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華夏利劍,解放軍三大機型介紹

華夏利劍,解放軍三大機型介紹

原標題:華夏利劍,解放軍三大機型介紹


在2014年,中國就與傳統軍事強國俄羅斯以8000萬美金的高額單價簽訂了24架蘇35戰鬥機的訂單。而在近期,隨著最新五代機殲20武裝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消息的公布,中國空軍又增添了一種新的力量,從殲11到蘇35再到殲20,中國空軍屢出新招,下面,就來介紹一下這三種機型。


殲-11

殲-11戰鬥機,是中國購買的俄羅斯專利及授權的蘇-27SK(蘇-27的外銷版)的國產組裝飛機,屬於第四代戰鬥機。


是由中航工業瀋陽飛機工業公司建立生產線,而俄羅斯則負責供應主要零件與系統,建立生產與組裝能力。而後的仿製衍生機型有殲-11B、殲-11BH和殲-11。



?

1990年12月28日,中蘇在北京簽訂引進首批蘇-27SK/蘇-27UBK戰鬥機的協議。隨後不久在1992年6月27日,首批12架蘇-27戰鬥機交付中國空軍。1996年12月,中俄簽訂引進蘇-27生產線的協議。1998年12月16日,沈飛自行組裝的殲-11成功首飛。2000年開始交付空軍部隊使用。


殲-20


殲-20(戰鬥機是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研製的一款單座雙發動機且具備高隱身性、高態勢感知、高機動性等特點的第五代戰鬥機。


殲-20被用於接替殲-10、殲-11等中國第四代戰鬥機作為中國空軍的新型力量,在1997年美國第五代戰鬥機F22猛禽首飛的同年,殲20戰鬥機正式立項,在取得國家大力支持的基礎上並經過工程技術人員的不懈努力,首架技術工程驗證機於2009年製造成功,並於2011年1月11日在成都黃田壩軍用機場實現首飛。


?


殲-20採用了單座、雙發、全動雙垂尾、DSI鼓包進氣道、上反鴨翼帶尖拱邊條的鴨式氣動布局的技術。頭部、機身呈菱形,垂直尾翼向外傾斜,起落架艙門為鋸齒邊設計,機身以高亮銀灰色塗裝(原型機為深綠墨色)。側彈艙採用創新結構,可將導彈發射掛架預先封閉於外側,並配備了專為殲-20量身打造的PL-15和PL-21導彈,同時裝備了GSh-301單管轉膛航空機炮。


總體上,殲-20具有強大的穩定性,機動性和空中搏鬥能力,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會成為中國空軍的一把制敵利劍。


蘇-35


蘇霍伊蘇-35戰鬥機,是蘇霍伊設計局在蘇-27戰鬥機的基礎上研製的深度改進型單座雙發、超機動性多用途戰鬥機,在世代上屬於第四代戰鬥機改進型號,即四代半戰鬥機。


?


在結構設計上,蘇-35整體是一種簡潔的風格,大部分天線,感測器都為隱藏設計,主空速管移到座艙兩側,副空速管則被移到雷達罩後面,而蘇-35的一大特色就是能夠與飛控系統一起大幅提升運動性能的前翼設計,但由於後來飛控指令軟體無法滿足前翼的複雜控制,在量產時,這一設計被取消。


在動力系統上,採用了AL-35F,後來又在AL-35F的基礎上增大加力推力,使其增至14500kg,這就是AL-35FM。

在武器系統上,蘇-35兩翼共有12個外掛點,如果採用多用途掛架則可有14個外掛點,這就使得武器搭載量提升為8000kg,正常空戰籌載則為1400kg。而機翼外側則可掛短程的R-73空空導彈或電戰莢艙。理論上蘇-35能搭載並發射所有俄制精確制導武器如Kh-29反艦導彈、KH-59巡航導彈、KH-31反輻射導彈與KAB-500、KAB-1500系列制導炸彈等。


在航電系統上,蘇-35航電系統的核心採用的是全新的「雪豹」-E相控陣雷達,這種雷達與原裝載在蘇-27的雷達相比,有了十分巨大的改進,其擴展了工作頻率和掃描角度,大幅增加了有效探測距離並增強了抗干擾能力。據蘇霍伊表示,此種雷達優於大部分由美國和歐洲國家研製的主動或被動相控陣雷達。


雖然,中國已從俄羅斯購置了24架蘇35戰鬥機作為人民解放軍空軍的空中力量,但對於中國1260萬平方公里廣闊的領空而言,還是無法發揮決定性的作用。顯然,中國的目的並不是單純的購置他國的戰鬥機來直接作為自己的空中力量。實際上,無論是蘇35的117S發動機還是「雪豹」-E相陣控雷達都十分值得中國空軍的借鑒與學習。倘若中國能夠吸取其中先進的技術,並且應用到例如殲20等空中力量上,那麼對於中國空軍的發展和中國的國防事業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軍備 的精彩文章:

你投票了嗎?2017年度中國10大明星武器揭曉
巴基斯坦:對不起,我們不向你提供情報了!

TAG:世界軍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