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體內濕氣只進不出,怎麼辦?艾灸對路是關鍵!

體內濕氣只進不出,怎麼辦?艾灸對路是關鍵!

導語

中醫常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邪不除,吃再多的補藥都如同隔山打牛,很多不適癥狀乃至疾病都與濕邪困體脫不了干係。比如,剛剛立春,很多人就出現早上睡不醒、起來易水腫、白天呵欠連連、身體疲乏無力等癥狀,有些人認為是春困,其實,相較於春困,體內濕氣過重的可能性更大(春困多發生於3月)。今天,我們就一起討論人見人煩的「濕氣」。

一、「濕」從何來?

「濕」的來源包括外濕和內濕,外濕由外界環境中的濕邪侵襲人體造成,內濕由脾失健運,無法正常運化造成。

針對外濕、內濕如何在體內「安家落戶」,小編各舉一個例子:

1

雨中漫步(外濕)

「濕為重濁之邪,黏滯難化。若氣候潮濕,涉水淋雨,居處潮濕,汗出沾衣等均可使濕邪侵襲人體。」

——《中醫內科學》

很多人覺得雨中漫步非常浪漫,電影里也不乏這樣的橋段,尤其在小編生活的南方,春季細雨如絲,很多人覺得淋點小雨算什麼?

不過,這種想法真心不對。中醫自古對水很有講究,無論是暴雨還是細雨,都帶著寒氣,淋在頭上身上,寒氣會讓毛孔迅速收縮,順勢把寒濕閉合在身體里,同時還會傷及陽氣,使人頭痛(頭是諸陽之會)。

2

暴飲暴食(內濕)

中國是名副其實的吃貨大國,海鮮、肉類、生冷、瓜果、甜食……整天暴飲暴食,你以為傷害的只是荷包嗎?傷害最深的其實是脾胃!

我們吃進去的每一樣東西都要靠脾胃兩個器官消化。脾主水濕代謝,身體里的水液,包括食物營養物質中的液態物質,都要靠脾來運化,而後輸送給各個臟腑,如尿分配給膀胱,汗分配給肺。

如果脾的運化功能正常,就能防止水液在體內滯留成痰濕等治病因素。如果暴飲暴食,脾長期超負荷工作,終有一日會鬧罷工,就會脾氣不運,濕濁內生。

二、濕氣重,常見3種癥狀

濕邪分寒熱,但無論是濕寒還是濕熱,都有以下3種常見癥狀:

1、舌上有黏膩的水液,或舌苔白膩(寒濕),或舌苔黃膩(濕熱);

(舌苔白膩)

(舌苔黃膩)

2、脘悶(脘就是胸骨下面到肚臍上面,通常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常常沒胃口;

3、乏力,沒精神,感覺身體很重。

除了上述3種常見癥狀,濕氣重還有什麼後果呢?就是極易變成濕熱或痰濕體質。比如,皮膚和頭髮總是油膩膩的、容易長濕疹或痤瘡、容易出黏黏的汗、容易肥胖長肉……肥膩的中年婦女就是這麼來的。

此外,一旦濕邪困脾,會進一步影響脾的運化功能,造成「惡性循環」,並表現出脾虛和內濕的癥狀。比如,脾失運化,就會食欲不振、脘腹不舒;脾胃虛弱,就不能很好地受納水谷,化生精微,就會導致積食,讓人噁心欲嘔;水谷等聚積於小腸,尚未完全消化便排出,就會導致大便不成形;消化和吸收功能都變差,還特別容易得過敏性疾病,像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咳嗽、各類皮膚病等。

三、為什麼薏米祛濕並非人人皆宜?

網上曾經做過一項統計,問:什麼食物最祛濕?結果絕大多數人都選擇了薏米粥,可見薏米祛濕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不過,是誰都能通過喝薏米粥祛濕嗎?答案是否定的。

中醫認為:薏苡仁,甘,淡,涼,歸脾,胃,肺經。薏苡仁就是薏米,清代醫家陳士鐸在《本草新編》中指出:薏苡仁最善利水,又不損耗真陰之氣。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薏苡仁不能調脾,它的主要作用是把脾未代謝掉的水濕加速排出去;二、與其他利水藥材相比,薏苡仁的優越之處就在於:它在利水的同時,不會損耗腎氣。(中醫認為,膀胱與腎相表裡,膀胱之氣化需要腎氣蒸騰,這樣才能將代謝後的水分轉化為尿液排出。)

薏苡仁可以通暢小便、增加尿量、促進體內水濕排泄,卻並非人人皆宜。因為薏苡仁性涼,而且它利水是往下走,所以它更適合濕熱體質的人,至於濕寒體質的人(如脾胃虛寒者),以及經期、孕婦、產婦等都不適合。而據統計,60%的現代人脾胃偏涼,所以這部分人如果想通過喝薏米粥祛濕,那就完全錯了。

四、同樣「以火克水」,為什麼首選艾灸,而不是拔罐?

