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天新推薦:現代詩十首(注釋讀本)
編者按
浙江大學數學學院教授、詩人蔡天新主編了《現代詩110首》
(藍、紅、黃卷,三聯書店)
,被一些大中學校列為寫作課教材或必讀書,自2006年至今已發行近90000冊。他的理念是,如果不是歷代評家逐字逐句注釋,古典詩詞其實更不好懂。那現代詩為何不加註釋呢?他同時認為,現代人須閱讀現代詩,就像科學人須研究現代科學。這裡從新近增訂的《現代漢詩100首》(黃卷)
中遴選9首,其中第一首作於一個世紀前的1918年,另有一首李立楊的詩出自藍卷,由十位當代詩人注釋,插圖系蔡天新所攝。我們將贈送精裝版的5本給轉發或留言的朋友。
…………
沈尹默
三弦
中午時候,火一樣的太陽,沒法去遮攔,讓他直曬著長街上。
靜悄悄少人行路,只有悠悠風來,吹動路旁楊樹。①
誰家破大門裡,半院子綠茸茸細草,都浮著閃閃的金光。
旁邊有一段低低土牆,擋住了個彈三弦的人,卻不能隔斷那
三弦鼓盪的聲浪。②
門外坐著一個穿破衣裳的老年人,雙手抱著頭,他不聲不響。③
1918年
① 窒息沉悶的街景,惟有風來搖動這窒息。後文的三弦也似風來的地方。
② 強烈的畫面感。破大門,半院子草,土牆擋住的彈三弦的人。但琴聲越牆而過。
③ 雕塑般的沉沉一筆。詩句嘎然而止,似琴弦砰然而斷,而悲哀的餘音裊裊不絕。
?
?
?
旁白:
一、這是沈尹默最著名的一首詩。作者寥寥數語便描述出空無一人的街道和炎熱夏天午間的沉悶。
二、鏡頭隨著被風吹動的楊樹,漸漸搖向街道旁不知道主人是誰的一家破大門。大門雖破,卻泄露出半園子耀眼的綠意。
三、搖動的鏡頭被一堵低低的土牆擋住——至此,題目雖是三弦,但彈三弦的人始終沒有露面,人能聽到的僅僅是土牆那邊飄過來的三弦聲。一個穿破衣裳的老人突然被看見,抱著頭不聲不響地坐在一首詩的結尾。我們恍然:那凄涼的三弦彈得也就是這孤苦老人的一生罷了,世界卻如此空蕩寂寥,再沒有什麼人聽到了。
沈尹默
(1883-1971)
,原名君默,祖籍浙江吳興,出生於陝西興安。早年兩度遊學日本,歸國後先後執教於北京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曾為支持學生運動數次辭職。五四時參與編輯《新青年》,是中國新詩最早的實踐者之一,著有《秋明室雜詩》、《雅書叢話》等。亦是名重一時的書法家,民國初年有「南沈北於(右任)」之稱,蔣介石之母王夫人的墓志銘便出自其手,「文革」期間詩文手稿和墨跡被洗劫一空。其詩歌清雋秀朗,境界深遠,與其書法作品在風格上頗為相通。(藍藍 注)
穆旦
春
綠色的火焰在草上搖曳①,
他渴求著擁抱你,花朵。
反抗著土地,花朵伸出來,
當暖風吹來煩惱,或者歡樂②。
如果你是醒了,推開窗子,
看這滿園的慾望多麼美麗。
藍天下,為永遠的謎迷惑著的
是我們二十歲的緊閉的肉體③,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鳥的歌④,
你們被點燃,卻無處歸依。
呵,光,影,聲,色,都已經赤裸,
痛苦著,等待伸入新的組合⑤。
??向上滑動瀏覽更多注釋
①這裡使用了隱喻,把草的綠色比喻成火焰,非常生動形象。
② 暖風吹來的是「煩惱」或「快樂」,因為春天帶來了慾望。「煩惱」和「快樂」分別的是慾望的兩種方式。當慾望無法實現,就會使人煩惱;而當慾望得到了滿足,自然就是快樂了。值得注意的是,在詩人的筆下,「慾望」並不帶有貶意,而是在春天的一種自然健康的萌動。這種慾望是生的衝動,是對美的渴求。
