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後一天,趕緊上車!春節理財攻略出爐,操作就剩明天了

最後一天,趕緊上車!春節理財攻略出爐,操作就剩明天了

所有的春節假期理財,都需要在2月13日15:00前上車。

春節7天長假即將來臨,我們可以好好休息放鬆,但不要讓賬戶里的錢休息,假期仍可錢生錢,下面介紹幾款常見的假期理財方式。

國債逆回購

每到長假前,時報君都要為大家介紹這位老朋友——國債逆回購。

一是因為它安全性非常高。二是操作起來很方便,直接在股票賬戶中點賣出即可,204開頭的是滬市的,10萬元起;131開頭的是深市的,1000元起。到期後本金利息一起回到股票賬戶,不用任何操作。三是每到長假前,都是國債逆回購買入的好時機。

而明天,是買入國債逆回購的較好時期。買早了收益低,買晚了又無法包裹整個春節假期。按照往年慣例,節前幾天一般會有收益率飆升的情況出現。需要說明的是,為了平抑報價的巨幅波動,自2017年5月22日起,交易所國債逆回購修改了計息方式,將到期購回價計息天數由名義天數修改為資金實際占款天數。不過,該項新規實施後當年國慶、元旦節前逆回購利率仍出現大幅飆高的情形。

由此可見,即便規則修改,國債逆回購仍是月末、季末、年末以及一些重要的節假日前獲取較高收益的理財方式。只需動動手指,掐準時機,年化收益率可能比寶類產品高好幾倍。

從資金占用的角度來說,明天買入1天期的逆回購最為划算,資金僅佔用一天,但可以計算8天的利息。也就是說,春節的每一天,你的錢都在賺錢。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周三,也就是2月14日,千萬不要購買(操作方向:賣出)國債逆回購。因為,按新規則計算,不管周三做幾天期限的國債逆回購,春節以後的第一天都是首次交收日,計息天數僅含周三一天,造成春節7天假期沒有利息。

為何會出現春節7天假期沒有利息,原因在於逆回購實行「T+0」清算、「T+1」交收制度。弄清楚以下幾個概念就明白了:

一是首次清算日與資金首次交收日。首次清算日為交易日,資金首次交收日為首次清算日的下一交易日。

二是到期清算日與首次清算日。到期清算日為首次清算日加上回購期限天數(按照自然日)。若到期清算日為非交易日,則延至下一交易日清算。

三是資金到期交收日與到期清算日。資金到期交收日為到期清算日的下一交易日。

逆回購其實相當於一筆短期貸款,你借錢給別人,然後收取相應的固定利息,利率按照你下單時的價格算(行情上揭示的價格就是即時的年化收益率)。交易也非常簡單,在交易軟體里輸入代碼,選擇賣出即可。記住,是賣出,不是買入,代表你把錢借出了。

比如我某天下單6.60賣出204014,就意味著我按6.60%的年化利率借錢給別人14天,這14天內這個204014的漲跌都與我無關,我的年化收益率在掛單成交的那一刻已經鎖定在6.6%。

那麼,這個收益怎麼計算呢?

在上例中,假如我投入10萬元,收益=100000元×6.60%÷365天×14天-手續費10元=243.15元。不要小瞧這243.15元噢,動動手指的事情,走在大街上也沒有人無緣無故給你兩三百塊錢嘛。

關於逆回購也可以用到平時的操作當中,比如我今天下午兩點多還沒挑中股票,又不想賬戶里的錢白白浪費,就可以交易一天期的逆回購,第二天開盤錢就能用了,並不影響第二天的交易。具體到某一天,哪個時間下單比較好呢?其實沒有特別的規律,有時候上午收益率高,有時候下午收益率比較高,但有一點要注意,每天15:00收盤前的幾分鐘,逆回購收益率通常會大跳水,這時候去做沒啥意義了。

貨幣基金

貨幣基金一直都是假期理財「標配」。

首先門檻低。銀行理財產品一般都是5萬元起步,貨幣基金的認購門檻普遍在1000元及以下。

其次是節假日期間收益「不休假」。基金的運作不受證券市場在節假日停止交易的影響,其收益與日常的表現也無顯著差異。

不過也正是因為上述優勢,每次長假前總有大量短期套利資金湧入這個市場。為規避這種短期套利資金大量湧入從而攤薄持有人收益,一般來說,每逢3天以上的假期,貨幣基金都會考慮在長假之前2~3個工作日暫停申購。目前陸續已有基金公司發布了暫停申購的公告,另外有非常多的貨基將暫停申購日期定在了2月13日,所以說對大部分貨基來說,2月13就必須出手了。

此外,投資者在法定節假日前最後一個開放日申購或轉換轉入的貨基份額,並不享有該日和整個節假日期間收益,如果你想買貨基賺長假期間收益,2月13日是最後購買日,而且一定要在15:00之前購買。

A、在同一天的15:00之前操作和15:00之後操作,收益的確認以及到賬時間都是不同的。比如:

周一15:00前買一筆貨基,那麼這筆錢從周二開始產生收益,周三到賬;

周一15:00之後買,等同於周二買,從周三開始產生收益,周四到賬。

簡單地說:通常基金都是以15:00點為一個分水嶺,15:00前買算當天交易,15:00後買算次日交易。

B、節假日買基金沒收益。

這是因為購買基金的收益起算都是在工作日進行的。今天買貨基,明天開始有收益,但這個「明天」如果剛好是周末,則不能馬上起息,而要等到下個工作日才起算收益。

貨基購買的渠道有基金公司官網、銀行、股票賬戶和互聯網金融平台等等,大家可以選擇自己方便的渠道購買噢。

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分為兩類,一類是代銷產品,一類是自營產品。

就銀行的自營產品,又可分為保本與不保本兩類。保本的收益低,不保本的收益高。銀行理財有5個風險等級,除了1級之外,其他2-5級都是不保本的,2級的理財產品雖然不保本,但是安全性很高,即使打破剛性兌付,虧損的概率仍然極低。就是起點比較高,一般都是5萬元起。

如果僅僅只是想做長假期間的理財,那麼最合適的就是各個銀行的現金理財了,當天起息,按日計息,而且近期收益都很不錯,達到3.5%-4.7%的水平。

此外是一些短期理財的產品,一般四大行的收益率低一點,其他股份制銀行可以達到5%以上,期限為3個月至半年不等,算是相當不錯的收益。不過買這些產品的時候一定要留意起息日期,春節前夕發售的理財產品大部分將在節後計息,這樣就會導致募集期非常長,10天左右甚至更長,資金站崗問題嚴重,白白損失十幾天的收益。

下圖是某銀行的短期產品介紹,紅線處為募集日期,基本在6天左右,旁邊為起息日。

上周發行的理財產品都能在節前開始計息,但是本周發售的理財產品很有可能在節後計息。

銀行理財的購買金額比較大,定期產品一旦認購沒有辦法提前贖回,所以盡量預留出一定的流動性資金,這部分錢可以放在貨幣基金這種靈活性較強的品種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證券時報網 的精彩文章:

港股上市制度大改革:一場胡服騎射式的求生之變

TAG:證券時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