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養的「青蛙」不是兒子,是丈夫 一個並不美麗的誤會

養的「青蛙」不是兒子,是丈夫 一個並不美麗的誤會

「佛系兒子」們愛玩「佛系青蛙」,為它刷屏打coll,覺得這個「佛系兒子」好酷,這沒什麼大不了,權當放鬆。將來「佛系兒子」的子女也喜歡玩這樣的遊戲時,你也許就不會覺得它「酷」了,內心有沒有「苦」,只有冷暖自知了。

前段時間,一個來自東瀛的遊戲在廣大白領中瘋傳,一個不太著調的「佛系青蛙」引發了全民母愛泛濫。

某度的搜索「青蛙遊戲」,共找到6,580,000個搜索結果

連號稱「中國第一官媒」的人民日報都微「青蛙」打call:

高高在上的央視也不能免俗,也要蹭一下這隻小青蛙的熱點。


有說是空巢老人對兒女的思念,有的說是當下白領生活壓力大,養不起兒子就養只青蛙。而不著調的兒女,不正像遊戲中那隻經常玩失蹤,偶爾給你點驚喜的不著調的青蛙么?

然後,歪果仁看不懂了,紛紛吐槽:

對這個遊戲後面的社會現象,最主流的解釋如下:

但這款遊戲的魅力就在於,它觸動了玩家心底那顆「父母心」,你真的像一名家長一樣,看他在家的時候就盼著他出去,嘮叨他別老宅在家裡玩遊戲(哦不對,是看書)。等他真走了,你又老想打開遊戲,看看兒砸回沒回來。

好不容易給盼回來了,還不願意與你敞開心扉,寫日記的時候都要背著你。是啊,孩子也是有隱私的,不過孩子也有能跟你分享的東西,那就是能看看他旅行時拍的照片,收拾一下他帶回來的紀念品。然後,就關掉應用,該幹嘛幹嘛去吧!放置的是遊戲,玩的是對兒砸的牽掛,讓你對一款遊戲無時無刻地走心,製作這款遊戲的公司可真會玩。


於是,又有很多人出來說,這下尷尬了,連遊戲的內涵都沒搞清楚,你們在朋友圈刷屏,嗨的到底是啥呢?


曾幾何時,我們養兒子不是現在這樣養的。看看古人啟蒙必修的《弟子規》是怎麼說的: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呼喚,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應答)。

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應該恭敬的聆聽)。

父母責,須順承(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使父母親生氣、傷心)。

冬則溫,夏則清(冬天寒冷時會為父親溫暖被窩,夏天睡前會幫父親把床鋪扇涼)。

晨則省,昏則定(早晨起床之後,應該先探望父母,並向父母請安問好,下午回家之後,要將今天在外的情況告訴父母,向父母報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出必告,反必面(外出離家時,須告訴父母要到哪裡去,回家後還要當面稟報父母,讓父母安心)。

居有常,業無變(平時生活起居,要保持正常有規律,做事有常規,不要任意改變,以免父母憂慮)。

事雖小,勿擅為(縱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稟告)。

苟擅為,子道虧(如果任性而為,容易出錯,就有損為人子女的本分)。

物雖小,無私藏..........

這隻「佛系青蛙」帶表的兒砸們,自己看看,你的日常一舉一動,上面的哪一條做到了?我覺得,現在的《弟子規》改成《父母規》更適合。

只說最簡單的兩點,有誰做到了?

出必告,反必面?你一走經年,了無音訊,就是打個電話,也嫌父母啰嗦。

居有常,業無變?玩遊戲、刷手機,每天睡到半下午。老媽叫你起來吃飯,還發明了一個詞,名曰」起床氣「。

兒砸們已經從「兒子」變成了一個中國專有的名詞「小皇帝」!究其原因,還是不談也罷。就是談了也發不出來,你懂的。

《弟子規》大多數只存在與國學培訓班的背誦。孝道,只存在於一些作秀的為父母「洗腳」,或者在某個集中「感恩」作秀集會上的抱頭痛哭,轉眼又濤聲依舊。

雖然,我們也時時看到一些關於「孝道」的雞湯,然後眼睛也許會濕潤一下,但《二十四孝》、《孝經》大多數人都沒有讀過一個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文夜讀史 的精彩文章:

TAG:老文夜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