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盛頓郵報》告訴你,美國人怎麼捍衛他們的新聞自由!

《華盛頓郵報》告訴你,美國人怎麼捍衛他們的新聞自由!

【版權申明:本文為@影吹斯汀 獨家原創稿,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襲or轉載,違者必究!】

本來每逢周末,都是新片最扎堆爆發的時候,可本周,一部能看的院線片也沒有!

既然如此,就說說叔剛看完的頒獎季系列吧——資源新鮮出爐的《華盛頓郵報》。奧斯卡最佳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奧斯卡影后梅麗爾·斯特里普、奧斯卡影帝湯姆·漢克斯主演,好萊塢豪華套餐組合!

目測國內引進的概率不高,因為電影是借真實的「美國大樓泄密事件」,討論了媒體的職責、擔當和意義,以及政府是否有許可權制新聞的自由。

這個時候拋出這樣的議題,對美國,自然是有針對性的。

川普就任美國總統以來,多次與媒體爭鋒相對,一言不合就怒懟。而媒體,也不太待見這位總統、大篇大篇的負面報道絡繹不絕。在雙方的相互指責中,公眾對媒體的信任度下降,人們不知道應不應該相信媒體,或者應該相信哪些媒體。

所以,當斯皮爾伯格在2017年年初拿到《華盛頓郵報》的劇本後,就立馬放下手中的項目,延後了自己下一部作品《埃德加多·摩爾塔拉的綁架》的前期製作以及《頭號玩家》的後期製作,立即籌備起《華盛頓郵報》來。

《華盛頓郵報》2017年3月確定陣容、5月開拍,12月在美國上映,今年1月正式登陸北美院線,並在最後趕上了頒獎季,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女主的提名。

影片中所呈現出來的問題和矛盾,曾經的美國有,現在的美國也有。

那我們呢?

和剛曝出紅黃藍事件時上映的《嘉年華》一樣,這類片子既飽含作者的人文關懷與理想,又直戳現實痛處。

2015年,以媒體扳倒黑暗教會的《聚焦》獲得8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時隔兩年,再次聚焦媒體力量與責任擔當的《華盛頓郵報》對抗起了更強大的「勢力」。

電影講述的是70年代撼動美國社會的「五角大樓文件泄密事件」: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里,一份關於越戰的機密文件遭到泄露,這份文件詳細記錄了二戰後美國在海外的政府活動,以及總統和高級官員對越戰悲觀清醒的認知。接著,這份文件被新聞媒體曝出,戳穿了白宮多年來對民眾的謊言。

「五角大樓文件」事件標誌著尼克松領導的聯邦政府名譽掃地,隨後爆發的「水門事件」則直接導致尼克松政府倒台。

而這兩件事情,都是《華盛頓郵報》最先報道出來的。

「五角大樓文件事件」,也讓《華盛頓郵報》這份當時盈利微薄、知名度和份量也有限的「地方報紙」,一夜成名。

1971年的美國,深陷越南戰爭的泥沼,年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戰局絲毫沒有扭轉的態勢。

民眾對這場耗時已久的戰事十分反感厭惡,各大城市都相繼爆發過反戰遊行示威。

馬修·瑞斯飾演的丹尼爾·艾爾斯伯格本是支持這場戰事的,但當他以國防部長助理的身份實地前往越南考察回來之後,才發現一切都不是那麼回事兒。

早在1965年,國防部長就知道美國贏不了越南戰爭,幾任總統也都知道戰事的結果,然而,總統們都選擇了欺騙國會和百姓,因為,他們都不想讓美國戰敗的恥辱,記在自己執政的這屆政府上。

所謂「抵禦共產主義」、「打倒胡志明」、幫助越南等口號,都只是借口。

為總統們的「面子」和「業績」買單的,是美國士兵年輕的生命,以及全國人民的稅收。

於是,艾爾斯伯格本利用職務之便,向《紐約時報》泄露了這份關於越戰的國家機密文件。

1971年6月13日,《紐約時報》發布了《越南檔案:五角大樓的研究追溯,30年來美國如何越陷越深》的新聞。

這份報告,只是幾千頁機密文件中極小的一部分,第二天,《紐約時報》進一步曝光了機密文件,全國上下頓時掀起了軒然大波,抗議之聲不絕於耳,到處都是反政府的遊行示威。

於是,聯邦法院做了一個震驚新聞界的決定:《紐約時報》被禁止繼續刊登機密文件,並且被停刊整改一個星期。

這是美國歷史上政府首次公開禁止報紙的出版,新聞人都驚駭無比!

