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個寒假,和孩子一起看片、煲劇

這個寒假,和孩子一起看片、煲劇

文 | 樓夷

去年我們剛到美國的時候,遇到的問題第一個就是老大朵拉的英語。怎麼讓英語零基礎的小朋友全面提高英文水平呢?

在國內的一般過程是,看幼兒的動畫片和分極讀物來啟蒙,然後配合英文補習班來循序漸進。

但是我們家朵拉爸直接給孩子看了《功夫熊貓》英文原版電影。他要通過和孩子一起看電影、複述和討論來學英語。儘管這部電影語速快,辭彙量也相當大,我擔心六歲的朵拉看不懂,但是沒想到她在爸爸的帶領下津津有味地看了四個月。

自此,看電影成為我們全家的日常活動。在過去的一年,我們看了30多部片子,英語、知識雙豐收。也因此,積累了一套看電影學英語的有效方法和一份適合全家看的電影清單。今天就分享給各位。

興趣比難度更重要

零基礎的朵拉看英文版《功夫熊貓》也津津有味,我覺得主要原因是小朋友喜歡動物。

平時我們經常帶她去動物園和自然博物館。真實的熊貓、犀牛、烏龜、狐狸、老虎和猴子,在朵拉眼中都變成了《功夫熊貓》里的大師、fury five和阿寶。後來,我們又下載了介紹動畫片創作過程的番外小短片,朵拉可以跟著《功夫熊貓》的創作者學畫畫。畫畫、看片子和逛動物園相結合,朵拉和《功夫熊貓》的互動就更深入了。

孩子對某個話題感興趣的時候求知慾最強。讓孩子專註在自己最感興趣的主題上,並且圍繞主題通過多種活動加強他的學習興趣,可以事半功倍。

循序漸進、反覆練習

學習材料要跟著孩子的興趣走,但學習方法和進度則要順著孩子來。

每天睡前,朵拉爸先放10分鐘《功夫熊貓》影片,然後關燈,用中文講一遍故事。聽著聽著,朵拉就睡著了。到了第三周,朵拉爸開始用英文講,而朵拉用中文複述和評論。這樣講了一個月,朵拉慢慢適應了爸爸用英文講故事。講完第一部還有《功夫熊貓2》、《功夫熊貓3》以及系列番外小短片,故事素材豐富。

從《功夫熊貓2》開始,父女倆就直接用英文複述和討論。當然,有這樣的速度是因為朵拉同時在學校學英文。朵拉複述後,爸爸才發現朵拉其實沒有看懂好多地方,於是他們帶著問題繼續看。三部電影加上幾十個小短片,朵拉和朵拉爸足足看了四個月。

睡前電影和逛動物園讓朵拉對對動物的興趣大增。於是我們開始看BBC的相關紀錄片,每個系列都看好幾遍。

紀錄片沒有完整的故事脈絡,怎麼複述呢?

我一般會邊看片子邊提問,發生了什麼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某個單詞的意思是什麼。開始都是朵拉爸回答,看到第三遍就由朵拉回答,而問到第四遍就只能收到父女的白眼了。

睡前夜談就是侃大山了。比如白天我們看了和獅子相關的紀錄片,晚上就問朵拉一些基本知識,她都能答對。於是我問了一個數學問題:「四隻獅子在河邊,又來了一隻公獅子。還有幾隻獅子?「

「五隻。」朵拉說。

「不對。這隻公獅子必須原來的公獅子打一架,最後只能有一隻公獅子留下,所以還是四隻。」我說。

「不對,如果新來的公獅子贏了,還要把小的公獅子也殺掉。」朵拉爸說:「如果小公獅子還在,母獅就不會再交配了。」

怪不得《獅子王》裡面Scar要把Mufasa和Simba都殺掉呢,我和朵拉恍然大悟。

「但是老虎的習性就和獅子很不一樣了,因為……」朵拉爸開始講他從另一部BBC紀錄片Tiger學到的知識。

每天晚上的睡前故事,就是這麼侃著侃著過去了。為了鍛煉朵拉的英文,整個過程中,朵拉爸盡量用英文交流,除非朵拉聽不懂,要求說中文。而爸爸對朵拉沒有要求,中文英文都可以:「關鍵是讓她思考、分析和表達。」

這之後,朵拉的動物主題畫都是這樣的畫風。

我以為主題是通常的「快樂的動物世界」,但朵拉給出了另一個解釋:鳥爸爸帶果子給小鳥寶寶,鳥媽媽準備去抓田鼠,但是這時候狐狸已經盯著鳥媽媽。

看來朵拉已經提前認識到了動物世界的本質——複雜和殘酷的食物鏈。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接下來給大家推薦我們全家最喜歡看的動畫片和電影。

