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軍主帥將要安葬,敵國人聚集一處,如此良機他卻拒絕趁機襲擊
最新
02-12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曾經這樣評價唐朝侯君集,他說侯君集有功於唐,犯法當誅,太宗欲宥之,而執法者不可,卒以見誅。非高祖、太宗忘功臣之勞也,由其恃功驕恣,自冒於法耳。這個評價可以說是相當中肯,也是侯君集一生的真實寫照。
侯君集是唐朝名將,官至兵部尚書,封陳國公,也是唐太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人比較浮誇,後來加入秦王府,跟隨李世民征戰,被李世民賞識,他也是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謀劃人之一。侯君集出身行伍,沒有讀過什麼書,獲得高官厚祿後開始讀書學習,參與官員的選拔,一時間享有美譽。
貞觀十三年(639年),高昌王麹文泰斷絕西域與中原的商業往來,李世民任命侯君集為交河道行軍大總管,率領大軍前往討伐。麹文泰以為唐國距離高昌有七千餘里,有沙漠兩千里,冬冷夏熱,沒有水草,大軍難以前行。若唐軍強行軍至高昌二十天內糧草必然吃完,那時候與唐軍接戰一定打敗他們,所以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但當侯君集大軍行至磧口,麹文泰卻病死了,其子麹智盛繼位。行至柳谷,探馬報說麹文泰將要安葬,高昌國人到時候聚集一處,可趁機襲擊。但侯君集卻認為趁其墓葬時偷襲不是問罪之師,而拒絕這麼做。侯君集於是領大軍前進攻略高昌城土。經過激戰,子麹智盛投降,侯君集大獲全勝。
後來,侯君集協助太子李承乾謀反,李世民覺得侯君集有安定國家的大功,不想治侯君集的死罪,但群臣進諫不容,李世民非常難過,將侯君集處死。
※他為漢武帝登上皇帝位做出了貢獻,但他死後,武帝還說活著的話要滅他的族
※借金庸大俠筆下的郭靖楊康名字由來,講述你所不知道的靖康之恥
TAG:李客論史評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