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讓作物內外兼修-談硅和硼元素

讓作物內外兼修-談硅和硼元素

作者

男,1976生,台灣大學農學博士、博士後研究員。長年研究和經營高效肥料、微生物資材、有機農法等,目前為馬來西亞Greenfeed Agro公司大中華區技術和銷售總監。

世界農化網中文網報道: 近日刷屏的馬斯克,發射火箭上太空的載具里,多了一台跑車。來蹭點新聞熱度的是,沸石肥料在2006年,即已被美國太空總署(NASA)選作為人類在外太空間耕作的必要農資,送上太空參與作物生長的研究。不難想像其會雀屏中選的原因,以硅為主原料的沸石,在水分稀缺的外層空間環境,起到保水和保肥的緩釋作用。場景回到12年後的今天,土壤劣化、水資源奇缺,地球耕地也上演著一幕幕的土壤地力搶救大作戰。

沸石的多孔隙作為肥料暫存區,達到保肥保水的目的。而這類肥料釋放完畢後,還起著土壤調理的功能。當然,這一層面的邊際效益已相對的低,所以今天聚焦談談兩款給作物內外功兼修的元素-硅和硼

硅肥,在肥料界一直被冠以作物的第四大元素。在一些單子葉作物如水稻、玉米缺實不錯。一般在談論作物是否為喜硅植物時,會以其干物質中二氧化硅和氧化鈣的比值為指標。當比值大於1.5時可歸為喜硅作物,反之,小於1.0時可以歸納為不喜硅作物。然而,不喜硅並不代表不需要硅,從作物增產的角度而言,大量的田間表現都指向了給作物提供硅肥所帶來增產提效的功用。從硅肥的分類說起,常見也比較便宜的有以工業的爐渣廢料中取得,由於含量只有20-30%的二氧化硅,為達到田間效果,使用量往往較多,也造成推廣上的難度。另外常見的水溶性硅肥,以硅酸鈉、硅酸鉀為主,市場品目繁多,價格區間也高低不一,但使用起來更為方便,也收有一定的效果。而天然來源的火山硅,為火山區國家的資源,具有比較高含量的二氧化硅(最高可達98%以上),也就是常說的斜發沸石,已是公認最佳的天然分子篩材料。因此可以想像,如此優良的資材在治理環境時如何能不被人們所重視?一般提到硅肥的功效,最常見的就是它在葉片上的表現。眾所周知,鈣肥為細胞壁組成分,它在硅的作用下,使細胞壁形成一種硅化細壁,所以使用了硅肥的作物,葉片往往十分的厚實且表光油亮、莖稈粗壯細胞壁厚實使葉片的開展更完整,葉片光合作用的受光面大,對於蟲害叮咬的抵抗力更高。另外硅元素豐富的衛細胞,對於氣孔的開合調節更有度,可有效控制水分的蒸騰,抵禦高溫逆境。除這些外在的表現外,硅元素在土壤中可以改變根尖的氧化還原能力,因此改變重金屬在土壤中存在的形式,降低它們的溶解度。另外,和人體一樣,植物本身也會產生一類超氧化歧化酶(SOD),用來對抗自由基的攻擊,減緩老化的過程,硅元素在研究中也被確定可以提高這些酶的活性。在使用了含硅複合肥的各種作物當中,允許是葡萄、蘋果、柑橘、西瓜、甜瓜等等都得到實證,包括加快營養生長過轉化成繁殖生長的階段,增加葉片的光合效率和達到增產增收的效益。

談談硼肥。一個可歸納為讓作物提升內功的元素。硼肥的功用其實在1923年即已被發現,在作物的干物質占的比例只有萬分之2~3。雖然如此,它的作用堪比大量元素,缺硼的作物甚至可以讓產量達到顆粒無收的地步。硼作用一開始被發現,是從植物生理的層面來的。植物生長素吲哚乙酸是促進植物細胞生長的植物荷爾蒙,而吲哚乙酸氧化酶則是其抑制物。而硼元素具有抑制吲哚乙酸氧化酶的功能,因此間接的保護作物細胞正常的生長。在分生組織上,硼和硅一樣和鈣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鈣是分生組織的磚塊,硼就是其膠合劑,缺硼的典型癥狀,也常在分生組織看到壞死的情況。談到硼肥的功效,就不得不提它在生殖發育的效果了。常提到硼可以促進花粉管的增長,增加授粉的機率。實際上另一個層面是,硼除了有此功效之外,它是讓花粉粘著在柱頭上重要的關鍵元素,缺硼作物的柱頭不易被花粉所粘著,因此,授粉的情況不佳,就常會有所謂花而不實、果而不仁的情況發生。硼肥和鈣肥既合作,又競爭,在石灰質高或是土壤pH達到7以上時,極易出現缺硼的情況。因此,常使用石灰改良土壤,或土壤有機質差的情況下,缺硼易發生。大量元素氮和鉀使用過量,也存在對硼的吸收造成拮抗的作用。

合理施肥,土壤修復已是農業人這一世代的普世價值,琳琅滿目各類營養補充產品,它們為增產提效帶來的是如虎添翼,還是錦上添花,仍取決於作物元素的發揮的作用。所謂虛不受補,作物內外功修為根基不好,任何產品能提振的效果畢竟有限。善用含硅、硼肥複合肥,帶來提效增收的效益是近在眼前。

AgroPages世界農化網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農化網 的精彩文章:

2017全球生物農藥和生物防控行業年度回顧 外企大咖帶你看行情
美國11州聲明支持孟山都草甘膦安全性 利於公司業績增長

TAG:世界農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