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苗族民間節日——吃灰

苗族民間節日——吃灰

在貴州省黔東南州丹寨縣的岩英番扛一帶的一百七十多戶莫姓苗家,每到古歷七月,都要歡度自己的民族節日——吃灰,隆重紀念自己的祖先。這節日是怎樣興起來的呢?

相傳住在這裡的苗家,很早很早以前,是從江西遷來的,他們跋山涉水,歷盡千辛萬苦,才來到當時這塊沒有開發的地方。先是落腳在離這裡二十多里的甲勞山上,後來才到這裡定居。他們到這裡後,經過一番艱苦的創業,初步解決了衣食問題以後,日夜思念自己的祖宗,就選派德高望重的人去江西原住的老地方「清譜」。到了那裡後,那邊的老人很高興,就說:「你們千里迢迢從貴州來清譜,這很好。但要講清楚:你們到那邊後發展了多少人戶?繁衍了多少子孫?生活過得是否像樣?有沒有人忘記了祖先創業維艱的遺訓?……這些都講清楚了才能清!」

選派去的人一樣一樣的都做了回答,老人們很滿意。為了顯示這邊的生活富裕,使那邊的老人更加放心,選派去的人還補充說:「每年秋收以後,我們就同當地老百姓一樣過年,殺豬、打粑粑、喝酒、跳月、吹蘆笙……天天過的好日子!」

江西老人說:「過年殺豬打粑粑那些……窮的富的都過,不能說明你們的生活就很好了,已經發財了!你們回去,給大家講,要記住我們的祖先,流血流汗才一輩把一輩撫養大,你們又翻山越嶺到那個不毛的地方去求生活,一定要吃苦耐勞,克儉克勤,做到一年四季都有吃的,時時都像過年一樣!」

派去的老人,都表示一一接受,牢記心頭。江西老人就高興地把家譜交給他們。接著江西老人又關心地問道:「一年四季,你們那邊什麼時候生活最困難?」選派去的老人想了想,答:「青黃不接的時候!那裡有兩句俗話:『米在田中黃,餓得頸子長!』七月間最老火!」江西的老人聽後馬上吩咐:「就這樣吧!告訴那邊的兄弟姐妹和兒孫們,真有吃假有吃,七月青黃不接才看出,要為祖人爭氣,不給祖人丟臉,就要奮發,把這七月過得就像過年一樣,才算你們有本事。」

選派去的老人回來後,為了牢記江西那邊老人的教導,懷念祖人,激勵後人,就與眾人商議,於是決定:每年七月燒米草(谷穗桿)「吃灰」,取五穀來之不易和感激祖人養育恩德之意。要求在七月頭一個兔(卯)場天的前七天,各戶以最老的老人(按老的順序下推,如沒有祖父母才到父母親……)取七把(表示七月)米草燒灰,用水濾好泡糯米,然後蒸熟,裝入罈子,等七天,到了頭個兔(卯)場天就過節。

這樣,節日就興起來了。隨著時代的發展,節日的具體活動和內容,相應也有了某些發展和變化,但這節日一直流傳到今天,而且被視為這一帶苗家最隆重的節日之一。

現在過節,一般歷時三天。第一天,吃灰。有一定的規矩和儀式。如天不亮,就由燒灰的老人起來,洗手,開罈子,取糯米飯,分裝七碗,擺在火塘邊,燒香燒紙敬供祖宗。然後,叫醒外村、外姓來過節的親友一起吃。吃時不要菜,不要肉,也不要喝酒。這之後,主人家才開始殺豬、捉魚……中飯就可喝酒了。但每張桌上,仍放一碗從罈子取出來的糯米飯,有如香料一樣,各人取一點一點的吃。

第二天,鬥牛。有固定的鬥牛場,同姓的牛不相鬥。客人有牽牛來與主人一起過節的。第三天,唱歌。男女青年遊方,物色對象,相贈花帶、毛巾等作紀念。條件成熟定下終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蓓曼 的精彩文章:

居住在貴州省黔東南州南部方言區侗族的婚慶節

TAG:蓓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