③ 緊閉的肉體」帶給人一種緊張感,「緊閉」有帶「封閉」和「禁制」的意思,「緊閉」與「肉體」放在一起,明顯帶有慾望被壓制的含意,這既是行為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與冬天的植物狀態較為接近。而「我們二十歲的緊閉的肉體」被「永遠的迷惑著的」來修飾,表現出我們一方面受到禁閉,另一方面卻因渴望而迷惑。
④ 這句話理解起來有些困難:鳥兒在天空中飛翔,自由自在,它的歌為什麼要用「泥土做成」呢?我們知道,鳥兒是歌唱者,就像詩人和歌手一樣。儘管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運用自己的想像力,就像在天空中自由飛翔一樣,但他們的作品最終來自現實生活,即來自大地和泥土。
⑤ 指事物結構的重新安排。有時,決定事物性質的不是事物的質地和材料,而是事物的結構。「新的組合」是一個帶點科學意味的片語,被詩人移用來形容古老的春天,恰到好處。「伸入」是一個動詞結構,與「新的組合」組合成句子,更為生動。「等待」表明這一切正有待於實現,春天帶來了覺醒和希望,而希望的實現仍然要有一個過程。
?
?
?
旁白:
一、草和野火對中國人來說,是最為習見的關於春天的意象了。唐代詩人白居易在他的成名作中就這樣寫:「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裡寫的是春天的草。在他把這首詩拿給一位前輩詩人看時,前輩詩人的態度發生了驚人的轉變。在讀這首詩前,他曾風雅地拿白居易的名字開玩笑:京城的米價剛剛上漲,居住不易啊。但讀了這首詩後,他又對年輕的詩人說:能寫出這樣的作品,住在京城也並非難事!在一千多年後的另一位年輕的詩人筆下,火焰和草合併成為一個意象。「綠色」與「火焰」聯繫在一起,恰到好處地表現出春天的熱烈和勃勃生機。
二、在詩人的筆下,無生命的一切變得有了生命。春天渴求著擁抱花朵,花朵從大地中伸出。「反抗著土地」,是指花朵不甘心藏在土地下面,它想向世界展示著它的美麗。這是一種生命活力的張揚。
三、詩人並不滿足於描寫自然界,而把筆觸轉到了「人」的身上,這也是全詩的重心所在。這裡的人是青年,是「我們二十歲的緊閉的肉體」。這首詩由自然界的春天寫起,由物及人,主題是覺醒和等待。對春天的抒寫與對希望的期待順理成章地聯繫起來了。這是一篇春天的宣言,代表著年輕人對一個新世界的期望和憧憬。
穆旦
(1918-1977
)
,原名查良錚,祖籍浙江寧海,出生在天津。17歲進入清華外文系,次年轉到了昆明西南聯大,受到英國詩人和批評家燕卜蓀的影響,接觸到了現代詩。1949年,穆旦到美國留學,三年後返回中國,在南開任教,但因為所謂的歷史問題,他一直受到政治上的迫害。在這期間,他翻譯了大量歐美詩歌,他的譯詩在某種程度來說對年輕一代的詩人影響更大。穆旦是現代詩歌史上傑出的詩人,他承上啟下,使中國新詩基本完成了由浪漫主義到現代主義的轉化。可惜在創造力日趨旺盛的時候,他的寫作由於歷史原因中斷了。(張曙光 注)
曾卓
我遙望①
當我年輕的時候,
在生活的海洋中,偶爾抬頭
遙望六十歲,像遙望
一個遠在異國的港口②
經歷了狂風暴雨,驚濤駭浪
而今我到達了,
有時回頭遙望我年輕的時候,
像遙望迷失在煙霧中的故鄉
1981年
① 寫作這首詩時詩人年近六十歲了。
② 這個比喻把時間空間化了,即把時間變成了可以眺望的具體地點和意象。
?
