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末涇陽教育盛極一時原因初探(上)

清末涇陽教育盛極一時原因初探(上)

涇陽崇實書院,培養出了于右任、於佑任等民國時期中國政壇名流、學界翹楚

數百年以來,造成涇陽最大災難的事件,被歷史學家稱為「回民起義」,同治元年(1862年),涇陽縣城被破後七萬官民被屠殺,占當時全縣人口的三分之一。衙署被毀,學宮被毀,原來涇陽為陝西經濟、文化大縣

「陝以西為縣九十有六,其隸西安三十有一,而人多首涇陽,蓋關中之稱沃野。自涇之有鄭國渠始也,涇巨川,或以名州,或以名縣,而溝渠之利,縣實啟之,故涇亦莫於涇陽縣。制有七,以其川岳之古,置郵賦役之繁,曰望,曰緊,曰上,涇陽嘗居三矣。」

據不完全統計,自有明一朝涇陽縣所出進士有61人,舉人318人,清代至道光初年進士70人(文武合計),舉人共328人。被毀之前的涇陽有瀛洲書院,至城破後僅余講堂,而城外民間被屠之村比比皆是,據老年人回憶,除了部分人四散而逃之外,留在村中基本是死路一條,至於村鎮學堂、塾學、義學,和涇陽民生同樣凋敝。至同治七年,涇陽社會尚不能穩定,處於動蕩中,舊志載:「七年正月二十日,回逆擾竄涇陽,破西關,城門戒嚴。」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涇陽社會經濟各行業開始復甦,在教育方面尤為突出。二十多年時間,涇陽四大書院並立,學生數量增加,生源來自陝甘兩省周圍數十州縣。鄉鎮村落中的鎮學、村學也如雨後春筍,相繼破土。在這場復興涇陽教育的運動中,涇陽及周邊地區上至士紳,下到普通百姓,還有政府官員都付出了巨大人努力,現略述如下。

一、涇陽大商賈傾力投入,捐修復書院

涇陽在明清時期也算是一個奇怪的地方,地處內陸,也無特別之產,但涇濟地位在陝西各縣名列前茅。如地不產茶卻是中國邊茶的中心,一年銷往西北、西南、蒙古,甚至是中亞的茶葉數百萬斤;以傳統耕種為主,卻是明清時西北著名的皮貨中心;野無煙葉,卻向北京等地年銷上好涇絲煙葉數十萬斤等等,據史載涇陽的商民幾至數萬。而這些數萬商民卻為歷代縣官老爺詬病,甚至是無奈、無法,原因就是這些商人大賈不喜置地,自然也少納糧或輸租,涇陽水利腴地,但價格在清反不如明代十之一二,其情況涇陽曆任知縣有文:

「大約涇之饒不出土,故民亦不愛土,逾越險阻,履山川有數十年,不歸其廬,賈雖多何與涇,富者藏輕資謂可恃為緩急,有家累千金而田不滿百畝者。賈雖饒能與涇分疾苦乎?由是逐末之民眾,而視田若浼焉,昔之產在富,今之產在貧,無論瘠腴總為百年不變之長物,獲欲薄而谷欲賤,財不出於土,賦仍出於土,非一朝一夕之故矣。」 康熙《涇陽縣誌食貨》

「康對山云:涇陽為西安劇縣,政繁而道沖,俗美而習敝,民逐末於外者八九,此其大概也,」 唐秉剛《涇陽縣誌》

清代末年,以致於當時的涇陽縣令周斯憶撰文嘆曰:「縣西北殷家小康諸戶,多以商起家,其鄉之姻戚子弟從而之蜀、之隴、之湘、之鄂者十居六七,或老大無成,或少壯失業,家不一人,村不一家,推而計之數,不知其凡幾。」還要正民風,施教化,使重回本業。

