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人為什麼不自己拍電影?
最新
02-13
創作者的價值大於評論者的價值; 做事(拍電影)的價值大於說話(評論)的價值; 影評人如果掌握了大量電影的專業知識,就該去拍電影來證明,否則就說明他們並不真正懂電影; 電影知識/認識等價於拍攝電影的技巧和方法; 沒錯,法國新浪潮一代中很多導演(比如特呂弗)原本都是影評人,後來也成了大導演;美國的彼得?博格達諾維奇之前也是評論人,寫過很多美國電影研究的文章,後來也當了導演。這樣的例子不算少,但我覺得這些並非通例,反而是證明這個問題的:好像出色的影評人就該能拍電影似的。 我認為,從總體來看,影評人和導演完全是兩個藝術領域的工作!說影評人應該有能力去拍電影,就好像說屠夫應該能成為獸醫一樣毫無道理。類似的悖論還可以推導出很多:你鋼琴彈那麼好,為啥不去作曲?你古文學這麼好,怎麼不去寫首古風?你對美術史懂這麼多,怎麼不去創造一個新畫派?誠然,以上都有做到的例子,但那不是一種必須和必然。 一個導演,固然需要掌握很多電影知識,掌握拍攝電影的各個環節、流程、技術。最最關鍵的,則是表達!即使你是個商業片的導演,也會想有所表達,有風格追求。電影不過是一個媒介形式,而且需要大量金錢以及其他專業人士的輔助你才能完成你的導演作品。導演不可能是一個流水線上的工人。這樣說來,要求影評人成為導演就是件很奇怪的事情,惡俗點形容就是:人家不想屙粑粑你還非要他憋出點東西來?人家真要屙你還能讓他憋回去?
TAG:泰化說影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