?
?
旁白:
一,「過來人」的詩往往帶有一種滄桑感。曾卓的這首詩就以高度的藝術概括力從漫長人生中提取了兩種不同的「遙望」,一是年輕時對未來的想像,一是抵達到暴風雨後的港口時對過去的回望和辨認,從而以一首短詩就包容了一個人的一生。尤其是後一個「遙望」給全詩帶來了無盡的重量,在那一瞬,「遙望」被改變了方向,漫長而充滿艱險的一生變得清晰,年輕時代的那個自己又出現在視野里,歷歷在目而又遙不可及……
二,曾卓的詩樸素而又感人,並富有藝術功力,如第二節的「經歷了狂風暴雨,驚濤駭浪/而今我到達了,/有時回頭……」語言上不加任何雕飾,讀起來卻有一波三折、驚心動魄之感。詩中的每個字詞和比喻都帶著詩人的體溫和情感,正如詩人牛漢所說「他(曾卓)的詩即使是遍體鱗傷,也給人帶來溫暖和美感」。
曾卓
(1922-2002)
,祖籍湖北黃陂,生於武漢,抗戰期間輾轉重慶、上海等地,出版有詩集《門》,為「七月詩派」有影響的詩人之一。1955年起,被劃為「胡風集團」分子,遭受到長期的磨難,復出後有多部詩集和隨筆集問世。曾卓上中學時即愛好文學,「生活像一隻小船,/航行在漫長的黑河。/沒有漿也沒有舵,/命運貼著大的漩渦」,這首寫於14歲的小詩,成了詩人大半生的寫照。然而,詩人一直保持著對詩的信念。他在人生最困難的日子裡寫下的《懸崖邊的樹》(1970)
,在文革結束後感動了無數人的心靈。(王家新 注)
鄭愁予
錯誤
我打江南走過①
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②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③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④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① 口語化的「打」字,既隨意,又親切。如果用「從」,則會流於平淡,疏遠。
② 這一行以「風」和「柳絮」來暗喻欲動未動的心理狀態,並且字字珠璣,盡顯漢語語法精簡而含蓄的魅力。如果譯成西文,必定要加上連接虛詞「如果……,就……」,就會顯得啰嗦。下面的「跫音不響」一行也是。
③ 「向晚」放在句末,給出一種意猶未盡。如按通常的句法寫,「恰若向晚的青石街道」,則意蘊盡失。
④ 此句是漢語現代詩少見的名句之一,「美麗的錯誤」也可能已經成為漢語中用得最多的矛盾修辭語彙。
?
?
?
旁白:
一 和許多傳誦千古的詩作一樣,《錯誤》一詩的魅力來自某種捉摸不透的氣氛。它一方面總結道,美麗並不永遠是美好的;另一方面卻又告訴我們,失落卻往往包含了內心的甜蜜。
二 「錯誤」所指究竟為何?注家歷來有不同說法,有說是少婦(「你」)對歸人的誤認,更多的說是指浪子(「我」)對「你」的拋離。但不管是期待與現實之間的錯迕,還是後悔未能把握的過去,「錯誤」所蘊含的多義性是這首詩引人入勝的奧秘。
三 從某種意義上說,「歸人」感總是暫時的,「過客」感卻是永恆的。難道我們不是永遠處在一個接一個的事件與過程中,同時體驗著美麗和錯誤,而無法回到最原初的寧靜中去嗎?
