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為祖國守界碑

我為祖國守界碑

有國必有邊,有邊必設防,兵厲則國泰,國泰則民安。在祖國西北邊陲的大漠戈壁、崇山峻岭間,聆聽守防官兵講述著戍邊生活一個個動人故事,也無聲地見證著他們的忠誠與堅守!請看中蒙邊境發來的特別報道——

我為祖國守界碑

▇ 胡承茂、韓界峰、周玉明

這是一條全長200多公里的生死線,巡邏路穿越3座終年不化的雪山,海拔落差2700多米,隨處是戈壁荒漠、懸崖峭壁,泥石流、雪崩頻發。面對祖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駐守中蒙北塔山防區官兵笑傲生死赴雪線、無懼無畏巡邊關,用行動詮釋「用忠誠守邊防、靠激情幹事業」的諍諍誓言。

界碑下的誓言

「守好國門,邊防軍人時刻面臨著生死考驗。」巡邏來到在野馬泉,邊防團副政委楊佔全,眼裡噙著淚講述一段感人的戍邊故事。

1994年2月25日,因一場罕見的暴風雪,造成野馬泉到小草湖邊防通信線路中斷。通信連連長丁軍帶領兩名戰士前去巡檢搶修,在回來的途中,乘坐的車輛拋錨,他們只好徒步返回。由於雪厚路險,氣候寒冷,體力透支。丁連長知道自己身體不行了,如果再往前走,3人都將面臨凍死的危險。於是,丁軍決意讓戰士把自己留下來,讓他們回連隊報信。營救人員在距連隊8公里處找到丁軍時,他已停止了呼吸,獻出了年僅28歲的生命。

一個忠誠的國門衛士就這樣走了,可他的事迹卻在北塔山上傳唱。原總參謀長傅全有上將題寫的片名《在雪線上》就是根據丁軍事迹拍成了電影,每年部隊都要組織觀看,激勵著一代代戍邊人守好國門。

《在雪線上》深深感染著連隊一代又一代官兵,三個泉邊防連電台台長劉輝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在先輩戰鬥過的地方,我們只有更加努力戍邊衛國,才能不辱使命……」近幾年,每逢新兵下連、老兵退伍、重大節日,或軍事比武、誓師出征,官兵們都要來雪線上宣誓立志。戰士們說:「這是激勵我們不斷前行的指針,每當此時,精神和靈魂就像接受了洗禮!」

去年冬天,指導員秦興起,帶領執勤小分隊前往265號界碑巡邏,走到半路腹部疼痛難忍,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大家建議返回連隊,可他說,執勤到點到位不能在我這裡打折扣,硬是踏著半米深的雪爬上了山頂。雖然是零下30多度,可他卻累得汗流浹背。由於身體虛弱,體力透支,加之連凍帶餓,還沒回到連隊,他就昏倒了,送到烏魯木齊總醫院一檢查,原來得的是急性闌尾炎,當得知事情經過後,主治醫生感動地說:「邊防官兵用生命守邊防,可敬、可愛!」

在烏拉斯台邊防連,每次組織巡邏前確定名單,總讓連隊幹部既欣慰又頭痛。欣慰的是,官兵們對生死的無所畏懼,爭著搶著上;頭痛的是,每次都為確定哪些人不去而糾結。

在連隊,有個一待就是12年、怎麼「攆」也不走的老兵,被全團公認為「邊防通」,他叫王建生。

有一年,王建生妻子難產,在進手術室前的唯一願望就是能見上丈夫一面。連隊幹部都勸他早點下山,可他還是堅持留了下來。「現在正是全線勘察最緊要的關頭,作為執勤能手,關鍵時候不能當逃兵。」等他見到女兒時,已經過完了滿月。妻子理解他:「嫁給了他,就嫁給了邊防,我是先愛上北塔山,後愛上他的。」

像王建生這樣去而復返的官兵在邊防就有30多名。他們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對巡邏路割捨不下的生死情,和對祖國界碑的默默守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報記者網 的精彩文章:

深夜,他們鏖戰正酣
海軍某新型導彈護衛艦首艦舟山艦入列10年記事

TAG:軍報記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