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世界觀與宗旨
佛教的世界觀與宗旨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母音老人蔘學。遵母音老人囑咐,2000年後,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若人發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即可打開本來,見到本性。有緣行者,莫失良機。
佛教的世界觀,是唯心世界觀,然而,這個「心」,卻不是世間哲學所說的「心」。世間哲學所說的「心」,是指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屬於生滅變化的主觀現象,而不是能現象的無相心體。按照佛教的心學觀,世間哲學所說的那個「心」——主觀反映,主觀現象,屬於「相」的範疇,或曰屬於「物」的範疇,而不是「現象的主體」——顯現萬相的心體。
佛教所說的這個「心」,是人人本具的妙明真心。這個妙明真心,普現萬相,能生萬法。這個普現萬相、能生萬法的妙明真心,就是佛教所說的佛,就是佛教所說的心,就是真實自我。經云:「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1]這個人人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即是人人本具的自心實相,即是諸人真實的自己,即是映現萬相的妙明真心,即是佛教所說的圓照十方、光明無量的佛。
世間哲學所說的心,與佛教所說的心,名字雖同,實際有別。世間哲學所說的心,與佛教所說的心,其義不同,而作同論,且將自己的「唯心觀」比附到佛教上,這便是世人對佛教「唯心」的第一個誤解。世人以第一個誤解為邏輯起點,繼續展開後續的思想認識,那麼,後繼的思想認識,那就成了誤解上的誤解。這樣理解的佛教,已經不是佛教的本義,而是研究者的思想。
依照佛教的立場,每個人皆有一個大千世界,每個大千世界皆有一尊佛。這一尊佛,就是我們的妙明真心。這一尊佛,就是我們的無相心體。這個無相心體與其中的無量萬相,就是佛教所說的大千世界。猶如大海水與其中的無量漚相,便是世人所說的大海。譬如一個城市裡居住著許多的人,依照世間哲學的立場,城市只是一個客觀的城市,大家共處其中。可是,依照佛教的立場,居住在這個城市裡的人,各有自己心中的那個城市,各有自己心中的具體內容。每個人的那個意義上的城市現象,也就成了這個人心中的無量萬相。此時,城市不再是客觀存在的「一」,而是主觀存在的「多」。也就是說,在諸人心中,各有自己的城市現象,及具體內容,所以叫做主觀存在的「多」。這時,城市也不再是一個「心外之物」,而是諸人心中的一個動態現象。
以「不生不滅的無相心體」為本位來看世界,這是佛教的世界。佛教所說的世界,就是指以「心」為本位的心體與物相的統一。譬如某甲的無相心體,以及其中的種種物相,即是某甲的大千世界,也是某甲的「法界全體」。某乙的無相心體,以及其中的種種法相,即是某乙的大千世界,也是某乙的「法界全體」,乃至所有的個體,也都是依著他自己的無相心體,各成一個大千世界的,這也正是《華嚴經》上所說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宗教隱喻。
不識心體,昧卻真我,認某一現相為自己,將其他現相作他人,或他物,順己則取,逆己則舍,取不得則苦,捨不得亦苦,未得時患得,已得時患失,終日捕風捉影,將自己埋沒在患得患失的痛苦狀態里,何有天下太平的時日?迷己逐物,無繩自縛,是名娑婆世界,是名六道輪迴。徹悟心性,究竟解脫,是名極樂世界,是名天下太平。
佛教文化的宗旨,旨在識得這個包羅萬相的「無相心體」,契合這個具足萬德的「自心真佛」,而不是向外找佛,而不是向外找彼岸,而不是向外找凈土。識得自心,即名見佛。自心清凈,即名佛土凈。離此心外,更求別佛,恰似騎牛覓牛。離此心外,更求凈土,正是痴狂外走。佛是自心作,更莫向外求。土是清凈心,更莫向別處。自心廣大無邊,遍含萬相,十方世界,無量佛土,盡在諸人方寸之中。祖師云:「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方寸者,諸人之無相心體也。心源者,諸人之妙明真心也。無相真心體,即是妙明真心。名雖有異,實際相同。
無相心體,永恆常在,不隨某一現相的生而生,不隨某一現相的滅而滅,猶如大海水,不隨某一某漚相的生而生,不隨某一漚相的滅而滅。每一個漚相,皆是海水的現相,漚相的本質就是海水。同樣,每一個心相,皆是心體的現相,心相的本質就是心體。當人見到了這個心體,即是見佛,見了彌陀。當人回歸了這個心體,即是往生,亦名到了彼岸。這個佛,正是萬物皆備的我,正是廣大無邊的自我。這個彼岸,正是覺悟了的當下,正是原本的自己。
[1]《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五十一。《大正藏》第十冊,第二七二頁下。
TAG:禪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