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給智慧城市生態系統發展的3個建議
在互聯網時代,市民科技生態系統在城市未來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我們目前正在設想如何實現從以機構為中心的傳統模式,轉變為以市民為中心的新型社會模式。在新的模式中,從市民到企業組織再到政府,他們都離不開包括市民技術在內的社會發展工具箱。
開放數據服務(Code for America等組織和OpenGov等初創企業都在促使其發展)增強了政府和市民之間的透明度和信任關係。
世界級的平台(如Change.org)和本地平台(如Nextdoor)在增強市民和基層的影響力,鼓勵他們進行協作。
SaaS公司為組織提供了大量工具,以幫助其更好地管理各種活動及其志願者(如NationBuilder),甚至是一些倡議(如FiscalNote)。
回顧過去的五年,市民科技生態系統在早期呈現的特點是泡沫過多,主要的投資者需要對有很大成功幾率的小型投資組合進行重新關注。並且,構建市民商業與其他行業有所不同,主要體現在市場營銷戰略、運營速度、籌資和合作夥伴之間的互動情況。
現在,企業家和推動者都在發展更加可持續的市民技術項目,使得生態系統得以重新構建且變得更加穩定。各種模型層出不窮,這些模型都想要在獨立性、影響力和可持續性之間找到平衡。
我們目前正處於市民科技發展的第三階段,且生態系統已經完成了早期階段,正在逐漸走向成熟。但目前仍然存在一個大問題:在項目、投資和基礎設施方面,我們的生態系統過於分散,難以實現生態系統的規模化或者適用於其他城市。
項目分散
市民技術最突出的一點是當地發展了多少項目。在所有的大城市中,都有小型公司或組織與當地居民進行合作,共同完成技術試驗。當然,像這樣在本地部署解決方案的情況不應受到限制。這樣的嘗試展現了生態系統的活力,並且相比聯邦或者國家機構,像城市這樣的小型管理機構更具靈活性,更加關注市民的意願。
但是,這種合作習慣可能會給生態系統帶來文化方面的問題。許多小項目在沒有和當前的參與者進行溝通的情況下就單方面啟動了。其結果是,大量的項目存在著不可持續的問題,並且其相互的關聯性也很差。企業家過於注重主導權,每個企業都想進行自己的計劃,而沒有考慮別人的計劃和進度。
最後,企業之間無法實現協作和互助。整個生態系統充斥著各種項目,但這些項目都雜亂無章,難以關聯起來。很少有參與者(如Accela, NationBuilder)能夠發揮其平台的能力,為實現項目規模化做出貢獻。同時,他們沒有創造出所需的凝聚力,因此將項目進行整合的可能性並不大。
投資零散
由於市民科技行業還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很少有公司能夠在過去幾年裡成功發展起來。私人融資市場被少數幾家吸引了大部分資金的公司鎖定(儘管與總體的投資相比,募集的資金並不顯著),所以初創企業很難進行籌資。
相比之下,隨著許多項目的興起,撥款和公共資金的數量激增,初創企業得以在這樣有利的環境里開始發展。如今,企業熱衷於為市民科技項目提供資金,因為它在營銷方面具有雙重價值:社會價值和創新價值。在大部分時間裡,資本主要是投入到最具吸引力的、最有社會影響力的項目中,但對其商業性和可持續性方面的關注卻很少。而且,正如在大多數的企業創新推動者一樣,投資的重點是幫助啟動這些新項目並實現其第一階段的發展。但項目的後續就面臨著結構或資源缺乏的問題。一旦啟動了項目,這些項目很快就會被放棄,儘管真正的困難是從成長階段開始的。
這就是市民技術存在的悖論,即易於啟動,但難以擴大規模,或者很難提升項目的目標和實現商業模式的可持續性。運營這些項目的預算普遍不足,因此很難留住那些致力於項目的優秀人才,甚至是兼職人員和志願者。
目前在生態系統中,太多的項目並沒有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對於沒有實際前景的項目提供撥款只會加劇這種情況。
基礎設施分散
由於本地化的重要性和生態系統的不統一,市民科技創業公司別無選擇,只能利用城市的數字基礎設施進行複製而不是擴大規模。他們只能將模型和技術從一個城市嫁接到另一個城市,這個過程是非常艱難的。在文化和運營速度方面,城市顯得無能為力。如果他們現在能更好地理解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那麼他們就應該清楚目前的數據和流程並沒有達到標準化的程度。集成一個解決方案仍需要通過手工操作來完成。最重要的是,每個城市所能增加的價值少得可憐。
有人可能會說,普通創業公司走向B2B也是一樣,但不同之處在於,小企業帶來的價值雖然不大,但是發展快速且容易複製,而大企業雖然帶來了巨大的價值,但發展較慢且面臨的困難更多。在公共部門,你不得不面臨這兩個弊端:價值小,發展慢。
儘管如此,情況正在發生變化。許多城市推出了新的組織結構,並僱傭了新的人員來改變他們的文化,但仍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來實現數據和流程的標準化。
發展生態系統的三個建議
對於上述提到的項目、投資和基礎設施分散的問題,我建議:
1.企業和基金會:共同聯合,提供更多的資金
基金會和公司應該統一他們的資助計劃,將大量的小額資助和贊助轉化為大額的資助。這樣的資助適用於那些有潛力實現可持續發展,但又缺乏風險投資的創業公司。企業和基金會的聯盟還可能早企業的溝通和價值方面產生有益的影響,因為它在社會影響和創新之上增加了企業協作的觀念。
2.公共部門:推動初創企業標準化發展,實現快速複製
各國政府應推動創業公司和外部供應商進行合作。政府可以向城市分享項目啟動工具包、合同和協議模板,以簡化流程。同時還要推動實現數字化轉型,使IT基礎架構與新技術和語言保持一致,並將數據整合成可用的通用格式。
3.初創企業和組織:整合生態系統,擴大規模
目前,生態系統缺乏合適的領導者,該領導者既要能夠與任何市民科技公司進行合作,又要能夠共享他們的數據和網路以擴大規模。這對於自下而上的行業來說尤其適用,因為該行業仍然缺乏一個擁有大量用戶的開放平台。
公眾號背景
全球智慧城市聯盟是由TM Forum主辦的微信公眾號,該公眾號旨在報道全球智慧城市建設最新進展,分享全球智慧城市最佳實踐和案例,介紹全球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優秀案例,展示全球智慧城市城市風采。
全球智慧城市聯盟旨在引入TM Forum原創文章和全球智慧城市領域頂級文章,分享給全國智慧城市管理者、設計者和建設者。同時,我們也積極推廣來自中國的建設經驗並翻譯成英文,以電子周刊方式通過TM Forum官方渠道分享給全球讀者。
如何把這篇文章分享給好友??
如何能收到來自TMForum中國的最新資訊??
TAG:全球智慧城市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