受通道封閉了。隔離了。這樣會少一些痛苦。

得不到我可以裝作不在乎,裝久了就成真了。自己都難以察覺。

但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最終會付諸行動。

可能是生病,可能是叛逆,可能是暴力,可能是仇恨……

05

這個視頻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令人欣慰的是真實的故事裡,要比視頻里真情實感得多,是看了會讓人含著眼淚幸福地笑的那種愛。

不知道改編時為何讓爸爸消失,奇怪地出現了小姨帶孩子,因為「喪偶式育兒」以及「焦慮的媽媽缺失的爸爸」的普遍存在嗎?

真實的事件是這樣的:

她叫劉鍾,是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廣九客運段深圳至烏魯木齊車隊Z229次列車的一名列車員,她有一個兒子叫丁丁。

2017年1月24日,媒體以《站台上4分鐘的愛》報道了劉鍾在列車經過湖南老家,停靠衡陽站的4分鐘里,見上兒子陳泓錦(小名丁丁)的故事。

短片中,丁丁給媽媽背《九九乘法表》,現實中,丁丁給媽媽看拼音寫的「ma ma wo ai ni」。短片是在重慶菜園壩火車站拍攝的,真實故事卻發生在湖南衡陽火車站。

劉鐘的家在湖南衡陽,而Z229次列車的運營路線上正好有衡陽站,為了能夠和孩子見一面,她和丈夫商量好,2月4日列車經停衡陽站時,一家人在站台團聚一下。央視記者在現場,記錄了母子團聚的一幕……

劉鐘的單位地點在廣東,老家在湖南衡陽市。丈夫是早出晚歸的自由職業者,兒子丁丁在衡陽由爺爺奶奶照顧。

今年春運,劉鍾1月30日到單位參加出乘前學習,直到2月8日才能回家休息一天。2月4日,她又利用列車停靠衡陽站的短暫時間,見一見心愛的兒子丁丁。

丁丁拖著爸爸的手,奔向衡陽火車站。

當天,烏魯木齊至深圳的列車晚點20分鐘。丁丁緊盯著列車開來的方向。

等車之時,丁丁用拼音在作業本上寫上「媽媽我愛你」。

12時24分,看到媽媽的列車快開過來了,丁丁開心地笑了。

媽媽下車了,但是旅客還沒有下完,丁丁只能在一旁看著媽媽。

所有旅客都下車了,丁丁撲向媽媽。

丁丁把寫有「媽媽我愛你」的作業本交給媽媽看,讓媽媽檢查自己的學習情況。

丁丁向媽媽報告學會的新字。

時間是多麼短暫,過了一會,列車又快開車了,一家人依依不捨地擁抱在一起。

12時30分,列車要開了。當天,因為晚點,這趟車在衡陽火車站停了6分鐘,而平時,僅停4分鐘。丁丁與媽媽揮手告別。

望著遠去的列車,丁丁依舊在揮手。

(以上文圖轉自:網易新聞)

不像視頻里,幾年了才想起來可以在站台見一面。而是有機會就見。

不像視頻里,是媽媽要求背口訣。而是孩子主動拿出作業。

不像視頻里,孩子一個字也沒表達。而是自己寫「媽媽我愛你」。

不像視頻里,大家都壓抑著,隔離著,忍著眼淚和愛。

而是肆意地流淚和表達。

不像視頻里,是小姨帶著來。而是爸爸領著孩子,一家三口團聚。

這才是愛正確的打開方式。

既有愛,也有規則。

有連接,有表達,情感自然流動。

最重要的是,愛沒有被規則隔離開。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嘿你好哇 的精彩文章:

TAG:嘿你好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