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平台何以成為爆款?
2018年的第一周,全民似乎都在直播答題:
北京愛聲聲科技推出了「沖頂大會」,西瓜視頻上線了「百萬英雄」,映客推出了「芝士超人」,花椒上線了「百萬作戰」。
而且金額迅速提高到百萬級別甚至588萬元。
國民老公王思聰調侃說:
「2018年的第一周總結:王思聰撒幣,張一鳴撒幣,周鴻禕撒幣,奉佑生撒幣」。
毫無疑問,直播答題已經成為互聯網的新爆款現象,那麼它又是如何成為爆款的呢?
答題類節目已經具有一定的市場基礎
直播類答題來源於電視答題類節目。
早在1998年,英國電視台就推出了遊戲節目《百萬富翁》,這檔節目也是答題類節目的鼻祖,並被世界各地的電視台購買版權和播出。
國內的此類節目也不少,如李詠主持的1998年到2008年的《幸運52》、2000年~2013年的《開心辭典》以及江蘇衛視的《一戰到底》等都取得了不錯的戰績。
除了傳統的電視項目,益智答題APP HQ Trivia的房間同時在線人數最高已達40萬人次,並成為2017最佳遊戲應用。
由此可以看出:
答題類節目已經有較大的市場,這也為直播答題類節目提供了較好的用戶基礎。
直播類答題遠遠優於答題類節目
首先,直播類答題節目能夠給用戶更好的在場感。
直播類答題的玩法如下:
一是每天固定2、3個時間點,用戶都有機會參與互動答題;
二是一共有12道題目,每個問題3個選項,每道問題有十秒鐘的答題時間;
三是答對全部12道題的人瓜分所有獎金,邀請好友可復活;
四是眾明星被拉來助戰,如王凱、柳岩等擔任主持人,謝娜、汪涵、陳赫等受邀出任出題者。
毫無疑問,去中心化的直播答題類節目能夠吸引更多的用戶參與。
一場直播甚至會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用戶在一起參與,相比於傳統電視的觀眾只能看嘉賓參與而自己不能親自下場比賽,直播類答題的交互性和參與性都更高。
而從決定互聯網產品質量的體驗感來說,直播答題類提供了更好的在場感,體驗指數遠遠超過傳統電視。
直播答題類的特點決定了其極利於拉人頭獲取新用戶、激活老用戶、增加產品活躍度等。
根據花椒直播方面的數據,從1月5日首播起,《百萬贏家》每天的觀看用戶數量都達到百萬級,用戶新增速度提升20%。
其次,直播答題類節目有很強的商業變現機會。
直播答題類節目有可能會有數百萬甚至上千萬人同時參與,這不僅不低於一線衛視的觀眾數量。
而且由於直播答題類的用戶高參與度,其傳播效果更好、商業價值自然也更大,「冠名+植入」的吸金實力必然不輸於傳統電視。
例如,「芝士超人」就拿到了趣店旗下的大白汽車分期1個億的廣告,成為直播答題領域內首家擁有過億廣告合作的平台。
如果對標《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等節目動輒數億的冠名,直播答題類的冠名費還有巨大的空間。
此外,知識付費、打賞收入等都是可能的商業變現方式。
第三,直播答題類節目能夠彙集質量更高的用戶群。
相比於秀場和網路遊戲等互聯網產品,直播答題類節目的流量更加集中,經過問題層層篩選出的用戶質量更高,答題過程要求用戶經歷必須高度集中也決定了用戶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正是因為直播答題類節目的上述明顯優勢,西瓜視頻、王思聰、映客、花椒等才爭先恐後地進入該領域,瞬間把直播答題從藍海變成紅海。
當然,不同的互聯網平台也要根據自身的優勢和特點來打造更適合自身的直播答題類節目,而不是「一哄而上」的高度同質化。
互聯網平台通過直播答題類等節目來顛覆傳統電視
首先,互聯網平台會推出更多的直播類答題類等意識形態屬性弱的節目。
在現有的管理政策下,意識形態屬性強的節目是不允許互聯網平台自己製作的,而直播答題類節目意識形態弱,必將成為互聯網平台向傳統電視發起挑戰的突破口。
正如《沖頂大會》創始團隊所說:
「我們希望平台成為一個具有新娛樂內容的互聯網模式的『電視台』,當我們上線到6-8款內容的時候就會撐起一整個產品」。
其次,互聯網平台加強與電視台的融合。
互聯網平台正在更多地參與到電視綜藝的優化與升級。
例如:
1月8日,《百萬贏家》為《一站到底》量身定製了一期,80%題目將採用《一站到底》播出題目,全場共設置了七輪答題,總獎金金額高達530萬元。
相信未來,相親類、歌唱類、選秀類等在電視上火爆的節目也會被更多地注入互聯網元素,這種融合才是真融合。
傳統的電視直播答題,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就能夠發生質的變化,這種融合才是真融合,當然其意義絕不僅僅局限於傳媒業,各行各業無不如此!
※傳媒周周評:2017 年全國廣告經營額6896.41億元,同比增6.3%;網民總規模達7.72億
TAG:全中看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