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水土不相宜卻開出了「奇花異卉」

水土不相宜卻開出了「奇花異卉」

對於一個初遇這座城市的人來說,一切都是新鮮而深刻的:

「望過去最觸目的便是碼頭上圍列著的矩形廣告牌,紅的、橘紅的、粉紅的,倒映在綠油油的海水裡,一條條、一抹抹刺激性的犯沖的色素,竄上落下,在水面上廝殺的異常熱鬧。」

她一生三度赴港

求學、求生、求得文學出路

生活在這初來之地,一切都顯得那麼寧靜而美好,香港大學文學院的靜逸啟蒙著她的寫作生涯。在這段時間裡,她用她極其敏感的心思洞察著香港的人和事,再將其融入到她細膩的筆觸之中。

然而,在這本該安心向學的讀書期間,珍珠港的炮火被打響,再不久,香港淪陷。原本屬於她的那美好而靜逸的生活,也一同被打破了。

- 李安導演的《色·戒》中四十年代的戰時香港

戰亂使香港失去了往日的繁華色彩,剩下的只有破碎凄慘。於她而言,香港不再是表面的華光滿城、男歡女愛,還有屬於那個年代的,華美背後的傷悲。

在那戰火紛飛的時代,香港的天是暗紅色的。而她的心卻永遠是清明的。懷揣那顆入世之心,窺視著香港如今的點滴,並將它們與初來之時的那種爛漫童真一齊納入心中。

- 1941年 香港老照片(島內街景)

一次,她與同學正走在香港的街頭,看見兩個凶神惡煞的日本大兵將一位面容姣好的婦女強行拖到街角,而來往的行人卻無一人上前阻止,甚至還有人在一旁「欣賞」。

她試圖上前,卻被同學一把攔住,「不要多管閑事,以免惹禍上身,香港已經不是以前那個香港了。」香港已經變了,她也只得在同學的拽扯下離去,直至那婦女的哭喊聲消失在街道盡頭……

後來,她由港返滬,並用刻苦習得的寫作技巧,將她在香港的所見所聞,創作成為當時的經典之作——《茉莉香片》和《傾城之戀》。

而她的名字:張愛玲

一如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備受那個時代熱捧

香港成就了張愛玲的文學創作,印證了傅雷當年對她的評價:「在一個低氣壓的時代,水土特別不相宜的地方,開出的『奇花異卉』。」

「香港是一個華美但悲哀的城。」——張愛玲

張愛玲曾在《燼餘錄》中說過:「幾千里路,兩年,新的事,新的人。戰時香港所見所聞,唯其因為它對於我有切身的、劇烈的影響,當時我是無從說起的。」

兩年多在香港生活的經歷成為張愛玲綻放一生光華的重要階段。而香港大學作為她求得文學出路的殿堂也有其獨特之處。

- 香港大學 校徽文化牆

香港大學的校區坐落於半山上,樓宇層層疊疊,非常不開闊,完全看不出裡面竟掩藏著十個學院。

香港大學的本部大樓,除了是文學院的大本營以外,這裡還是港大學子們拍攝畢業照的首選地帶,並且還成為了優質的電影取景地:陸佑堂,便是《色戒》中學生戲的劇場取景地。

- 香港大學 本部大樓(陸佑堂)

本部大樓地理寬闊、外型勻稱,四周用文藝復興時期建築風格的花崗石柱廊支撐,頂部則建有一座高塔和四座角塔。典型的西方建築風格,漫步於此,彷彿置身於一個文學古堡:古老的石柱、長長的走廊、木質邊框的窗戶以及色彩斑斕的窗玻璃……精緻、古樸,帶有難以言說的高貴與典雅。這些古老的建築雖帶有一點點陳舊,但卻因歲月的洗禮,而綻放出難以掩蓋的獨特光芒。

「回憶這東西若是有氣味的話,那就是樟腦的香,甜而穩妥,像記得分明的塊樂,甜而悵惘,像忘卻了的憂愁。」

END

互動

歡迎大家通過留言

告訴我們您最希望我們推薦哪首歌

如您願意可以再附上一段推薦理由

編輯 / 陳冠廷

撰稿 / 金月宵

美工 / 徐鈺博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眸子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TAG:黑眸子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