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身體出現這六種小病一定要定期體檢,拖久了會變成惡性腫瘤!

身體出現這六種小病一定要定期體檢,拖久了會變成惡性腫瘤!

常言道,小病不治,拖久了會變成大病,這並非危言聳聽。在門診,我們就碰到這樣一名患者,十年前腸鏡體檢的時候發現大腸腺瘤性息肉,但未引起重視,也未按照醫生的建議,定期複查腸鏡,及時切除,結果十年之後再發現的時候,已經發展為結腸癌。

這是典型的小病不治,拖成大病的案例,事實上,這樣的案例,絕非個案。

有多少人,醫生明明是好意,總覺得醫生似乎在嚇他,覺得自己身體很好,沒什麼特殊不適,所以完全沒必要接受治療。

有一些小病,在發展為大病之前,完全沒有任何癥狀,所以,僅僅以有無特殊不適來判斷身體是否健康,顯然是不科學,不理智的。

第一,大腸息肉,又分為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其中前兩者轉變為癌的可能性較小,主要是腺瘤性息肉,研究發現,腺瘤性息肉隨著時間的推移,轉變為腸癌的風險非常大,事實上,這樣的時間,僅僅10-15年就夠了。、

第二,慢性胰腺炎,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胰腺組織和功能不可逆改變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慢性胰腺炎與急性胰腺炎不同,輕症的急性胰腺炎通過及時有效得治療,完全可以緩解甚至痊癒,但慢性胰腺炎會反覆發作,而且會升高胰腺癌的發病風險。

第三,子宮頸上皮內瘤變,這是宮頸癌的癌前狀態,子宮頸上皮內瘤變與高危型HPV感染,吸煙,免疫因素,多產,多個伴侶等因素密切相關,確診子宮頸上皮內瘤變,必須動態監測,定期複查,以早期預防和治療。

第四,慢性萎縮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終末狀態,有一定轉變為癌症的風險,當然,如果能引起重視,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及時抗幽門螺桿菌治療,一部分慢性萎縮性胃炎也可完全轉歸正常,在過去,這被認為是不可能的。

第五,膽囊腺瘤性息肉,膽囊息肉的主要類型是膽固醇性息肉,但如果息肉比較大,直徑超過了1.5cm,那要警惕腺瘤性息肉的可能,腺瘤性息肉有惡變風險。

第六,甲狀腺腺瘤,這是一種有惡變風險的良性病變,一般發現,最好手術治療。

對於小病,醫學上講究三步走,第一步,發現了不要忽視,要定期複查和隨診,第二步,在觀察過程中發現有發展趨勢,要及時使用藥物或手術預防,第三步,即便已經藥物或手術預防了,也應該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定期複查,以避免複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腫瘤 的精彩文章:

癌症治不好就別治了?腫瘤專家讓你別放棄!
惡性腫瘤早期會有哪些癥狀呢,建議收藏,能救命

TAG:腫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