鄭愁予
(1933-)
,原名鄭文韜,祖籍河北,出生於山東濟南。幼時隨軍人的父親走遍大江南北。1949年自費印刷了第一本詩集《草鞋與筏子》,同年隨家人赴台灣。1963年,他成為現代詩社的中堅,1968年赴美留學,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之後任教於耶魯大學,併入美國籍。現居美國紐黑文,亦擔任香港大學和台灣東華大學特聘教授。出版的詩集有《夢土上》、《衣缽》、《窗外的女奴》、《鄭愁於詩集》、《刺繡的歌謠》等。作為現代派的一員,他卻以對中國傳統精神和藝術品味的繼承,在台灣詩壇被稱為「中國的中國詩人」。(楊小濱 注)
昌耀
明月情緒
明月。
崑崙。
空朗萬里無雲。①
晴比昨夜
更多遼闊。
篝火
在天邊。
蒼茫中是誰
追逐馬群,
鐵蹄
一陣陣兒
如冰雹
叩打石板去也,
令我記起戰爭
年月。②
閑逸
莫不意味著偷安?
恬然潛在著
幽憤。
月下情緒
最難煎熬。③
明月明月
莫如明月速去,
而你通紅的早晨
就也來臨。④
1967年12月
①三行三個意象並置、轉切、疊加,用辭簡勁,語似截鐵。以後全篇也多如此。
②「記起戰爭」四字點明抒情者的戰士胸懷,寫出時代環境和特色,跟明月夜的和平靜謐構成對比,造就頗具張力的反差,引發下面的感慨。
③因為月夜提供了跟當時時代精神不合拍的「閑逸」和「恬然」嗎?
④當時被倡導的革命浪漫主義,在詩的最後四行里可以回味。
?
?
?
旁白:
一、這首詩的排列形成警策、短促到有點兒窘急的拍子和節奏,頓挫感凝練詩思,帶來氣韻的蒼茫和豪放。
二、昌耀慣以西部、特別是青藏高原作為抒寫對象,來完成其一生的詩歌塑造。一些頗具西部生活特徵的詞語,成為獨具昌耀詩歌特徵的修辭;而一種獨具昌耀詩歌程式的言說,將西部生活的峻厲嚴酷,展現為一個人內心生活的深摯、沉鬱和壯美。這首詩對 「明月情緒」的抒發,也大概如此。
昌耀
(1936-2000)
,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長期生活在青海。參加過朝鮮戰爭並負傷致殘,其第一首詩即寫於戰場上。回國後響應政府號召前往西部,在那裡因詩獲罪,淪為囚徒。後雖平反,其困苦的生存境況卻沒多少改變。昌耀的出現和詩風的成形,遠在文革之前,但他的被發現、引人關注,以及對當代詩歌構成影響,卻要晚至1980年代。處女集《昌耀抒情詩集》出版時,他已年屆五十。以後又有《命運之書》、《昌耀的詩》等詩集面世。2000年3月23日,昌耀因骨癌晚期不勝其痛,跳出三樓病房自殺。(陳東東 注)
北島
宣告①
也許最後的時刻到了
我沒有留下遺囑
只留下筆,給我的母親
我並不是英雄
在沒有英雄的年代裡,
我只想做一個人。
寧靜的地平線
分開了生者和死者的行列
我只能選擇天空
決不跪在地上
以顯出劊子手們的高大
好阻擋自由的風②
從星星的彈空里
將流出血紅的黎明③
① 借用了一位烈士的口吻,取得了極好的效果。這樣的寫法相當奇特,當然也十分有效。看得出來,裡面隱藏著多個層次。
② 這句詩顯得有些多餘,但從節奏上看,又是必需的。
③ 從星星到彈空,距離十分遙遠。可以這樣說,喻體越遙遠,本體越出彩。
?
?
?
