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57——海絲初開「舶來品」

257——海絲初開「舶來品」

我們·中國·廣東·廣州·南越王墓

穿越千年的「海絲」記憶

(節選)

燦若星辰的嶺南文化遺址和文物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見證和縮影,它們就像一顆顆閃耀的珍珠,把它們串連起來,就是一部完整的海上絲綢之路史,也是綿延兩千年至今不衰的廣州絲路神話。在這些舶來事物的身上,東西文明互惠互鑒的歷史對話才徐徐展開。

1大開眼界的海交「舶來品」

從廣東地標鎮海樓廣州博物館順山而下,出了越秀公園西門,就到了西漢南越王博物館。一座深沉厚重的紅砂岩建築,在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廣州鬧市顯得格外與眾不同。

這裡在1983年發現了保存完好的南越國第二代國王趙眜(約前137年至前122年在位)之墓,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漢代最早的彩繪石室墓,出土了「文帝行璽」金印和「趙眜」玉印,尤其是令人大開眼界的羅馬玻璃器皿、非洲象牙犀角、波斯銀盒、翡翠珠璣等一萬餘件奇珍異寶,集中反映了兩千多年前南越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狀況,也為世人開啟一個獨特的視角,佐證了秦漢時期廣州已成為海上絲綢之路中外商品的集散地和最早的始發港。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中國的疆土東到大海,自北往南為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已形成一個既有大陸又有海洋的國家。但是,秦朝不久就被陳勝、吳廣率領的農民義軍打得七零八落,後來秦將趙佗在嶺南建立南越國,以番禺(今廣州)為國都,立國90餘年。南越王墓出土的不少與海外交通相關的珍貴遺物,大大豐富了秦漢時期南海絲綢之路與中國對外關係的輝煌篇章。

在趙眜墓東耳室出土的一件珍貴船紋提桶,為嶺南地區與海外早期交往提供了有力佐證。這件船紋提桶復耳,矮圈足,器身有4組紋飾,除在近口與足處有三組幾何形紋飾外,器腹中部為船紋。船紋分兩組共4艘船,船上有5個飾羽冠穿羽裙的羽人和一名赤裸的俘虜,船的首尾高高翹起,船首立有一隻指航的金雞,船上有幾面揚起的風帆,中後部有一把弓形的大櫓,船內分艙,均有5或6個隔水艙,船艙內滿載戰利品,有一艙內滿載銅鼓。船身周圍還畫有海魚海龜水鳥。這組圖案描繪了海上作戰凱旋時的情形,這些船應該是用於遠航的海船。由此可知,秦漢之際的南越國的確已經擁有相當規模的造船能力和先進的技術水平,當時的廣州足以建造出像這樣能經歷遠海大風大浪的海船。

南越王墓中還出土了乳香和象牙,印證了羅馬商人曾在廣州開展海交貿易。西耳室發現了重21.22克的乳香,這是一種舶來的熏爐香料。五支原支大象牙長度均在120厘米以上,經鑒別,它不屬於纖細的亞洲象牙,而為非洲象牙。公元前3世紀中葉的布匿戰爭,羅馬戰勝迦太基爭得西部地中海的霸權,當時羅馬商人頻繁活動於紅海海域,他們可以輕易地得到主要產於紅海沿岸的乳香和非洲象牙,並用這些物品與中國交易。所以,這些乳香和象牙完全有可能是經羅馬商人之手傳入廣州的。

2中國海絲之路的發祥地

中國南海環抱嶺南的珠江流域,南海北岸的廣東是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起始港之一。珠江八個出海口都匯入南海,江海一體,珠江文化是中國南海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嶺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為海洋文化的興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大量史藉和文物表明,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廣東番禺(廣州)和徐聞,就已成為我國海上絲路最早的始發港之一。嶺南遠離大陸文化的核心區域,自古以來民間商貿活動較為活躍,孵化和催生了海洋文化,形成具有開放、兼容、務實、嬗變的嶺南文化和海洋文化特質。

