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突發驚厥怎麼辦?看完從此不再怕!
文/ 陸河(重慶三峽中心醫院江南婦女兒童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
熱性驚厥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驚厥原因,也是兒童急診發熱抽搐的最主要病因,筆者所在的醫院急診科每年都會接診數百名熱性驚厥的患兒,本文就其相關的急診處理與各位分享自己的一點感悟。
疾病特點
驚厥常在體溫突然升高時發作,體溫多在39~40℃以上,體溫越高發生抽搐的概率越大。此病好發於6個月~3歲的兒童,6個月以下及6歲以上較少發生。其中70%發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初期,其餘發生在呼吸道感染及出疹性疾病期間。患兒可出現全身性抽搐伴有意識障礙,但驚厥停止後,意識很快會恢復,發作後無異常神經系統體征,腦脊液檢查除壓力增高外,其餘無異常。該類患兒一般有家族史,多數患兒預後好,但仍有少數會有轉變為癲癇的可能。
急救措施
先讓患兒側卧,解開衣領,儘早清除口、鼻及咽喉的分泌物和嘔吐物,以防吸入窒息,保持呼吸道通暢,嚴重缺氧者持續給氧,必要時要做氣管切開,保持通氣,防止缺氧性腦損傷發生。同時在患兒的上、下磨牙間安放牙墊,防止舌咬傷。處於高熱的患兒,多採用物理降溫,如頭部冰帽或冷敷等,也可採取人工冬眠的方式配合降溫,若溫度持續不降應及時給予解熱藥物治療。
在藥物應用方面,止驚葯地西泮常作為首選。但不管對小兒還是成人應用,都要注意本葯對呼吸、心跳有抑制作用,因而更應謹慎。
小兒地西泮的常規用量:0.3mg~0.5mg/kg,靜脈緩推,必要時15~20分鐘後可重複使用,但24小時內不可超過4次。可配合10%水合氯醛溶液,保留灌腸加強鎮靜、止驚的作用。苯巴比妥鈉肌內注射,負荷量為20mg/kg,肌內注射或靜脈注射。在用藥的同時,還可以配合針刺中醫急救穴位,如人中、合谷、十宣、內關、湧泉等。
此外,還要考慮患兒是否有感染的可能,應對其完善血常規檢查,根據患兒的血象情況使用相應的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
對於持續抽搐2個小時或以上的患兒,容易有腦水腫的可能,因此,醫生應採用甘露醇及速尿等脫水療法進行降低顱內壓處理,但須注意的是,若長時間對患兒使用脫水療法,應定期監測其血生化的數值,以防患兒出現電解質紊亂。
無嚴重體液喪失者,可按基礎代謝補充液體,保持輕度脫水和低鈉狀態,以利控制腦水腫。與此同時,應用抗氧化劑和維生素B1、B6、B12等具有腦復康的神經營養藥物可防治驚厥性腦損傷。
注意事項
因為小兒驚厥存在再發的可能性,家屬對患兒突發抽搐大多表現為手足無措,所以良好的健康宣教尤為重要。在溝通上,醫生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告知家長注重患兒營養攝入的同時,也要重視加強體質鍛煉。
2.告知家長在家中常備體溫計及退熱葯的必要性。如果小兒發熱,需要使用退熱藥物(治標)先降低患兒體溫,並帶其去醫院明確發熱原因(治本)。
3.若患兒突發抽搐需要進行急救,家長要先鎮定,第一時間送院診治。
最後,因筆者醫院所在地,重型手足口病每年都有流行,所以在對驚厥患者進行體格檢查時,要特別注意患兒手足及口腔有無皰疹,有無驚跳、神萎、頻繁嘔吐等癥狀,還需要與顱內感染、顱內出血以及癲癇等疾病相鑒別,以避免漏診誤診。
如醫院條件允許,可完善腦電圖,頭顱CT及腦脊液等相關檢查;若不能,也應做好相關的急救措施並及時上轉到有條件的醫院作進一步的救治。
原文刊登於《醫師在線》雜誌第325期
責編:李瑞楓
本文為《醫師在線》雜誌原創發布,微信公眾號jcyy2013,未經授權,不允許任何形式的轉載、鏡像、摘錄及改編,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超萌!一歲寶寶蹲牆角偷吃香蕉 寶寶內心os:不回頭一定不會被發現
※小寶寶的睡眠需要安全的姿勢和環境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