旁白:
一、選擇了一個特定的時刻、特定的地點作為這首的場景,英雄主義的氣概立即顯露無遺。
二、正因為作者全身心的投入,使得這首詩幾乎沒有廢話,並在多處地方構成了詩眼,如「我並不是英雄在沒有英雄的年代裡,我只想做一個人」、「我只能選擇天空決不跪在地上」、「從星星的彈空里將流出血紅的黎明」。特別是「在沒有英雄的年代裡」一句,可視為對當時時局的判斷。這些都令人回味無窮。
三、這首詩的品格之高,如今已經少見,所以值得再三品味。
北島
(1949-)
,原名趙振開,祖籍浙江湖州,出生於北京。20歲開始當了11年的混凝土工和鐵匠,1978年同芒克創辦民間詩刊《今天》,影響深遠。1989年以來,先後在歐美多個國家居住,直至加入美國籍,併入選美國藝術和科學學院院士,2009年創辦香港國際詩歌之夜。北島是中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詩人,早期詩歌反映了從迷惘到覺醒的一代人心聲,詩風冷凝,善用隱喻和悖論式警句。近期詩作變化多端,似將激情藏得更深。他的散文作品表現出了深厚的文字功力和批評才能,也引發了不同的聲音。2016年,三聯書店推出《北島集》(九卷)
,他編選的《給孩子的詩》也風靡一時。(余剛 注)
于堅
在漫長的旅途中
在漫長的旅途中
我常常看見燈光
在山崗或荒野出現
有時它們一閃而過
有時老跟著我們
像一雙含情脈脈的眼睛
穿過樹林跳過水塘
驀然間 又出現在山崗那邊
這些黃的小星
使黑夜的大地
顯得溫暖而親切
我真想叫車子停下
朝著它們奔去
我相信任何一盞燈光
都會改變我的命運①
此後我的人生
就是另外一種風景
但我只是望著這些燈光
望著它們在黑暗的大地上
一閃而過 一閃而過
沉默不語 我們的汽車飛馳
黑洞洞的車廂中
有人在我身旁熟睡
1986年10月
① 任何一盞燈光都包含無限的可能性。譬如那裡可能有一位寂寞而溫柔的女人,說不定我就愛上她了,從此定居下來,或帶她去天涯海角,且坐長途汽車。
?
?
?
旁白:
一、任何曾乘坐長途汽車在黑夜的大地上賓士的讀者,都會覺得這首詩寫得真實而動人,因為詩中所述幾乎是任何人都會有的經驗和感覺。這經驗、這感覺就是詩,即是說,任何沉浸於這經驗這感覺的人,此刻都是詩人了。只不過我們所稱的詩人例如于堅,擁有把這經驗和感覺轉化為文字的出色的轉碼器。
二、「有時老跟著我們,像一雙含情脈脈的眼睛,穿過樹林跳過水塘」這是指詩人凝視燈光,也就是說,含情脈脈的其實是詩人的眼睛;同樣地,是汽車在飛馳,給望出窗外、凝視燈光的詩人造成了穿過樹林跳過水塘的感覺。
三、最後一行回到現實,我身邊的人正在熟睡。這一筆使整首詩顯得更真實,因為我們看累了、幻想累了,總要收回目光,瞧一瞧身邊的乘客。
于堅
(1954-)
,生於昆明。16歲進工廠做工,26歲考入雲南大學中文系,畢業後一直在故鄉做一家小雜誌的編輯,現任教於雲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曾獲魯迅文學獎、華語傳媒文學詩人獎等。大學期間他與韓東等人創辦《他們》,包括《尚義街六號》在內的許多早期作品都發表在這個刊物。後來他逐漸以更獨立的姿態示人,並提出自己的詩學主張,如「拒絕隱喻」。除寫詩外,也寫隨筆、劇本,著有五卷本的《于堅集》。這是詩人的一段自述:「我表達的是基本的東西,而很多人寫的東西都是突發奇想,都是脫離日常經驗的東西。我的經驗是普遍性的,我寫的是鹽巴。」他還自稱,由於聽覺不好,所以較重視用眼睛觀察事物。(黃燦然 注)
顧城
喪歌
敲著小鑼迎接墳墓
吹著口笛迎接墳墓①
墳墓來了②
墳墓的小隊伍③
戴花的
一小隊墳墓④
①兩種樂器的演奏方式,都是為了同一目的。
②藉助視覺誤差隱喻死亡的主動性。
③暗喻墳墓情狀,也有雙關之義,送葬隊伍本身也是未來的墳墓。
④重複,以強化兩支隊伍(墳墓的隊伍和送葬的隊伍)或兩隊墳墓(現實的墳墓和未來的墳墓)。
?
