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哪些抑鬱症患者需要調整治療方案?

哪些抑鬱症患者需要調整治療方案?

全球抑鬱症患者已超過三億。然而,該病的診斷及治療率仍較低;即便接受到規範的治療,相當一部分患者的治療過程也並不順利。醫生必須及早識別那些需要調整治療方案的患者,並與患者密切合作,促進病情向積極的方向轉變。

儘管一部分患者會因治療費用及可及性等原因調整治療,但一般而言,調整抗抑鬱治療方案的最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點:

  • 癥狀改善不足。

  • 無法耐受不良反應。

  • 維持治療期間病情複發。

美國麻省總醫院George I. Papakostas博士認為,上述三個原因導致調整治療方案看似順理成章,實則暗藏臨床陷阱。以下內容來自其遠程會議中的觀點,並發表於J Clin Psychiatry:

一、癥狀改善不足

癥狀改善不足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治療抵抗」或難治性,另一種是治癒但存在難以接受的殘留癥狀。相比於治癒且無顯著殘留癥狀的患者,這兩種情況均可升高患者復燃/複發及遷延為慢性的風險,縮短髮作間隔,損害職業功能及人際關係,升高共病率、死亡率及自殺率。

儘管目前面向公眾的宣傳稱,抑鬱症是一種可以有效治療的精神障礙,但在實際臨床工作中,療效不盡如人意的情況相當常見。一項納入182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的meta分析顯示,儘管每種抗抑鬱葯治療時間均≥4周,但仍有近一半患者達不到有效(response)的標準,匯總有效率為53.8%,而安慰劑為37.3%。

另一項縱向自然觀察研究顯示,即便是抑鬱症專科門診,經過4輪足量足療程的治療,也僅有一半的患者達到治癒(remission)標準。每一輪治療中,只有20-30%的患者可達到治癒,無效率則達到15%-57%,每個時間點都有大批治療無效的患者,而整個抗抑鬱治療堪稱艱難的爬坡過程。

治療抵抗/難治性

首先需要明確,「無效」和「有效」並非醫生及患者主觀評定,而是基於針對癥狀的量化評估。一般而言:

在判定患者使用某種抗抑鬱葯「效果不好」之前,需保證抗抑鬱葯治療足量足療程,尤其是後者。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PA)指南建議,除非無法耐受,否則均應保證足量足療程(一般為4-6周)的抗抑鬱葯治療,之後再考慮更換治療方案。

(註:《中國抑鬱障礙防治指南》(第二版)同樣指出,抗抑鬱葯治療一般於治療的第2-4周起效,一般需要4-8周才能評估患者對某種治療是部分有反應還是完全無反應。)

儘管也有專家認為,抗抑鬱葯早期療效不佳即可考慮調整,但實際上,相當一部分抗抑鬱葯治療失敗源於缺乏足夠的耐心,過早地對治療方案進行了調整,尤其是早期已有一定改善(如癥狀較基線改善20%)的患者。

目前,基於量化的評估已成為抗抑鬱治療的重要原則之一。複診過程中,醫生應在口頭問診的基礎上,定期使用同一種量表對患者的癥狀進行量化評估,以全面判斷患者癥狀是否改善或完全消失。其中,常用的他評量表包括Montgomery-Asberg抑鬱評定量表(MADRS)及HDRS,患者自評量表包括16項抑鬱癥狀快速評定量表(QIDS-SR16)及9項患者健康問卷(PHQ-9)。上述量表均比較省時,適合臨床使用,關鍵是可能覆蓋常規問診未能發現的問題。

達到治癒,但存在殘留癥狀

如上所述,「治癒」通常被定義為抑鬱癥狀評分在閾值之下。一些幸運的患者可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治癒,即全部癥狀完全消失或微乎其微,但更多的患者可能會殘留個別癥狀。例如,STAR*D研究的第一輪抗抑鬱治療結束時,三分之一的患者達到了臨床治癒,但其中90%殘留至少一種癥狀。若殘留癥狀難以接受,也建議調整治療方案。

及時針對上述兩類患者調整治療方案,有助於改善患者的臨床轉歸及功能水平。例如,Rush等發現,抑鬱的難治程度與日後的複發風險相關:經過更多次治療才獲得治癒的患者更容易複發,而較早獲得治癒的患者日後持續處於治癒狀態的時間也更長。此外,治癒後殘留癥狀越多,患者複發風險越高。

因此,抗抑鬱治療既不可急躁冒進,也不可有「拖延症」,而應在規範評估及治療的基礎上,根據患者當前的狀態做出針對性的治療決策,即「堅定而靈活」。

二、無法耐受不良反應

患者對抗抑鬱治療的耐受程度至關重要,因為該因素可影響治療依從性,以及患者客觀上使用及維持目標劑量的能力。Hunot等對147名接受抗抑鬱葯治療的患者進行了為期6個月的隨訪。研究結束時,只有19%尚堅持服藥,一半人中途停葯,其中89%為自行停葯,還有9%的患者甚至沒有服完第一張處方中的藥物。值得注意的是,不良反應是治療不依從的顯著預測因素(P