《紐約時報》倒下後沒多久,《華盛頓郵報》就通過各種渠道,搞到了還沒有被曝光的機密文件。

但,拿到機密後,曝,還不是曝,是個問題!

曝光它,《紐約時報》的例子就在眼前,《華盛頓郵報》將會面臨著停業倒閉、被政府起訴、核心成員會面臨著以「泄密罪」被捕的風險。不僅如此,剛剛帶領《華盛頓郵報》上市的女掌門人凱瑟琳-格拉厄姆(梅麗爾-斯特里普 飾)還要面對投資人撤資的巨大壓力。

GIF

但《華盛頓郵報》的總編輯本-布拉德利(湯姆·漢克斯 飾演)卻堅持認為,報道事實,才是《華盛頓郵報》存在的意義和證明,「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由政府決定我們該發表什麼的世界,我們的《華盛頓郵報》已經不復存在了」。

面對「要是我們不刊登這些事實會怎樣」的問題,總編輯本-布拉德利堅定地說:「那我們就輸了,這個國家就輸了!」並且,我們會因為我們的害怕,不斷地輸下去!」「要捍衛出版的唯一途徑,就是出版本身!」

湯姆-漢克斯把這個雷厲風行的報社總編輯刻畫成了堅定不移的「新聞理想化身」。影片中,他也是唯一一個從頭到尾都強勢堅決,堅持站在新聞和事實正義一方的人。

然而其他人就沒那麼利索了。雖然理想閃爍著自由主義的光芒,但身處事件漩渦中的他們,都是有自己生活的普通人。有顧慮,有猶疑,有掙扎,有取捨。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與誰為敵。

翻回歷史,結果我們也都知道了:1971年6月18日的清晨,《華盛頓郵報》以「五角大樓文件披露美國在1954年企圖推遲越南選舉」的通欄為標題,刊登了相關文件的報道。

GIF

不久,美國其他幾家報紙也陸續跟進,在頭版頭條發布五角大樓文件。

最後,聯邦政府將《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一起以「泄露國家秘密」罪告上法庭。就當所有人做好了捲鋪蓋走人以及蹲大牢的準備時,法院傳來了好消息。

1971年6月30日,美國最高法院以6:3的投票裁定政府禁止報社刊登文件的禁令無效。《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可以繼續刊登五角大樓文件。

1971年7月1日,《華盛頓郵報》刊登「法庭以6:3捍衛報業」的文章。這一事件之後,《華盛頓郵報》從地方性報紙一躍成為具有全國、乃至國際影響力的大報。

在《華盛頓郵報》的北美點映現場,比結局更讓美國媒體們激動的是影片結尾電話里的這段話:「建國之父給予媒體自由所必要的保護制度,是為了讓媒體在我們的民主政體中發揮重要作用。媒體應該為被統治者服務,而不是統治者。」

看到這些讓人激動不已的台詞,有人又重燃了新聞理想的狂熱,有人內心隱隱發酸。

一方面,這部影片當然是在給當今的新聞從業者加油打氣,看,如今江河日下的紙媒,曾經那麼輝煌耀眼,撼動山河。

另一方面,電影也給了現實一個巴掌,曾經的記者編輯,用生命和前途捍衛行業的尊嚴,如今卻在一篇篇10萬+面前屈膝膜拜,新聞事實少了,評論的姿態多了,因為做情緒的煽動者,遠比做一篇深度報道能更吸引流量。