?
?
旁白:
一、描寫死亡之無可逃避性,即英文之中的「必死性」。因為有限性,所以生命才具備些微的意義。
二、篇幅儘管短小,但卻異常深刻。
三、死亡是必然或宿命,所以人類必須坦然面對死亡,熱愛生命。聯想作者終局,其死也悲乎,更是一種莊重的警醒。
顧城
(1956-1993)
,生於北京。12歲輟學放豬,開始寫作。1973年開始學畫,次年回京在街道學做木工。1977年重新開始寫作,並成為《今天》雜誌主要同仁。1980年初單位解體,失去工作,從此過漂游生活。1987年出訪歐美進行文化交流,1988年赴紐西蘭,受聘奧克蘭大學亞語系,後辭職隱居激流島。1992年獲德國DAAD創作年金,在德國寫作。1993年在紐西蘭激流島殺妻之後,自殺身亡。著有詩集《舒婷、顧城抒情詩選》、《黑眼睛》、《北島、顧城詩選》等。去世後,由其父顧工編輯出版《顧城詩全編》。早期詩作多以孩子視角出現,詩風清澈而純真,後期詩歌較為晦澀。(桑克 注)
朱朱
小鎮的薩克斯
雨中的男人,有一圈細密的茸毛,
他們行走時像褐色的樹,那麼稀疏。
整條街道像粗大的薩克斯管伸過。①
有一道光線沿著起伏的屋頂鋪展,
雨絲落向孩子和狗。
樹葉和牆壁上的燈無聲地點燃。②
我走進平原上的小鎮,
沿著樓梯,走上房屋,窗口放著一籃栗子。
我走到人的唇與薩克斯相觸的門。③
① 行走時的男人像樹一樣稀疏,這個比喻富有動感、孤獨感,甚至有一種憂鬱的氛圍。街道像粗大的薩克斯管,既從視覺效果上很形象,又將音樂的元素引入雨中小鎮的情境里。
② 這句中的「燈」可能是樹葉和牆壁上雨水的反光,也可能指樹葉間、牆壁上的街燈。
③ 「人的唇與薩克斯相觸的門」,從字面的修辭關聯上看,是指薩克斯管般的街道的盡頭就是我要去的人家,而此句作為全詩的結尾一句,則又彷彿一首浪漫、迷人的薩克斯風樂曲即將開始奏響。
?
?
?
