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彝族人民給中央領導穿的是什麼?

彝族人民給中央領導穿的是什麼?

原標題:彝族人民給中央領導穿的是什麼?


撰文 | 高語陽


「2018年春節前夕習近平會去哪裡考察?」

這個疑問今天(2月11日)算是揭曉答案了,他去了四川,而且前往大涼山深處的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解放鄉火普村,走進彝族貧困群眾家中。


作為時政類公眾號,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自然是很關注這個新聞的,新聞圖片中,身穿彝族服飾的少數民族同胞圍在習近平的周圍,習近平與他們握手、對話,習近平身上披著一件白色的有長長流蘇的像披肩一樣的衣裳。


周圍小夥伴一句:「這披著的是什麼衣裳呀?」


好了,選題誕生了。

什麼是擦爾瓦?


首先揭曉的是這是彝族典型的傳統服飾,叫做「擦爾瓦」。


擦爾瓦是彝語的音譯,就是「披氈」的意思,在彝族流行範圍非常大。擦爾瓦的形成與原始游牧生活方式有密切關係,是用白、灰、青三色羊毛編織而成的,有較好的保溫防水功能。


大家看圖片也能看出,擦爾瓦無領無袖,形狀是廓形,下端有長流蘇。彝族的男女老少都愛穿擦爾瓦,並且不論寒暑終年不離身,白天可以用來抵禦風雨,夜間可以用作被蓋,在家或者在野外都可以鋪在地上或者裹在身上,是彝族人民離不開的重要日用品。


擦爾瓦可以說是彝族服飾的「活化石」了,關於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根據記載,彝族先民披羊皮、披氈、著貫頭衣、著拖尾服。


擦爾瓦是手工製作,多由彝族的家庭婦女勞作完成,一般要經過六道工序:選料、拋松、捻線和染色、織羊毛布、縫製、繡花。


整個擦爾瓦寬度大概是在100厘米,縫製一件需要7幅或者9幅毛料,上端是用羊毛編成的粗繩縮口,下端是長達30多厘米的流蘇。


擦爾瓦在顏色上主要有白、青、黑三種,白色的擦爾瓦代表純潔、純凈,反映彝族人民的古樸和安靜。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說了這麼多,總結來說就是擦爾瓦是涼山彝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延續傳承至今,是一件樸實、實用又精細的典型彝族服飾,陪伴著彝族人民日出日落、春夏秋冬。

那達慕和「五畜祈福」


習近平去過的少數民族地區眾多,與少數民族特色服飾、禮儀的接觸也不少。


這次是在2018年春節前夕前往四川涼山,2014年的春節前夕,習近平的目的地是內蒙古自治區,他參加了蒙古族冬季那達慕活動,還參與了傳統的「五畜祈福」儀式,按照蒙古族習俗,用無名指蘸上用銀碗盛著的馬奶酒彈了三下,然後說,我借「五畜祈福」寓意,祝新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草畜興旺。讓我們繼續弘揚鍥而不捨的精神,同心同德努力奮鬥。祝祖國更加繁榮昌盛、各族人民更加幸福安康。


那達慕是什麼? 那達慕,蒙語本意為「民族文體活動或遊戲」。早先,那達慕是蒙古族人民固定時間舉辦的,騎馬、射箭、摔跤為主的競技娛樂盛會,發展到今天又添加了商業洽談、經濟交流等功能,還融入更多遊藝項目和舞蹈、表演等娛樂內容,是具有一定規模的大型盛會。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那達慕這一盛會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那達慕由「祭敖包」發展而來,「祭敖包」是蒙古族最隆重的祭祀活動,活動開始時先舉行賽馬,然後擺上供物,由喇嘛念經行祭,活動結束後進行摔跤、唱歌、跳舞等文體活動,這就是說「那達慕」是從「敖包」發展而來的原因。


那達慕通常每年舉辦兩次,夏季一般在7至8月舉行,冬季一般在12月至來年1月舉辦。2014年春節前夕習近平參加了蒙古族冬季那達慕活動,那次他還參與了「五畜祈福」儀式,「五畜祈福」顧名思義,就是用五種牲畜祭祀上天,以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安居樂業。「五畜」一般是指牛、羊、豬、狗、雞等。


脫鞋進屋 盤腿而坐


2014年4月28日至30日,習近平前往新疆考察,他在喀什地區疏附縣托克扎克鎮阿亞格曼干村看望幹部群眾,走進維吾爾族村民阿卜都克尤木·肉孜家,家裡主人按照維吾爾族款待貴賓的習俗,給習近平戴上一頂小花帽。習近平還察看了起居室、廚房、牛羊圈、果園、農機具,詳細了解全家生產生活情況。


維吾爾族的小花帽相信大家不會太陌生,經常在各種畫面中看到這個代表維吾爾族特色的小帽子,維吾爾人不論男女老少,不分春夏秋冬,都喜歡戴這種四棱小花帽,在維吾爾族被稱為是「朵巴」。


小花帽圖案以新疆花卉、果實等為素材,組成各種幾何圖形,花紋形式有大地散花紋樣、單獨紋樣、組合紋樣、巴旦木紋樣、十字對稱紋樣等,婦女還喜歡在花帽上點綴寶石、瑪瑙、翡翠等。


每逢喜慶節日、歌舞省會等,走親訪友的人們都挑選心愛的小花帽打扮自己,而且,這不僅是一種裝飾品,還是饋贈親友的貴重禮品。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插播一句,1988年,第五次全國文代會上,在人民大會堂,當時新疆歌舞團的國家特級演員瑪利牙木·那斯爾親手為鄧小平戴上具有新疆民族風情的小花帽。


說完小花帽,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就是哈達了。這個習近平多次在不同場合接受少數民族獻上的哈達。


例如2016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前往青海代表團參加審議,走進會場時,藏族、蒙古族、土族3位代表分別向他獻上哈達,表達敬意。2016年8月,習近平前往青海調研,先後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從圖片上看,習近平也是戴著具有民族特色的哈達。



哈達是一種絲織品,表示對人的敬意和祝賀時用的,白色的哈達象徵純潔、吉利。


值得一說的是,尊重當地少數民族的風俗也是習近平調研時注意的一點。2015年7月,他在吉林調研,前往延邊,延邊是朝鮮族自治州,習近平說,這是他第一次到朝鮮族聚居區考察調研。當時,他在光東村村民李龍植家,按照朝鮮族習俗,脫鞋進屋,察看主人的生活起居情況。隨後,盤腿而坐同村民們拉起家常。


資料 | 新華網 人民網


校對 | 項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政知道 的精彩文章:

TAG:政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