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較低 富士康股份工業機器人產量2年降50%
每經記者 王 晶 每經編輯 陳俊傑
在過去的十幾年間,富士康充分利用中國的人口紅利,通過龐大的代工隊伍將自身打造成為全球最大的代工廠商。
但隨著勞動力短缺和人工成本上漲等壓力,代工企業的利潤大幅降低。基於此,富士康近年來頻頻尋求轉型,其中,正在謀求A股上市的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士康股份)以及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精密集團等均開啟了包括機器人計劃在內的一系列轉型。不過,單從富士康股份來看,其工業機器人業務發展並不算好。
機器人產量2年下降50%
富士康股份資產並非鴻海在大陸的全部業務,主體公司僅包括通信網路設備、雲服務設備及精密工具和工業機器人三項主營業務。
對於第三項業務中的工業機器人,富士康股份在招股書(申報稿,下同)中表示,工業機器人是面向工業領域的、靠自身動力和控制能力實現各種功能的機器裝置。公司生產的工業機器人主要用於執行重複度較高或危險度較高的工作,從而大量節省人力支出、提升製程彈性、縮短作業時間。此外,公司的工業機器人相關產品主要應用於公司自身和外部客戶,是公司和外部客戶實現自動化生產和智能製造的重要保證。
但事實上,富士康股份的工業機器人所帶來收入甚微。根據招股書顯示,2015年~2017年,公司的精密工具和工業機器人的銷售收入分別為9.34億元、6.51億元和9.66億元,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0.34%、0.24%和0.27%。而在其公布的截至2017年12月31的客戶採購目錄中,公司正在履行的工業機器人板塊銷售金額前三大的採購訂單總額僅為153.74萬元,且全部來自鴻海旗下關聯公司。
不僅如此,記者還注意到,2015年度至2017年期間,富士康股份工業機器人的產量分別為0.78萬個、0.43萬個以及0.39萬個,2017年的產量較2015年已經下降了50%。與此同時,機器人的產能利用率也逐年下滑,2015年~2017年分別為0.61%、0.37%以及0.35%。
雖然富士康股份的機器人業務發展並不理想,但鴻海精密集團董事長郭台銘顯然不想放棄將富士康從代工轉型的夢想。
近年來,富士康頻頻試圖通過轉型以達到「去製造化」,而郭台銘也一直反覆強調,富士康未來將向「市場銷售」的戰略方向調整,富士康內部人士也曾表示,電子製造已經到了一個微利時代,鴻海未來會更加註重銷售市場的布局。
向自動化轉型
此前,外界看到的更多是富士康的渠道擴張,再往前追溯,富士康還曾在電商領域開始新的嘗試。而近幾年來,富士康則把目標瞄準人工智慧平台以及機器人領域。
本月初,鴻海精密集團正式宣布啟動AI研究培育計劃:將成立「鴻海工業互聯網AI應用研究院」協助集團開發「工業互聯網+機器人」的AI創新,未來5年內提供100億新台幣(約合3.42億美元),從AI人才培育、IoT工業場域應用、大數據分析等領域,全力推動集團轉型成為AI驅動的工業互聯網企業。
事實上,早在2011年,富士康就開始通過配備機器人來提高資金和勞動力的組合配置比例,而彼時的郭台銘也表示,富士康將以日產千台的速度製造30萬台機器人,用於單調、危險性強的工作,提高公司的自動化水平和生產效率。在設立基地進行研發和生產機器人的同時,希望到2014年裝配100萬台機械臂,在5到10年內看到首批完全自動化的工廠。
雖然機器自動化已經成為中國工廠發展的趨勢,但就目前來說,我國智能製造相關產業仍處發展初期,製造業標杆企業富士康也不例外。有媒體報道稱,在富士康內部,也有人並不認可機器人計劃。「富士康目前使用的機械臂每個成本在十萬元人民幣以上,機器人的成本在百萬元人民幣以上。簡單地看,機械臂能夠24小時連續工作,其工作時間是工人的三倍。但不管是機器人還是機械臂,維護成本非常高,隨著消費電子產品生命周期的不斷縮短到按周來計算和對精密度的要求不斷提高,生產完一個產品後原生產線上的機械臂和機器人需要重新調試,基本就等於報廢了。機器人取得成本和技術的突破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短期內根本不現實。」富士康的一位中層稱,機器人只能用於生產線上的前端工作,而富士康的核心是後端的組裝,機器人實際上能替代的工序不到50%。
對於目前富士康在大陸的機器人研發及應用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了解情況,但對方並未正面回應。
※中國手機廠商亮相CES:全球化擴張下面臨「骨感現實」
※中興通訊股價暴跌!得怪手機不好賣?
TAG:每日經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