旁白:
一、這首短詩繪出了一種神奇的南方情境,也是我多麼熟悉的故鄉情境啊。雨天、小鎮彎彎的街道,褐色的風景,密集的雨絲在屋頂上鋪開,街燈,在這樣的場景當中,無論是行人,還是在窗內觀望的人,都會被急雨的聲響,迷離的道路、雨線的光芒以及潮濕冰涼的水氣所浸染,有一種沉迷其間的感覺。這種感覺就彷彿薩克斯風帶給人的。
二、一個「薩克斯」的意象就將小鎮刻畫得聲色並茂。如果我說詩人對小鎮的描繪就如一幅水墨畫,也許缺少了點動感;而如果說想像薩克斯風的樂音應和著雨天小鎮的情調,那似乎顯得單薄。而由詞語構成的詩,既能喚起畫面的想像,也可以勾出腦海里音樂的旋律,一句話,詩可以是畫與樂的建築。
朱朱
(1969-)
,生於江蘇揚州,少年時偶然讀到捷克詩人塞弗爾特的一首小詩,遂開始寫作。1987年考入上海華東政法學院,畢業後長住南京,從事過公務員、教師、律師、編輯,現在京城以策展謀生。著有詩集《枯草上的鹽》、《皮箱》、《青煙》(法文),散文集《暈眩》、《空城記》,批評集《一幅畫的誕生》、《灰色的狂歡節》等。朱朱以其天才的獨創性成為1990年代以來的代表詩人,如同蔡天新在「安高詩歌獎」頒獎辭中所寫,「朱朱對當代漢語詩歌所作的主要貢獻在於,在他的作品裡,詩歌的形象既不是為了發泄內心的壓抑,也不是為了批評的需要營造的虛擬,而是作為語言的一種發現存在。」(周瓚注)
李立楊
我請我媽媽唱歌
她開始唱, 我的外婆也跟著唱。
母女倆唱著, 像一對年輕的姐妹。
倘若我父親還活著, 他會拉響①
他的手風琴, 搖擺著像一隻船。
我從沒有去過北京, 或者頤和園, ②
沒有站在那艘巨大的石舫上觀看
那在昆明湖上下起的雨, 野餐的人
跑得遠遠的, 離開那草地。
我愛聽那雨的聲音;
水蓮的葉子如何被雨滴注滿直到
它們翻過身, 把水排入湖中,
然後又搖晃著回來, 注入更多的水。③
兩個女人開始啜泣, ④
但都沒有停止歌唱。
① 詩人的父親原來是印尼總統的醫學顧問, 後成為一名政治犯, 最終在賓夕法尼亞的一個小鎮上擔任基督教長老會牧師, 晚年雙目失明, 悄無聲息地死去。
② 詩人的母親來自顯赫的家族。可以想見,當年他們家庭成員常去頤和園和昆明湖遊玩。
③ 詩人只會說中文而不能寫讀,但這一節的文字里卻流露出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源自血脈的記憶。
④ 故事到此突然出現轉折,引起讀者的深思和猜測。
?
?
?
旁白:
一 父親一生的遭遇對李立楊的詩歌起了決定性的影響, 父親的形象常常如神話人物一般出現在他的詩歌里。這首詩是一個例外。
二 詩如其人。李立楊的詩歌體現出一種對平凡事物和語言的摯愛,他本人也有著不同尋常的謙恭和精細的洞察力。
李立楊
(Li-young Lee,1957-)
,華裔美國詩人。出生於雅加達,雙親均為華人,兩歲和家人一起離開印尼,先後輾轉於香港、澳門和日本等地,五年後抵達美國並加入美國籍。他的母親是袁世凱的孫女,兄弟四人三個是畫家。曾獲得德爾莫爾·施瓦茲詩歌獎,一度定居芝加哥,如今住在賓夕法尼亞鄉村。獨特的家庭背景、寫作風格和題材,以及詩藝上的創新, 讓他的寫作被許多人看好,羅布特·布萊曾在譯者面前稱讚他是美國50年代出生的最為出色的詩人。自傳《帶翅膀的種子》已譯成中文出版。(蔡天新 譯註)
製版編輯: 許逸
|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點擊查看相關文章
點滴專欄
|我所旁觀的撤稿|北大建農學院|天問專欄
學術不端
|克隆猴|轉基因大米|李紅良
|安金鵬
健康飲食
|丘成桐
|傑夫·霍爾
|基因治療|
Physics WorldNSR專欄
|
繆斯夫人|中國物理2017
|
紀念張
純如|
林徽因與林瓔知識分子
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
The-Intellectual
投稿:
zizaifenxiang@163.com
長按二維碼,關注知識分子
▼▼▼
點擊「閱讀原文」,直達知識分子書店!
※黑洞質量之謎的七塊拼圖 | 天問專欄
※王家槐:在北大研究神經生長趣事
TAG:知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