Blue Planet

Blue Planet 第二季堪稱2017年最佳紀錄片。整個系列七集,介紹了海洋動物、植物、 人類活動對海洋生物的影響等等。第一季也很棒,但是畫質不如第二季。

BBC的地球系列紀錄片的特點有三:第一有很多獨有的珍貴鏡頭,比如變性魚,頭部是透明的魚,砸開貝殼吃肉的魚,十多條鯊魚分食鯨魚屍體等等;第二是旁白文字優美,聲音極富感染力;第三是善於通過講述動物世界的悲歡離合,觸動人心。

這個系列我們全家現在正在看第五遍。

Planet Earth

這個系列講述了在日益惡劣的全球生態環境中,動物們如何奮力掙扎、艱難生存。

印象最深的是象群遷徙。一頭小象掉隊了,只能靠聞媽媽的氣味來追逐媽媽的腳步。但是它不知道,它走反了。從高處的鏡頭俯瞰,我們看到荒涼的大地上,孤獨的小象匆匆趕路,卻離媽媽越來越遠。

Peppa Pig

《小豬佩奇》在國內非常知名。每集5分鐘,簡單英語,一個小故事,爸爸媽媽姐姐弟弟,一家四口的家庭、學校、生活,非常適合開放「二胎」政策後的中國家庭。小朋友愛看,對父母也有啟發。

小朋友的思維是開放的,樂於探索各種可能;大人的思維是收斂的,注重尋找解決方案。有時候,大人囿於收斂思維定勢。

以動畫片第一集《泥塘》為例,小朋友想玩泥巴,豬媽媽要求孩子們穿靴子,豬爸爸也加入小朋友一起玩。儘管大家已經夠注意了,但還是粘上了泥巴。衝突一觸即發之際,Peppa一句話,將一家人拉回到盡情遊戲的歡樂之中。

「不就是點泥巴嘛!」

Trolls

中文名為《魔發精靈》。魔發精靈族全都長著色彩鮮艷的頭髮,性格開朗,能歌善舞。他們的敵人「博啃族」則生活在死氣沉沉的城市,只有吃掉精靈才能夠感受到快樂。

某天,博啃族突襲了精靈城,帶走了大部分精靈。只有精靈城的公主波比、早有準備的精靈布蘭以及一小部分精靈幸免於難。為了拯救朋友,波比毅然踏上前往博啃族的艱難之旅。最後在波比的幫助下,不僅救回了精靈,也幫助博啃族找到了獲得快樂的秘密。

這部片子很特別。首先,片子正面和反面角色都特別丑,但看著看著你就會愛上這些角色。無論長相如何,只要樂觀、堅強、勇敢、純真並擁有友誼,就會快樂。

其次,不同於一般合家歡電影,只有好壞分明的簡單價值觀,這部電影展現了人心的複雜多變。一開始整天對其他精靈冷嘲熱諷的「怪人」布蘭居然力挽狂瀾的成為了大英雄;波比公主冒著生命危險去拯救的精靈居然是叛徒;博啃族的醜陋小女傭犧牲自己救下了精靈;而博啃族的國王實際上是一個缺愛的孩子。人不能用好壞來定義,敵我之間也不是界限明確的,這才是真實的人生哲理。

Dinosaur Train

《Dinosaur Train》是美國PBS電視台針對3到4歲孩子(Preschool階段)推出的動畫片。節目主人公為叫Buddy的小霸王龍,他和收養他的無齒翼龍(Pteranodon)一家坐著火車穿越時空,去不同的歷史年代了解不同種類的恐龍。

這部系列劇融合了恐龍和火車這兩個孩子最喜歡的主題,還包括很多遊戲、友情、家庭、旅遊等小朋友的日常生活細節,難怪那麼受歡迎。

更重要的是片中體現的科學思維方式。Dinosaur train就像一個課堂,而列車長則像一個老師。節目每集開頭都由列車長介紹主題。Buddy和父母以及小夥伴經過討論得出假設,然後坐上火車去實地考察。這是一個非常完整的提出問題、尋找答案的過程。學生是自主學習的主角,而老師則是輔助者。節目末尾,古生物學家Scott Sampson博士會出來給孩子介紹古代生物和現代生物之間的聯繫,並鼓勵孩子自己去觀察,去探索大自然。

【註:本文首發於FT中文網,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etterRead 的精彩文章:

再來個大交易 BetterRead

TAG:Better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