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火箭競賽失利,我們不能再輸在商業航天爆發的前夜

大火箭競賽失利,我們不能再輸在商業航天爆發的前夜

2017年7月,長征5號第二次試射失敗,2018年2月,運力兩倍於長5的重型獵鷹首飛成功。

預計於2030年首飛的長征9號巨型火箭尚未立項,而SpaceX運力1.8倍於長9的BFR火箭已給出了2022年首飛的時間點。

大火箭之爭的另一面,是即將迎來爆發的商業航天市場。廉價的可回收火箭+價格低廉的微小衛星和衛星星座,正在深刻地改變著我們利用太空的傳統套路,萌生出極其寬廣的商業前景。

本文中,塞冬不僅會和往常一樣,用數據來展示當今商業航天領域的快速變革,還將實地探訪我國的民營火箭企業,回答眾人關心的關於中國民營航天的種種問題,帶來最真實的第一手資料。

「現役最大火箭」爭奪戰

按慣例,直接放數據說話。我們把時間線推到2年前——2016年,這一年對中國的航天事業來說是個大年:長征7號和長征5號火箭相繼首發成功,把中國的火箭運力推上了一個新台階。

從上表可以看出,拋開冷戰時美國和蘇聯的「上古神器」們(已退役、失敗、或放棄)不談。單看21世紀以來的新火箭或者老火箭的新型號,美、俄、歐都已早早擁有20噸以上的近地軌道運力。鄰國日本也在2009年發射了近地軌道運力16.5噸的H-IIB火箭,並連續6次發射成功。

在2016年長5發射成功前,中國的火箭運力曾長期處於世界第二梯隊,運力最大的火箭是2007年發射的長3乙增強型,近地軌道運力11.5噸,用於載人航天的明星火箭長2F,近地軌道運力是8.6噸。

2014年底,印度發射了一枚GSLV Mk3火箭,將印度的近地軌道運力從5噸提升到了10噸。當然了,由於印度技術水平有限,這枚火箭雖然推力堪比美俄歐20噸運力的火箭,但運力只有一半。

新世紀以來,雖然我國在載人航天、天宮、登月等方面都取得了很不錯的成就,但長期以來火箭運力的不足一直是廣大航天愛好者們心頭的一道坎。

特別是日本H-IIB的接連成功、印度的漸漸發力,對我們造成了極大的壓力,也與我國快速增長的綜合國力不相匹配。

下面是2002年首次在珠海航展亮相的「下一代運載火箭」模型,也就是現在「長征5號」的原型。

隨著美、俄、歐、日、印新一代火箭的湧現,長征5號成為2016年前中國航天界和航天愛好者們持續十多年的一個期盼。根據第一張表格里的數據,長征5號首飛的那天,中國就將擁有全球現役運載能力第一,或者至少是和美國德爾塔4重型火箭各有千秋的並列第一的大火箭,把歐洲、日本、印度遠遠甩在身後。

一年多前,2016年11月3日,長5首飛,為了這個十多年的夢想,我飛到了海南文昌。

據當地政府統計,有12萬人湧入文昌觀看長5發射。我選擇的觀看地址——龍樓鎮淇水灣的海灘上,人山人海,許多人都和我一樣,大老遠來,從中午等到晚上,戰戰兢兢的期盼發射不要推遲,最終成功看到了大火箭首秀。下面是我拍攝的照片:

根據我們在世紀初的規劃,長征5號/7號將是我國在21世紀很長一段時間裡的發射主力,是我國進軍世界一流火箭的兩面大旗。而尚處於前期調研、還未立項的長征9號,才是我們進軍世界航天之巔、看齊美國的神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蘿蔔與小白兔 的精彩文章:

TAG:大蘿蔔與小白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