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江西第二大城市,人口970萬,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征起點城市

江西第二大城市,人口970萬,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征起點城市

看了標題,或許在江西的朋友都能直接的猜出來,今天我們要分享的城市就叫做贛州。或許細心觀察過地圖的朋友就知道,贛州位於中國華東江西省南部,地處贛江上游,處於東南沿海地區向中部內地延伸的過渡地帶,是內地通向東南沿海的重要通道。那麼,為什麼說它是江西第二大城市呢?這個結果主要是結合全省各市區近兩年經濟總量以及城市活力來的,當然,是不是第二其實也沒那麼重要,其實歷來這個第二多有爭議,呼聲較高的還有九江、上饒等。這裡的數據也僅作參考,歡迎各抒己見哦。

贛州,江西省省轄市,簡稱「虔」,別稱「虔城」,也稱「贛南」,位於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省的南大門,是江西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級市。贛州地處中亞熱帶南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總面積39379.64平方千米,占江西省總面積的23.6%,下轄3個市轄區、14個縣、1個縣級市。2016年末全市戶籍人口為970.7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0.15萬人。

贛州是江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擁有4個國家級開發區和1個綜合保稅區,是全國稀有金屬產業基地和先進位造業基地、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示範區、紅色文化傳承創新區和著名的紅色旅遊目的地,是全國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贛粵閩湘四省通衢的區域性現代化中心城市。贛州都市區是江西南部重點培育和發展的都市區。

贛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原中央蘇區所在地、萬里長征的起點城市,文天祥、周敦頤、海瑞、王守仁、辛棄疾和中共第一代核心領導人皆在贛南主政過。贛州是中國魅力城市之一,有著千里贛江第一城、江南宋城、紅色故都、客家搖籃、世界橙鄉、世界鎢都、稀土王國和世界風水堪輿文化發源地等美譽。

贛州市群山環繞,斷陷盆地貫穿於贛州市,以山地、丘陵為主,佔總面積的80.98%。其中丘陵面積24053平方千米,占贛州市土地總面積61%;贛州市山地總面積8620平方千米,占贛州市土地總面積21.89%;兼有50個大小不等的紅壤盆地,面積6706平方千米,占贛州市土地總面積的17%。贛州市四周有武夷山、雩山、諸廣山及南嶺的九連山、大庾嶺等,眾多的山脈及其餘脈,向中部及北部逶迤伸展,形成周高中低、南高北低地勢。贛州市海拔高度平均在300~500米之間,有海拔千米以上山峰450座,崇義、上猶與湖南省桂東3縣交界處的齊雲山鼎鍋寨海拔2061米為最高峰,贛縣湖江鎮張屋村海拔82米為最低處。

贛州市四周山巒起伏,地勢周高中低,南高北低,水系呈輻輳狀向中心——章貢區彙集。贛南山區成為贛江發源地,也成為珠江之東江的源頭之一。千餘條支流匯成上猶江、章水、梅江(古稱河水,也稱寧都江、梅川)、琴江、綿江(又稱瑞金河)、湘江(湘水,又稱雁門水)、濂江(濂水,又稱梅林江、安遠江)、平江(又稱興國江、平固江)、桃江(又名信豐江)9條較大支流。

贛州市地處中亞熱帶南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具有冬夏季風盛行、春夏降水集中、四季分明、氣候溫和、熱量豐富、雨量充沛、酷暑和嚴寒流時間短、無霜期長等氣候特徵。

贛州是中國重點有色金屬基地之一,經勘查探明有工業儲量的為鎢、錫、稀土、鈮、鉭、鈹、鉬、鉍、鋰、鉫、鋯、鉿、鈧、銅、鋅、鐵、鈦、煤、岩鹽、螢石、硫、白雲岩、石灰岩等20餘種。贛州市有大小礦床80餘處,礦點1060餘處,礦化點80餘處。贛州市保有礦產儲量的潛在經濟價值達3000多億元。境內發現的砷釔礦、黃釔鉭礦為中國首次發現的礦物。1983年國際礦物協會新礦物與礦物命名委員會審查通過並正式確認的贛南礦,為世界首次發現的新礦物。

贛州高等教育較發達,市內擁有眾多高等院校,擁有各類在校大學生、研究生十萬餘人,數量居江西省第二,僅次於省會南昌,贛州大學城已有多所高等院校設立新校區。其中本科院校有江西理工大學、贛南師範大學、贛南醫學院。獨立學院有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贛南師範大學科技學院。高職、大專院校有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贛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贛南教育學院)、贛南衛生健康職業學院、贛南職業技術學院(在建)等。

根據《江西省城鎮體系規劃(2012-2030年)》和《贛州都市區總體規劃(2012-2030年)》,贛州市將打造成為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贛粵閩湘四省通衢的區域性現代化中心城市、中國重要的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贛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著2200多年的建城史,歷來為江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重鎮。文天祥、周敦頤、海瑞、王陽明、辛棄疾、蔣經國和中共第一代核心領導人皆在贛南主政過,贛南還是理學和心學的重要形成地。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周敦頤的《愛蓮說》、毛澤東的《菩薩蠻·大柏地》和陳毅元帥的《梅嶺三章》皆創作於贛南。

贛州在海內外享有一定聲譽的旅遊品牌有4個:紅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搖籃、生態贛州。逐步形成以瑞金為核心的紅色旅遊產業集群、以贛州中心城區為核心的江南宋城旅遊產業集群、以龍南—贛縣為核心的客家風情旅遊產業集群、以安遠—尋烏—定南和上猶—崇義—大余為核心的生態旅遊產業集群、以興國三僚—章貢區馬祖岩—贛縣楊仙嶺為核心的堪輿文化旅遊產業集群。贛州精品旅遊線路有15條:生態旅遊線、紅色旅遊線、江西紅色文化旅遊金牌線路、贛州市內紅色旅遊精品線路、贛州城區一日游、特種旅遊線路、農業觀光旅遊線、客家旅遊線、工業旅遊線、水上觀光旅遊線、體育保健旅遊線、專項旅遊線、風水玄學旅遊線、宗教文化考察線、客家民居考察游。

國家AAAA級旅遊區:通天岩(章貢區)、寶葫蘆農莊(章貢區)、五龍客家風情園(章貢區)、贛縣客家文化城(贛縣區)、陽嶺國家森林公園(崇義縣)、三僚風水文化景區(興國縣)、大余丫山(大余縣)、關西新圍(龍南縣)、九曲度假村(定南縣)、三百山(安遠縣)、葉坪紅色旅遊景區(瑞金市)、中央革命根據地歷史博物館(瑞金市)、漢仙岩風景區(會昌縣)、通天寨(石城縣)、翠微峰(寧都縣)。

國家AAAAA級旅遊區:瑞金共和國搖籃景區(瑞金市)。

贛南籍客家人名人如江南第一宰相鍾紹京、盛唐詩人綦毋潛、北宋名醫陳恕、宋代詩人曾幾、散文家魏禧、書畫家徐思庄和羅牧、孫中山先生的先祖孫誗以及近代經濟學家郭大力等。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贛南客家人也產生出了一大批將軍,如古柏、肖華等,產生了54名將軍的興國縣,更有「將軍縣」的美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者小築 的精彩文章:

玩在浙里:帶你走進浙江最美古村落之桐廬深澳村

TAG:旅者小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