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宋海: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成為中國城市群發展樣板

宋海: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成為中國城市群發展樣板

「前海要牢牢的把握『依託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的基本定位,嚴格按照打造『最濃縮最精華的核心引擎』的要求,堅持集約化、高端化發展,在主動服務國家戰略、推進深圳發展戰略上繼續發揮標兵和尖兵的作用。」在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暨前海深港合作區諮詢委員會2017年度會議上,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建中央副主席,廣東省原副省長宋海對前海的定位如實闡述,並從粵港澳大灣區及自貿區發展方面進行了探討。

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

首發·前海論劍前海咨委會2017年會系列報道

深圳應成為中國向世界展示可持續發展的成功實踐典範

宋海指出,新時期國家提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這一重大戰略部署,這不僅是粵港澳地區自身加快經濟社會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還將為深圳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深圳必須抓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機遇,主動對標國際一流灣區城市,加強與國內外城市在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方面的交流合作,努力在高平台上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成為中國乃至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示範。

他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的定位應是世界級的大灣區,全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域。深圳的定位應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為主線,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帶動環深港城市群的建設,成為中國向世界展示可持續發展的成功實踐典範。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應重點解決金融協作的問題

在宋海看來,作為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可以借鑒舊金山灣區「矽谷」的「創新技術+生態基金雙核總部」經驗;但是,從金融業在全國的地位看,目前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合力作用並沒有充分發揮,主要是粵港澳三方在聚集金融力量方面沒有一個長遠的合理髮展規劃。

宋海建議,粵港澳大灣區應將促進金融發展作為重點。首先充分發揮深圳和香港的金融中心的功能作用,吸引更多世界各地中介機構、創業企業進駐灣區,共建「科技+金融」生態系統,並借鑒香港金融發展的國際化經驗,實現與國際金融體系接軌;其次,應積極抓住金融科技發展的機遇,重點發展區塊鏈技術、大數據、雲計算、智能投顧、眾籌融資、互聯網徵信等;最後,將金融產品創新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發揮港澳與西方世界金融密切聯繫的優勢,將國外流行的金融產品引進並且儘快本土化,通過金融產品的創新,促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我國金融業的金融產品創新區。

推進貿易自由化 打造國際服務貿易中心

宋海建議,一是推進貿易自由化,進一步提升灣區市場一體化。落實內地與香港、澳門CEPA協議及其補充協議,促進要素在前海與大灣區其他區域之間自由流動。提高大灣區通關便利化水平,促進人員、貨物往來便利化,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推動前海與灣區其他地區的相互投資,推進深港青年創業就業重大平台建設,為灣區居民發展提供更多機遇。

二是深化口岸等服務貿易便利化改革。簡化海關驗收、檢驗檢疫、質量證書等流程,創建檢驗檢疫、海關、銀行、外匯管理局等單位的「一站式」服務,實現高效的「大口岸、大通關、大協作」目標。加強口岸監管部門聯動,繼續深化「一線開放,二線安全高效管住」的貿易便利化改革,繼續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進一步優化口岸監管執法流程和通關流程,實現貿易許可、支付結算、資質登記等平台功能。

三是打造新型的國際貿易服務中心。不斷提升國際貿易便利化,積極開展跨境電商產業、建設新型報稅展示交易平台、建設平行進口綜合商貿平台和文化貿易發展平台,建立國際網路結算中心等新型國際貿易新業態。推動國際貿易合作、引領貿易規則創新、形成全球貿易服務中心。

鼓勵發展未來產業 打造國際新型經濟創新驅動中心

宋海認為,應重點鼓勵發展未來產業。深圳應定位於全球首位科技驅動區域、全球科技實驗室、全球科技資源核心配置中心,成為孕育新一輪國際科技創新成果的核心基地。重點鼓勵發展未來產業,力爭成為全球高端專利最多、高新技術最多、高端人才最多的區域,吸引大的科技企業在深圳設立總部、研發中心、數據中心,同時打造科技金融配置中心和科技創新核心引擎,形成科技和金融雙輪驅動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

宋海建議,在制度方面,要打造全球最佳的科技營商環境和科技制度的治理體系。參考世界銀行每年發布的營商環境評價報告的指標體系,結合科創產業實際,制定提升科技營商環境的方案;同時強化自貿區制度創新,包括投資便利化、貿易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事中事後監管、法制建設和體制機制改革,形成全球最優的科技企業營商制度體系。

在配套層面,建立全球最完善的科技產業支撐體系。一是在全球科技貿易的交易體系當中,打造全球科技服務貿易中心;二是快速打造科技金融中心,研發科技成果的同時實現科技成果資產證券化;三是打造全球科技產業價值鏈配套中心,包括與之配套的生產鏈、供應鏈和創新鏈。

在空間布局上,形成全球未來產業的科技創新體系。引進面向未來的高科技企業,引進全球20大未來產業技術,比如人工智慧、新材料、智慧醫療、數字媒體等領域的最新技術企業,建設面向未來的人與科技共融的綠色生態系統。

建立統一的制度協調機制 加快打造新型合作平台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全球最具經濟活力的城市群之一,灣區11個城市各有優勢,協同創新發展成為必然。由於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四個核心城市」的格局,既有「一國兩制」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又有深圳和珠海兩個經濟特區,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南沙片區、前海片區和橫琴片區,涉及不同制度和文化背景,其合作機制遠比其他灣區更為複雜,但是也更為豐富多元。

宋海表示,在構建開放性經濟和參與全球化競爭上,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城市要學習借鑒香港、澳門國際化、法治化、現代化的先進經驗,積極探索體制機制創新,打造科技、金融、人才等新型合作平台,營造有利於開放發展的良好環境,促進灣區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技術流等資源要素自由暢通流轉,實現城市間的優勢互補、競合發展、協同共贏。應該充分發揮廣州、深圳、香港、澳門不同的體制,在合作制度下共同發展。

解決粵港澳大灣區區域協同的問題

宋海指出,從短期來看,三個地區需要在守住各自優勢產業基礎上,尋求產業的結合、分工,創造新興的經濟業態;從長期來看,又需要產業的動態調整,逐漸實現向高端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高端金融業和現代服務業轉型。

宋海表示,從中國過去三十多年高速發展的經驗來看,有必要在「改革開放」中定位「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對內不斷的革除體制障礙,對外保持對於世界經濟的開放共享,那麼粵港澳大灣區就自然而然會成為世界級的城市群,也會成為中國城市群發展的樣板,為中國未來的經濟動力提供堅強的支撐。

此外,宋海對前海發展提出了如下建議:一是市場准入水平較低,需簡化負面清單,增加透明度和可操作性。二是金融改革協同性不足,金融監管能力落後,應加快推進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創新金融監管能力。三是貿易便利化改革不徹底,貿易自由化程度不高,需完善貿易單一窗口制度建設,提高貿易便利化和自由化水平。四是政府監管法制化建設相對滯後,應進一步推動政府職能轉變,使政府治理透明化。

前海傳媒 出品

撰稿人 黃海琳

編輯 王依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海金融城郵報 的精彩文章:

TAG:前海金融城郵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