正是不被政府重視的社會群體,在對待涇陽教育方面則是不遺餘力。同治回事之後,他們在人口減少、民生凋敝、百業蕭條之際,大力傾注於教育,才使涇陽教育大有起色,據宣統年所編《涇陽縣誌》載:

「(昧經書院)在城內東北姚家巷,同治十二年學臣許公振褘奏建,邑紳吳建勛捐地以助。(計地縱五十三丈,橫十二丈……」「十一年(光緒)吳建勛復捐地(縱四十五丈,橫十丈,又南關橫三丈一尺,縱八尺。)」

「院門東刊工……其資則由柯公倡捐千,金醵之本邑者五千金益之。以咸寧節婦趙劉氏捐千一百金,三原紳商捐千金及各州縣所集合為萬金,典田發商歲取其息,以為經費。(又咸寧節婦趙劉氏捐議平銀一百兩……又捐省城房屋一所,歲取租銀八十兩,均歸刻書之用。又臨潼紳士王傅、萬積所捐板片收存印刷,又當產銀五百,歲收租銀五十兩。已批准收入專刻十三經讀本,除將捐銀數目刊刻徵信錄外,應榜之院門以彰義事。)」

「崇實書院在味經書院之東,光緒二十二年學臣趙公維熙奏建,地址則邑紳吳氏續捐,札調綏德州學正周斯憶董事其役。」

「涇干書在城西北隅,同治八年邑紳姚慜、姚德創立。……約用銀萬兩有奇,又捐銀五千兩,發典營運,年取息七百五十兩以供修脯膏火之費。」

此次出力最大者縣東有安吳吳家,王橋姚家,捐金動輒已萬計,除復原來的瀛洲、正誼書院外,又捐創修味經、涇干、崇實三大書院。為涇陽乃陝西省培養大量的政治、經濟、文化人材,其中數人在中國成為元老極學術、政治人才。據1990年編《涇陽縣誌》載僅昧經書院:自創建迄光緒十九年(1983),及第進士者18人,其中涇陽籍2人;中舉者72人,其中涇陽籍8人;其他登科為「副貢」、「優貢」、「拔貢」者共有22人,其中涇陽籍3人。光緒年間,味經學生曾參與咸陽、興平等縣地圖及涇陽、三原、禮泉等縣水利工程測繪。在「戊戌變法」中,有6人成為骨幹分子。「辛亥革命」及其以後,以于右任、李儀祉為代表的味經書院學生,曾在西北政治、軍事、教育文化和科技領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涇陽教育的復興離不開民間的捐助,更離不開那些文人儒士不計報酬的工作,這裡以正誼書院為代表:

「每年修補供給皆取諸本金二千之息,先生積書數千卷,與生徒講學,刊前學典籍經紀,以門人相代來學之,士自備食用,不給膏火,以紹其傳。」

「副董事一員及校勘諸人均以內課諸生派充,不另給薪水。」(崇實書院)

正誼書院並非特例,那些在村、鎮官立或是公立的學堂中工作的儒生們同樣的不計酬勞付出,就如今天鄉村學校。前面所說這樣所得資金可以源源不斷,以恆久遠。其實士紳捐助除了捐錢還有支助辦法,捐商鋪、捐字型大小,在宣統志中

「咸寧節婦趙劉氏捐議平銀一百兩,已刻烈女傳及甃水池,不計外。又捐省城房屋一所,歲取租銀八十兩,均歸刻書之用。又臨潼紳士王傅、萬積所捐板片收存印刷,又當產銀五百,歲收租銀五十兩。」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捐個公司,這樣同樣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錢財,以資學校等公益性行業運行。

由此推及其他,可見清代的涇陽商人及士紳對於公益性事業的支持有他特有的辦法,而學校等行業對待多餘出來的捐款也同樣有其一套獨有處理辦法,這是與明清之際涇陽三原一帶濃厚的商業氣氛有著絕大關係。

探究涇河歷史傳播涇河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涇河文化研究 的精彩文章:

TAG:涇河文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