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秦始皇為什麼要下逐客令?

秦始皇為什麼要下逐客令?

小歷史·秦始皇為什麼要下逐客令?

「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這是著名的《諫逐客書》中的名句,也是因為李斯憤然上書,秦王嬴政甚為感動,這才廢除了之前頒布的逐客令,秦國才能一步步強盛起來,最後統一六國。

這些事情想必大家都清楚,《諫逐客書》成就了李斯,也成就了秦始皇。

然而,秦王嬴政為什麼要下逐客令呢?難道他本性就是這麼排外嗎?

當然不是,他下逐客令,也是因為一個人。

那就是鄭國。

沒錯,這是一個人的名字。大家可能不清楚這個人,但是這個人的作為卻讓後人景仰,那就是「鄭國渠」。這可是歷史上赫赫有名流芳百世的大工程。

為什麼鄭國會讓秦王嬴政憤怒而下逐客令呢?

聽我細細道來。

其實鄭國並非秦國人(PS:當然也不是鄭國人),他是韓國人。當時的韓國是六國中實力最弱的,眼看秦國逐漸強盛,韓國便想消耗秦國的國力,但是苦於沒有能力征伐,於是便陰謀利用興建大工程消耗秦國。

韓國派水工鄭國遊說秦在涇水流域修建水渠,想以此達到「疲秦」的目的。

話說這個水工可不簡單,能力素質堪稱當世無雙的水利工程師啊。

言歸正傳,後來,韓國的陰謀敗露,秦王大怒,要殺鄭國。鄭國辯解說:此計初為疲秦,然可為秦建萬世之功,詳細說明了水渠建成後,對秦國的好處。

數年後,長達一百五十公里的鄭國渠建成,兩岸二百八十萬畝的貧瘠土地得到有效灌溉,由鹽鹼地變成了肥沃的良田,秦國的實力因此大大增強。這條水渠因此被命名為鄭國渠。

這件事雖說對秦國帶來很大的好處,但是秦國大臣們卻對韓國的陰謀行徑心有餘悸,朝中普遍認為外國人來到秦國,多是懷有各種各樣的陰謀,因此,群臣建議應該驅逐所有外國人。

於是就有了秦王嬴政下逐客令的後話。

因李斯是楚國上蔡人,也在被驅逐之列,就要面臨一身抱負、無處施展的情況,故而憤然上書,諫逐客令。

龍王說:韓一葉障目不見森林,本敗秦之心,卻成秦之美。秦大局之下不拘小節,海納百川為我所用,故統一天下志在必得。「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古人智慧,今人亦可借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王說正事 的精彩文章:

TAG:龍王說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