「濕」屬水,火可克水,因此針對濕氣過重的情況,應該以火克之。在中醫療法中,艾灸與拔罐都與火有關,也是祛濕常用的兩種療法。不過,從祛濕角度而言,艾灸的適用範圍更廣、使用頻率更高,原因有二:

1

身體虛弱者不宜拔罐

拔罐雖好,並非人人適宜,拔罐的頻率和時間要根據個人體質和具體癥狀而定。從中醫「補瀉」的角度來看,拔罐總體上傾向於「瀉法」,所以拔罐治療不宜頻繁進行,一般每1-2周做1次即可,身體虛弱的人頻率更要降低。可想而知,以這樣的頻率,祛濕的效果實在難以得到保證。

而艾灸人人皆宜,通過將艾火的熱力注入人體,以祛除濕氣,並且艾草自古即被譽為「醫草」,它的藥性可以傳經透骨,達到培補元氣、補益氣血、補腎固陽等效果,十分適合身體虛弱之人,這是拔罐所不具備的。

2

脾虛引起的「內濕」不宜拔罐

拔罐雖然可以祛濕,但「濕」分為外濕和內濕兩類。外濕侵襲人體,常導致體內水液不得蒸發,水濕停聚而成病,常表現為風濕關節疼痛、腰酸背痛等。一般來講,拔罐對外濕導致的不適癥狀治療效果較好。而內濕由脾失健運所致,患者常出現頭昏頭重、四肢酸懶、身重而痛、關節屈伸不利、胸中鬱悶、脘腹脹滿、噁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瀉、舌苔厚膩等癥狀。拔罐很難緩解內濕導致的不適癥狀,更無法健脾,對於內濕基本無效。

而艾灸不但可以祛除外濕內濕帶來的種種不適癥狀,還能健脾,從根源上阻滯濕氣生成,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相較於拔罐只對外濕有效,艾灸的優越性自然蹭蹭蹭地上了幾個數量級。

五、艾灸:分型祛濕,從根調理!

中醫講究辨證施治,體現到艾灸療法上也是如此。「濕」就一個字,但若從類型分,就包括濕寒、濕熱、痰濕、風濕、暑濕等;若從部位來分,則包括濕蘊胃腑、濕困脾土、濕蘊膀胱、濕阻肝膽等;若從程度來分,那就更多了。那麼,到底該怎麼辯證施灸呢?

上文說了,脾主水濕代謝,若是脾的運化水液的功能旺盛,水濕哪裡還能留得住?所以,祛濕從根本上說,還得健脾!

一般而言,針對健脾,常見以下治療思路:

1、如果寒濕困脾,建議溫補脾陽,把脾濕慢慢蒸發掉,好比把濕衣服放在取暖器上烤一烤。

建議艾灸督脈、神闕穴、關元穴、足三里穴,以提昇陽氣,同時用艾葉煮水泡腳,增強人體祛寒除濕的能力。

2、如果濕熱困脾,建議清利濕熱,同時少吃燥熱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因為濕熱與積食、消化不良有關),以免體內垃圾瘀滯。

建議艾灸中脘穴、天樞穴、足三里穴,以增強脾胃的運化能力,艾灸陰陵泉穴、承山穴,以清利濕熱、利水消腫。

3、如果濕氣重濁粘滯,阻滯氣機,出現氣虛的癥狀(如舌兩邊出現明顯的齒痕),建議補氣行氣,輔助祛濕。

(齒痕舌)

建議艾灸:氣海穴、陰陵泉穴、承山穴。

4、如果脾胃本身虛弱,導致無力運化,建議健脾養胃。

建議艾灸:脾俞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太白穴。

5、如果聚濕成痰,建議理氣健脾、化濕祛痰。

建議艾灸:陰陵泉穴,承山穴,豐隆穴(特別適合脾失健運導致的「痰濕內盛」,可化痰定喘、健脾和胃),解溪穴(全身祛痰祛濕的穴位,主要用於分流胃經經水,可有效解決下半身水腫)。

註:如上文所說,由於「濕」的類型、部位、程度不同,加上個人體質、癥狀的差異,如果不知道如何配穴,請後台留言諮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匠心居 的精彩文章:

整日補水保濕,皮膚還是干癢?這說明身體「渴」了。艾灸,解「皮渴」更解「體渴」!
煩躁易怒、急躁上火、月經紊亂……為何一過立春,各種癥狀就接踵而至?灸透肝經,春不得病!

TAG:艾灸匠心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