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德形而上學的奠基》簡介(一)

《道德形而上學的奠基》簡介(一)

康德(1724-1804),德國古典哲學的開創者,是近現代西方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道德形而上學的奠基》寫於1785年,在這本書中康德試圖探索三個問題,一是道德從哪裡來,康德所探討的來源不是歷史學或者生物學意義上的來源,而是從人自身的認知、思維結構去思考其形而上學的來源;二是道德是什麼,旨在找出一套判斷行為是否道德的方法;三如何做出道德行為,即研究道德行為背後的條件或依據。全書分三章對這三個問題進行回答。

第一章由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識到哲學的道德理性知識的過渡

不同的民族、國家,處於不同的歷史時期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原則。如中世紀歐洲社會所推崇的是信仰、希望、博愛,而隨著宗教改革、資本主義的發展,新教倫理又宣揚努力工作、榮耀上帝。孔子所推崇的道德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強調孝悌、忠恕、親親相隱等。而到了文革時期社會所推崇的道德行為又變為批鬥、革命等,鼓勵夫妻、親子之間互相告發。面對形形色色的「道德」原則,康德認為人類道德原則的建立要麼是基於感性的經驗,要麼是基於理性的考量。建立在類似自然情感、神學信仰這類感性經驗之上的道德原則不具有必然性。而理性的能力具有脫離於經驗的普遍性。作為人都有內在的使人成為人的理性能力,建立在這種能力之上的道德原則從而具有必然性。因此康德認為道德僅僅來源於遵循理性所產生的法則,而不是建立在考慮結果、偏好、宗教、情感等感性經驗之上。這就將道德理性化。

康德根據這個原則,提出並證明以下三個命題

(1)道德是出自義務,而非出自情感、偏好、需要、對結果的恐懼等所作的行為

(2)一個出自義務的行為具有自身的道德價值,而不在於由此實現的目的或結果

(3)義務就是出自對道德法則敬重的一個行為的必然性

從這三個原則看,康德的道德觀念是非常動機主義的。一個行為僅僅因為動機為善而成為善。而不像邊沁功利主義的道德觀,認為最大程度的增加幸福、減少痛苦即是道德。也不像孟子那樣將仁義禮智「四德」建立在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這樣先天的自然情感。同時康德將道德歸於一種義務,而不是人可做可不做的行為。從康德到黑格爾,再到如今歐美社會,都在逐漸將每個道德判斷化為具體的法律條文,給人的表面印象往往是歐美社會注重法律而不重道德。其實恰恰相反,道德只有成為一種義務才成為真正的道德。

道德既不是來源於聖經,也不是來源於教育,更不是出於社會穩定的需要,而是出於根植於每個人身上的理性,而這種理性使得任何一個正常人都能根據自己的理性對同一行為做出同樣的道德判斷。這樣,康德就回答了道德從何而來這個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盤點澳洲媽媽帶娃的利器
古錢幣高價交易,快速上門收購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