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軍已進入戰備狀態,隨時準備出兵這個國家!
種種跡象表明,印度已經做好出兵準備了,隨時可能侵犯這個與中國友好的國家。
2月9日,中國外交部記者會上,有這樣一則對話:
問:據報道,印度軍方消息人士稱,
印軍目前已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印特種部隊已準備好隨時進入馬爾地夫幫助該國恢復國內秩序並撤離印僑民。
中方對此有何評論?答:我剛才已經說過了。當前馬爾地夫發生的事態是馬內政。不干涉內政是聯合國憲章確定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國際社會應在尊重馬主權和馬方意願基礎上,為促進馬穩定和發展發揮建設性作用,而不是相反。
第一,印度軍方已經高度戒備,隨時準備出兵了。
第二,理由冠冕堂皇,保護僑民,幫助恢復該國秩序,實際則是軍事入侵,顛覆亞明政權。
第三,中方也發出警告,印度要發揮建設性作用,而不是相反。
不管中國人怎麼想,不管中國多麼不情願,一個小小的馬爾地夫,已經成為印度對中國背後一擊的重要機會。
這就要簡單回顧一下最近馬爾地夫局勢了。
局勢比較亂。現在的馬爾地夫總統亞明,與反對派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前總統納希德則被指控違反了反恐法,為破除反對派的圍攻,亞明一不做二不休,乾脆解除了多名最高法官的職務,引發憲法危機。
這種權力之爭,在發展中國家經常發生,但這一次非同尋常,因為在印度眼裡,這是一次清除中國在南亞影響力的機會。
過去幾年,印度非常不安地看到,馬爾地夫與中國關係越來越密切。
2014年12月,馬爾地夫出現淡水危機,中國政府派出飛機和軍艦運送淡水救急。
2017年12月,亞明訪問中國,雙方簽訂了自貿協定,馬爾地夫是南亞國家中繼巴基斯坦之後,第二個與中國簽署自貿協定的國家。
馬爾地夫更在各種場合表示,會積极參加「一帶一路」建設。從地圖上看,馬爾地夫也是海上絲路的重要節點。
這些顯然觸犯了印度的利益。在中國所有周邊國家中,公開抵制「一帶一路」的國家,只有一個印度。
原來的小兄弟現在跟中國走得這麼近,印度會怎麼想?
所以,
莫迪上台後,馬爾地夫是他唯一沒有訪問過的「南亞區域合作聯盟」國家。
亞明也知道印度對自己的猜忌。2017年12月,三名政府官員私會印度大使,他們立刻被撤職調查。
這一次,馬爾地夫政局動蕩,印度的機會來了。
流亡的前總統納希德則公開呼籲,
印度出兵馬爾地夫,「解救」被捕法官和遭關押的政界人士。
馬爾地夫人口40萬,一直印度認為是自己的小兄弟。印度在馬代爾夫擁有直升飛機基地,而且,印度海岸警衛隊不定期進入馬國海域巡航。
1988年11月,印度就以幫助馬爾地夫平叛為由,派出1600名士兵,自然趕緊利落擊敗了反對派。
很值得玩味的是,這次亞明向三個國家派出了特使:中國、沙特、巴基斯坦,但卻沒有印度。馬代爾夫後來解釋說,第一時間也想去印度的,但印度拒絕了。
拒絕特使,不聽溝通,這正為印度下一步布局尋找借口。
所以,才有了印度軍方高度戒備的消息,莫迪一旦下定決心,印度特種兵將可能迅速侵入馬爾地夫,亞明政權將毫無懸念地被顛覆。
中國怎麼辦?
最近這幾天,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提問中,感覺一半以上都是有關馬爾地夫和印度的,
這確實關乎中國利益。
中國很審慎。
對中國來說,馬爾地夫政權更迭,肯定是內政,但中國在該國有大量投資,如果印度出兵顛覆亞明政權,下面必然是敵視「一帶一路」建設,那無疑將嚴重損害中國的利益。
聽任印度欺凌一個友好國家,也不符合中國的外交義利觀。
現在,僵局還在持續。
印度也緊張地看著中國。印度政府表示,
注意到中國相信馬爾地夫有能力處理自身問題的表態,各國應在馬代問題上發揮「建設性作用」,而不是相反。
再來看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當天的表態:
國際社會應在尊重馬主權和馬方意願基礎上,為促進馬穩定和發展發揮建設性作用,而不是相反。
句式都幾乎一模一樣,要建設性,不是相反。
印度也不敢輕舉妄動,印度也怕中國出兵。
但不排除印度突然出兵,突然對中國背後一刀。馬爾地夫內政與中國無關,但因為與中國的親密關係,被印度橫加干涉。
外交從來不是當面鑼對面鼓,博弈是多維度的。那作為牽制,中國就必須未雨綢繆了。
春天已經到了,洞朗的道路建設,或許又該開始了。
來源:牛彈琴(bullpiano)
※一年一度的印度大閱兵,什麼水平
※韓國、台灣遭抵制,竟然便宜了這貨,中國遊客的記憶真的只有7秒?
TAG:國科環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