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到春初 2017書單
2017讀書榜單
牛奶可樂經濟學1
(美)羅伯特·弗蘭克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12
初次知曉這本書是在高二。班裡很可愛的一個學霸小女孩坐在第一排,與同桌的座位間摞起了幾乎到手肘高的書。最頂上一本名叫《牛奶可樂經濟學》,封面與書名一樣討喜。
大二暑假,本著入門的願望把它買下來。每一章節有一個主題,主題下鋪開幾個小問題,都是學生觀察生活的疑問,後面會附上教授的解答,甚至學生自己的精彩解答。以回落到生活中實踐為目的的學習真的意義非凡。後來這本書送給了想轉經濟學的表妹。
台北人
白先勇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01
書是幾個短篇串聯成的故事集,每看過一篇,都要停在最後一頁緩上很久心情,才能翻到下一篇。書中人一隻手接一隻手,把流落台北的外省人,在我記憶的白紙上勾畫出一個朦朧的輪廓。
看完最感嘆的是,白先勇太會寫女人。眉眼風情,紅袖生香,寫一個,活一個。
雙城記
(英)狄更斯,宋兆霖譯
華夏出版社,2007-10-1
兒時偶然從爺爺的故書堆里淘來一本《外國文學經典作品選讀》,記住了海明威和他的《老人與海》。而世界文學名著選讀這門課,則讓我認識了狄更斯和他的《雙城記》。
書只翻了一頁,我就瞬間被這位偉大作家的文筆和結構能力所震撼。甚至還專門去B站找了BBC系列紀錄片《英國小說家》。
狄更斯的豐富寫作素材源於他長年的底層生活經歷。他幾乎和莎士比亞一樣高產,也有著藝術家臻於化境時的瘋癲。寫作時喜歡對著壁爐,獨自演繹不同的角色,時而沉頭思索,時而一躍而起,對著空氣狂吼。
薩摩亞人的成年
(美)瑪格麗特·米德
商務印書館,2010-10
黎哥推薦給我的人類學經典入門。原本試圖搭建框架未果,不直觀的研究方法沒能學到,只能把握直觀的事物——人類學家如何觀察一個群體的生活。
芳華
嚴歌苓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4-1
嚴歌苓就是當代的張愛玲,只是字裡行間沒有那種精雕細琢的功夫。和絢爛光鮮的電影不同,書里有的是灰色的現實,是嚴歌苓對人性赤裸裸、快准狠的揭露。
但這本書還不是我心目中的嚴氏佳作。讀過的最精彩的兩本,一本是《媽閣是座城》,另一本是《陸犯焉識》。
所羅門王的指環
(奧地利)康拉德·洛倫茨
中信出版社,2012-11-1
原以為和「科學」沾邊的書大抵很枯燥。但這本書實在是有趣,主要得益於作者的淵博與幽默。他筆下的動物與他本人一樣性靈。果然給予自然尊重,自然會以它的方式回饋你。
雪落香杉樹
(美)戴維·伽特森
全本書店作家出版社,2017-06
書的敘事手法很像以前看過的《十九分鐘》。將短短的法庭審判切成數段,中間插入大量的閃回。整部書庭審和案件並不出彩,精彩的是那些回憶中極其細膩的敘事。漫山遍野的草莓,樹洞里的少年少女,淡淡的美麗與哀傷。是這位小學教師花了整整十年磨出來的作品。沒有磅礴的氣勢,純是細水長流一針一線的動人。
一九八四
(英)喬治·奧威爾
上海三聯書店,2009-01
在那個年代寫出這樣一部寓言式的政治作品著實驚人。另一個驚人的事實是這實在就是本國當下現狀的誇張版:媒體被嚴格把控,生活被暗中監視,群眾被洗腦和弱智化。只除了物質某種程度沒有那麼短缺,腦滿腸肥的人驅逐無家可歸的人。
也許是年代久遠加上翻譯原因,讀起來像拌沙子的米飯硌得慌。可偏偏合上書本後很久,閣樓里牆面轟然倒塌、監視屏幕暴露的場景仍歷歷在目。
將軍族
陳映真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0-07
曾為「禁書」的身份給它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和《台北人》一樣是短篇小說集。不以文采更以哲理見長,文章比白先勇更徹骨的沉鬱。
洛麗塔
(美)弗拉迪米爾·納博科夫
譯林出版社,2000-03
作者大概和書中男主人公是一樣神經質的人物。但他也是和伍爾芙一樣擁有異常敏銳的感官(這是作家的天賜的禮物與災難),細節極其生動,文采絕妙。讀他的文字,完全沒有絲毫猥褻之感,只能讀出一個老男人的細膩入骨的真實——那樣盤桓猶疑著,像愛一朵幼弱而有毒的紅花一樣,小心而絕望地愛著洛麗塔。
然而快到末尾時,實在有點受不了冗長的心理活動,跳著看完了。
我的天才女友
(意)埃萊娜·費蘭特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01
很久沒有小說能讓我浸入式地閱讀了。《七月與安生》高配版。小城鎮里局限得只能咀嚼左鄰右舍的生活,只能從身邊的人身上確認自己的價值。但埃萊娜掙脫了這一切,帶著被莉拉拋棄的天賦遠走高飛。
《那不勒斯三部曲》第一本。作者描寫與敘事能力著實精彩過人。缺點是結構散漫,也沒有留下牽涉到主題的懸念。暫時不想開啟下一本。
我的前半生(批校本)
愛新覺羅·溥儀
群眾出版社,2013-01
這是一本看了十幾頁就知道一定會二刷的書。書長達500+頁,目前只看了1/3,但已經躍居我的2017好書單榜首。在那段跌宕起伏、改朝換代、驚心動魄的歷史中,他是個極為重要的見證人。儘管骨子裡的懦弱和搖擺讓他只能做大臣的棋子、民國和日本人的傀儡,但不可否認的是他不笨,他圓滑,能夠在幾十年的起起落落中得以自我保全。
書本身是在新中國成立後的政治犯改造後寫出來的,序言「中國人的驕傲里,前半部分濃重的帝王語氣,突然之間變成群眾口吻。其中的轉折極其彆扭與不和諧。但他用通篇讚歌騙過了黨,可以說十分狡猾了。
也許他本人不是個值得分析的角色,但透過他的雙眼,我們得以窺見那個動蕩時代下帝制的最後繁榮與覆滅,政權的更迭和勝者的崛起。
【未完待續】
下一篇:2017觀影榜單
TAG:一杯止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