在患者看來,副作用是評估抗抑鬱葯治療好壞的關鍵因素,醫生同樣如此。Zimmerman等報告稱,患者的某一或某些具體癥狀是醫生選擇抗抑鬱葯的首要考慮因素(52.3%),第二重要的因素則是避免具體的不良反應(48.7%)。

副作用也分三六九等

很多患者在抗抑鬱葯治療中出現了不良反應,實際發生率往往遠高於臨床研究所報告的數據。醫生必須了解,其中哪些是最常見的,哪些是對患者困擾最大的,哪些是可能持續較長時間的。

有研究者對401名使用SSRIs的患者進行了電話訪談,結果顯示,睏倦是最常見的不良反應(38.4%),其次是性功能障礙(33.9%)、口乾(33.9%)、頭痛(23.4%)。然而,讓受訪者對不良反應的困擾程度進行評分後發現,性功能障礙排名第一(16.7%),其次為睏倦(16.5%)、體重增加(11.5%)、失眠(11.2%)及焦慮(11.0%)。

相比而言,醫師應主要關注患者眼中困擾程度更高的不良反應,以評估哪些患者真正需要調整治療。儘管抗抑鬱葯的副作用對醫生而言並不陌生,但很多醫生往往會低估這些不良反應對患者的實際困擾。例如,17種納入評估的不良反應中,相比於患者本人,醫生低估了其中15種的不適程度,如圖1。

(點擊看大圖)

圖1 醫生及患者對不良反應困擾程度的認知差異

(Hu XH, et al. 2004)

例如,沒有一位醫生預料到,抗抑鬱葯所導致的體重下降也會對患者造成困擾;然而,11%的患者卻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困擾。

另外,抗抑鬱葯的很多不良反應可隨著治療的進行而逐漸改善,但也有一些並非如此。同樣是上述研究,研究者發現,治療前2周出現的不良反應中,相當一部分在3個月後仍存在,如體重增加、性功能障礙、震顫、皮疹或瘙癢、水腫等不良反應於治療後期持續存在的比例高於預期。不過,作為抗抑鬱葯極為常見的不良反應,噁心是一個例外:治療最初2周,多達82.9%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噁心,而在之後的隨訪中,這一比例下降至32.5%,提示這一副作用通常為一過性。

此外,抗抑鬱葯的認知副作用也較為常見,常見表現包括淡漠、注意力不集中、健忘、找詞困難、精神運動遲緩等,發生率超過30%。

當患者表示難以耐受不良反應時,降低抗抑鬱藥劑量可能是最常見的選擇。然而有meta分析顯示,相比於維持原劑量,減量會顯著損害療效,表現為複發風險的升高(15.1% vs 25.3%,P=0.001)。此外,很多不良反應並非劑量依賴性。因此,通過降低抗抑鬱藥劑量改善副作用並不一定可行。

一些副作用相當簡單明確,如噁心、胃腸道不適、緊張不安、激越煩躁等,單純的問診已經足夠。此外,與療效類似,醫生也可藉助某些工具評估其他副作用,如失眠,因為失眠既可能是藥物副作用,也可能是抑鬱殘留癥狀。其他一些較為複雜的副作用,如疲乏、認知副作用及性功能障礙,也可使用相應的工具進行評估。對於性功能障礙,相比於依賴患者自我報告,醫生應直接加以詢問。

三、維持治療期間病情複發

首先,診斷複發也有時長要求:患者須滿足抑鬱發作的時長標準,即≥2周。然而在此之前,醫生及患者應及早關注相關跡象,而維持期內的常規評估有助於監測到這些跡象。

一項為期2年的維持期治療研究顯示,文拉法辛及氟西汀治療期間的複發率分別為28%和44%;與安慰劑相比,文拉法辛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複發率分別為23%和8%,而安慰劑組則高達42%和45%,提示抗抑鬱葯維持治療的確可以有效預防複發。2年內,正念認知治療(MBCT)在推遲抑鬱症複發方面不優於抗抑鬱葯。

早期識別病情的惡化,並對治療方案進行調整,有助於患者社會心理功能的改善。例如,Furukawa等發現,從治癒到康復(連續兩個月處於治癒狀態)再到持續康復期(連續6個月處於治癒狀態),患者的社會心理功能呈持續改善的趨勢;然而,若發現苗頭而不及時干預,並最終發展為典型的複發,則可能前功盡棄。

(未完待續:如何調整抗抑鬱治療)

文獻索引:Papakostas GI. Identifying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who require a change in treatment and implementing that change. J Clin Psychiatry. 2016 Feb;77 Suppl 1:16-21. doi: 10.4088/JCP.14077su1c.03.

題圖:corporatecomplianceinsights.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抑鬱 的精彩文章:

患上抑鬱症試圖了斷生命的8大當紅明星
孕媽別再抑鬱了!90%懷不上,3個原因告訴你!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