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老外的年夜飯:活蛆乳酪配活吃章魚
在吃這件事上
人類從來沒能統一過
永遠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但今天探長要說的這幾道菜
不知道你有沒有勇氣列入年夜飯
活蛆乳酪
圖源:giphy
義大利人沒了乳酪不能活,而在撒丁島上有一種乳酪的製作過程非常特殊。這種叫Casu marzu的羊乳酪製作中跳過了一般的發酵過程,而是讓蒼蠅落在其表面產卵,然後孵化出一堆蠕動的蛆蟲。蛆蟲就以乳酪為食分解其中的乳脂,同時促進乳酪發酵,釋放出具有刺激性的味道並且讓乳酪變得柔軟。
圖源:giphy
這些生活在羊乳酪里的活蛆是乳白色、半透明的蠕蟲,長約8毫米。經過它們的「幫助」乳酪會變得非常細膩,並滲出一些汁液。可別小看了這些蟲子,它們受驚時可以跳起15厘米高!當地人吃乳酪的時候連蟲都不去掉,直接一口吞。至於味道么……
圖源:giphy
腐爛臭頭
圖源:wiki
安徽的臭鮭魚其實不算啥,這種五彩的魚頭名叫stinkheads,中文翻譯過來就叫臭頭。它是西伯利亞地區的獵人族群——尤皮克人的維生素來源,因為該地區太冷幾乎沒有水果蔬菜。當地人把國王魚的魚頭砍下來,埋入地下進行發酵,以此獲得維生素。
圖源:wiki
在製作完成出土的時候,它就呈現出不像食物的色澤,並散發著一股奇怪的味道(請自動腦補)。最重要的是,在發酵過程中如果稍有差池,這玩意兒就不是食物,直接變成毒藥了。畢竟腐敗物質處理不好隨時會致命,比我們的臭豆腐和臭鮭魚高危多了。其實冰島也有一種叫Hákarl的臭鯊魚,也是用腐敗的方式讓鯊魚肉能保存更久,據說味道類似氨水。
火腿?不,這是冰島的Hákarl臭鯊魚
圖源:WorldAtlas
生化武器腌鮭
圖源:wiki
很多人聽說過鯡魚罐頭的八卦,但跟這個Lutefisk挪威腌鮭魚比,鯡魚就是小清新。這種挪威傳統食物是用風乾的鮭魚泡在鹼液里製成的,而這種鹼液也能用於烤箱清潔劑和管道疏通液。( ̄ ̄;)
製作地道腌鮭魚的訣竅就在於掌握好鮭魚在鹼液中浸泡的時間,否則魚的脂肪就會變成肥皂。當魚肉變成粘滯的膠凍狀時就算大功告成了。
圖源:新華網
經過在鹼液中長時間的泡製,魚肉被也帶上了一定的腐蝕性,據說有時這種食物可以可以溶解銀餐具。雖然跟前面的活蛆乳酪相比這種腐蝕性魚肉算是相當「衛生」了,但它的氣味大概是臭豆腐的N次方。曾有吃過的人這樣形容:這東西吃起來就像是在魚池裡泡過好幾天的抹布,這一粒一粒的是幹了的膠水嗎?所以探長一直有個疑問,為啥老外要嫌棄皮蛋呢?
皮蛋這麼可愛,你們幹嘛這樣對它
圖源:giphy
活吃章魚哥
圖源:giphy
這是隔壁宇宙最強韓國人的最愛,最近幾年也有國內的韓國餐廳有賣活章魚火鍋,但你知道你吃的時候在面對神馬?章魚是這個星球上最有靈性的動物之一,它擁有和我們完全不同的大腦和神經系統。它們的觸手即使在被剁掉的情況下,也能進行定向獨立運動。
圖源:giphy
章魚被切分之後並沒有死,它們的腿仍然有很強的活力。這是一種能夠把人噎著的食物。觸手上的吸盤粘在喉嚨是比較常見的事情。在韓國,每年平均會有六個因為吃活章魚而被觸手粘住引起窒息死亡的案例。每年甚至還會有幾個觸手從口腔鑽入鼻腔的案例。誰說戰鬥的民族最生猛了,思密達們在吃上才最戰鬥。
墳墓魚配睾丸果
其實不僅是這些奇葩食物品格清奇,我們日常吃的很多美味的歷史也不可描述。比如煙熏三文魚和牛油果,都是高大上食材了吧?
圖源:pixabay
牛油果avocado的本名其實叫做睾丸果,它最早是西班牙人從墨西哥找到的,在墨西哥的納瓦特爾語中叫做ahuácatl,就是「睾丸」或「陰囊」,原因當然來自它的外形啦,而到了西班牙語里直接音譯成了avocado(「倡導」的意思)。
圖源:pixabay
煙熏三文魚其實是從墳墓里爬出來的。它的英文名叫gravlax,也就是瑞典語里的「墳墓」(grav)和「三文魚」(lax)的組合。在那裡,最早的傳統的製作方法就是把用鹽腌的三文魚埋到墳墓里,用樺樹皮和石頭蓋上,發酵一星期製成的。
吃蟲子得永生
這些非常規食物,也許是人類未來
圖源:新華網
別說這些恐怖的食物只是各國人的怪癖,畢竟地球上的資源有限,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正在研究,當未來海洋與陸地上的食物開始枯竭時,人類能依靠什麼東西活下去(貝爺的蛋白質唄)。蘭瓦赫寧根大學的教授Arnold van Huis認為,答案是蟲子。
拋鍋,做蟲子蛋餅
圖源:新華網
蟲子富含蛋白質,而且飼養成本、消耗的水資源都遠低於畜牧業。荷蘭廚師Henk van Gurp已經創造了幾道以蟲子為主料的料理,包括黃粉蟲蛋餅以及水牛蠕蟲巧克力果。
蟲子紙杯蛋糕,來一個?
圖源:新華網
所以,為了拯救雨林,也為了改善你的飲食質量,增進你的健康狀況,同時還能減少全球碳排放,削減你的食物預算的最佳辦法,也許就是吃蟲子。各位環保健身達人,看到明燈了嗎?
就快過年了
投票並留言告訴探長
這麼多「珍饈」裡面
你打算把哪樣放進年夜飯菜單?
沒看夠?點擊這裡探索更多
TAG:Discove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