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東方快車謀殺案》好看嗎?

《東方快車謀殺案》好看嗎?

乘坐豪華的東方列車,偵探波洛從伊斯坦布爾前往倫敦。午夜過後,一場大雪將車輛困在山中。次日,一名男子在包廂內被刺死,胸口有十二處刀傷。現場遺留了許多的線索,但每一個人都有完美的不在場證明……

時至今日,這本後來被認為是「推理女王」阿加莎最傑出的作品之一,出版於 1934 年的小說已經歷超過 3 次電影改編,1974年由西德尼·呂美特執導的電影版最為人熟知,其明星陣容之強大、表演水準之高,使之成為經典。再次翻拍如何吸引觀眾眼球,在原有的讚譽中得到認可,成為這部影片的最大問題

從導演說起,2017版《東方快車謀殺案》導演兼此版波洛的飾演者、英國著名電影人肯尼斯·布拉納是憑藉莎翁戲劇成名的布拉納是英國全能巨匠,曾執導過《雷神》《灰姑娘》等商業片。2012年他因在藝術界的卓越貢獻,被英國女王授予爵士稱號,自此之後,不少中國影迷都會親切地稱他為「肯爵。作為靈魂人物波洛的飾演者,布拉納為了重現這位大偵探的比利時口音,他聽了27種不同的英語錄音,甚至還請了一位方言教練,每周3次課,強化波洛的口音。此外,他看遍了所有關於大偵探波洛的小說,並且和劇組花了好幾個月去研究設計波洛那「全英格蘭最考究的大鬍子」。

再說場景,此次全片採用65毫米膠片拍攝,65mm攝影機的運用不僅意味著更鮮艷、更飽和的色彩,也意味著每一分鐘都必須完美,這讓影片在視覺上具有了油畫一般的質感,服裝、布景也透著濃濃的高級「英倫風」。為了追求質感,劇組不僅搭建出一座火車站、可以真實移動的火車,甚至造了一座9米高的山作為背景。此外,片中的每一塊餐巾、每一扇窗戶、每一條桌布,甚至每一件瓷器,都經過了精心挑選,就連片中的各種餐車甜點都極其精緻,無處不折射著莎翁戲劇大師肯尼思.布拉納最擅長的戲劇美學。

鏡頭上,在發現雷切爾死亡的一幕中,導演用了將近 3 分鐘的俯視鏡頭。他沒有直接呈現死者的包廂場景,觀眾全程只能看到波洛、醫生和列車員的頭頂。直到波洛答應偵查案件,鏡頭從車窗外切入,一段屬於死亡的上帝視角方告結束。另外,在屢次翻拍都格外注重的審判一幕,戲劇的衝突行至高潮,火車停在隧道中,眾人沉默端坐影片選擇了達芬奇《最後的晚餐》般的構圖,其中隱喻不言自明,戲劇舞台的視覺張力和藝術價值完美融合在了電影鏡頭之中,配上充滿異域風情的復古旋律和充滿懸疑感的「殺人音樂」,光影與配樂的相得益彰帶給觀眾最酣暢淋漓的視聽盛宴。

陣容上,明星+戲骨的配置。約翰尼·德普久違地飾演了一個反面角色,老戲骨朱迪·丹奇化身身世顯赫的「卓戈米羅夫公主」,憑藉《星球大戰》系列紅遍全球的黛茜·雷德利扮演「家庭教師」瑪麗。此外,飾演「傳教士」的西班牙美女佩內洛普·克魯茲、飾演「寡婦」的金球獎影后米歇爾·菲佛、飾演「教授」的威廉·達福,也都是多重獎項加身的演技派

原著來說,這次改編大概是原著黨會很失望的一次,電影的韻味堪稱經典,但對於波洛的塑造,卻失去了原本阿婆筆下的波洛,阿婆筆下的波洛,慢性子,行為做作浮誇,對女性極為殷勤有禮,是個樣子可笑的小個子,是心證推理的代表,他不屑於對物證蛛絲馬跡的演繹,而是著重對犯罪動機和人性醜惡的深度剖析。他不屑於做花大力氣追逐線索的跑腿偵探,而是當安靜坐下來運轉小小的灰色腦細胞的安樂椅神探。他性格中並沒有反人類的因子,而是接人待物禮貌到甚至令你哭笑不得。可這部電影里的波洛,物證推理演繹法精準,追蹤撬門搏鬥樣樣精通,對智商不在線的配角們煩躁暴虐,說實話,把他嘴唇上那兩撇鬍子去掉,這部電影的主角就是貝克街221b里住著的那個毒舌反社會偵探福爾摩斯夏洛克福爾摩斯

節奏上,由於對劇情過於自信,導演幾乎將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影片韻味上,忽略了整個節奏的把控。在逐個審問乘客時,案件背景鋪墊不足,單人敘述過於浮光掠影,導演兼主演試圖突出塑造波洛的偵探形象,可惜用力太過,整部戲為了大幅增加波洛的戲份,削弱了大多數配角的角色塑造,可是講道理,《東快》的精髓,卻恰恰在於群戲的眾生相,這也造成比起其他版本,肯尼思·布拉納對原作中審判和公平的定義,以及「公義執行權」等倫理問題的思考,看起來還是膚淺了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盤邱說影視 的精彩文章:

TAG:盤邱說影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