海洋文化是人類緣于海洋而生成的精神的、行為的、社會的和物質的文明生活內涵,具有挑戰性、外向性、合作性、商業性和包容性等特徵。中國海洋文化是靠近海洋的地區、社會群體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一種文化現象,這種文化現象存在於區域文化之中。中國海洋文化既具有世界海洋文化的一般特性,也具有中國地域性、農耕性、內向性等自身特點。

中國海洋文化有黃海、東海與南海三大海域所基本對應的吳越(黃海、東海)、閩台(東海、南海)與嶺南(南海)文化區。嶺南文化包涵了廣府、客家和潮汕文化。但以廣州為中心的廣府文化是嶺南文化的主體,也是中國海洋文化的典型代表。

「敢為人先、務實進取、開放兼容、敬業奉獻」已成為廣東人的一種精神特質,這也就是為什麼改革開放「春天的故事」率先在廣東寫書的原因之一。這要歸根於廣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千年不衰的底氣,充分顯示出粵人敢於融入「海洋文明」的魄力和智慧。

先秦時期中國嶺南地區與南海沿岸已有海上交往,番禺(廣州)已成港市,《史記》載:「番禺亦一都會也。珠璣、犀象、玳瑁、果布之湊」。三國時期,中國與羅馬等西方國家的海上貿易,要以廣州為終止點。魏晉南北朝時期廣州是南海「絲綢之路」的始發大港,在廣州經商有大秦(東羅馬)、天竺(印度)、獅子國(斯里蘭卡)等十餘個國家和地區。唐宋時期廣州港逐漸成為海上絲路第一大港。開拓了從廣州出海直到波斯灣、東非和歐州的「廣州通海夷道」,此道全長一萬四千公里,是16世紀前世界最長的遠洋航線。唐開元二年(714)在廣州還任命首任市舶使,掌管東南海路通商貿易與稅收管等。宋代在廣州設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海關——市舶司。在元代,泉州趕上廣州,泉州港逐漸取代廣州港在全國的首要地位,馬可·波羅曾稱讚:「剌桐(即泉州)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但到了明清時期,當時的政府實行閉關海禁,廣州又一度上升成為全國唯一對外的港口,17世紀到19世紀的歷史名埠「十三行」,標誌了廣州達到海上絲路的高峰。

在廣州越秀區老城的橫街窄巷之中,會發現許多饒有趣味的路名:光塔路、朝天路、瑪瑙巷……這些歲月留下的海絲遺迹,無時不刻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廣州城的文化肌理,尤其是始設自唐代,數十萬外國僑民在廣州留下的「蕃坊」奇蹟。如「光塔路」原名「大食巷」,是阿拉伯人的聚居地;「詩書路」得名於「獅子國」斯里蘭卡;「朝天路」則源於穆斯林的「朝天房」;「仙鄰巷」是阿拉伯語「中國」的音譯;「瑪瑙巷」是波斯人、阿拉伯人買賣珠寶之地……

除地名外,不少外語借詞也隨著時光的流轉,留在了廣州話的方言辭彙之中。如邋遢(骯髒)、巴閉(囂張),就是唐宋時期中東、南亞商人遺留的印記。進入19世紀後,英語為主的西方借詞對粵語的影響更為突出。士的(拐杖)、燕梳(保險)、荷蘭水(汽水)、紅毛泥(水泥)……記錄了在「西風東漸」大潮之下,無不折射出廣東人在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出現的時代變遷。

21世紀是海洋世紀,海洋作為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最大選項,日益受到世人的關注。「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是中華民族的開放之路、強盛之路,更是世界文明的對話之路、和平之路。廣州是千年不衰的對外通商口岸,「西風東漸」的「橋頭堡」,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港。

(謝謝瀏覽)

小視界·大世界·長按識別收藏

我們·中國·廣東·廣州·南越王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且行且拍且悟且寫 的精彩文章:

TAG:且行且拍且悟且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