看著電影里那些頭髮花白仍奮戰在獲取新聞線索第一線的老記者,手指顫抖但仍兢兢業業一絲不苟校對排版的老編輯,讓人內心無法不生出敬佩和喟嘆之情。電影裡面的他們越耀眼,現實中的我們就越卑微。

此外,電影里另一條副線,也值得拿出來說一說--------梅麗爾·斯特里普飾演的凱瑟琳·格雷厄姆。

主線撐起的是新聞言論自由的大旗,副線則為女性發聲。

凱瑟琳·格雷厄姆,是《華盛頓郵報》的董事會主席。

但她這個身份,並不是靠以往塑造的那些「鐵娘子」形象拿下來的,在成為董事會主席之前,她先是董事會主席的女兒,接著是董事會主席的妻子,最後才成為董事會主席。

《華盛頓郵報》是她父親的公司,父親過世之後把公司給了她丈夫,丈夫去世之後她才開始接管。

接管公司之後,她隻身在男人堆里打轉,但無論是下屬還是股東,並沒有人把她當回事,包括總編輯本·布拉德利,僅僅因為她是女性。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國,女權主義才顯雛形,影響力並不大,社會還是以男權為主流,女性們多是圍繞孩子和家庭轉悠,偶爾有一些能出來工作的,也都是被上司使喚著送材料的助理,或者花瓶一樣的存在,記者編輯隊伍里女性人數屈指可數。

扛起家族大旗之後的凱瑟琳·格雷厄姆,才逐漸從家庭的環境里走出來,在做出刊登報道的決定時,她需要比其他人更多的勇氣,因為其他人因此受到牽連,還可以跳槽換工作,大不了從頭再來,而她,是賠上從父親和丈夫手裡接過來的家族產業,面臨牢獄之災,還要背著「女人就是什麼事都做不好」的指責。

最終,在經歷內心無比糾結的鬥爭之後,凱瑟琳做出了改變《華盛頓郵報》命運的的選擇。「老戲骨」梅姨眼角含淚、嘴角抽搐的表演,對這種情緒表現和把握可謂輕車熟路。

在說服董事會刊登報道的時候,凱瑟琳·格雷厄姆解釋了一大通,董事會依舊一致質疑她的決定,並提醒她站在她父親和丈夫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時,凱瑟琳·格雷厄姆甩出來一句話:這是我的公司。

那一刻,她終於擺脫了XX女兒、XX妻子的身份。

當凱瑟琳·格雷厄姆和其他媒體的老闆一起從法院出來時,主流媒體把那些從大門走出來的男人老闆們圍得水泄不通,凱瑟琳·格雷厄姆默默走下台階,身邊則圍滿了年輕的女孩子們,在這些女孩兒的眼中,流露出了對凱瑟琳的敬意,以及從凱瑟琳身上找到的希望。

GIF

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女性的就業形勢比那時的狀況進步了很多,但歧視依舊無處不在,隨著生育政策的放開,女性的事業瓶頸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又開始不斷鼓吹「趁著年輕嫁個有錢老公生個孩子走上人生巔峰」的贏家模式,難免讓人一聲嘆息。

告訴女性該如何找到自己真正的價值,這是好萊塢這兩年盛行的「女權主義」,更是每一個普通女孩應該好好思考的問題。

貼上了斯皮爾伯格的標籤,加上其多次合作過的攝影師賈努茲·卡明斯基與配樂師約翰·威廉姆斯,《華盛頓郵報》的技術功力自然是頂級,再加上奧斯卡影后梅麗爾·斯特里普和奧斯卡影帝湯姆·漢克斯的表演加持,讓你並不覺得影片是宏觀主題下的說教片,歷史故事講得緊張又懸念十足,節奏明快,還時不時用台詞戳一下你的敏感神經,可以算作一部穩重工整但並不無聊的佳片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搜狐娛樂 的精彩文章:

獨家:潘粵明觸景生情?面對粉絲禮物似思念頂頂
林依晨暴瘦憔悴?攝影師公開道歉還原真實側拍照

TAG:搜狐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