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齊桓公的小弟到圖謀爭霸——宋襄公的故事(上)
記得歷史課本上學過春秋戰國那段歷史,當把學的都送給老師後,僅有的印象只剩下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八個大字了。對春秋五霸的說法,課本上一般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宋襄公,然後注釋上「一說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今天,我們就聊聊春秋五霸或者春秋七霸里名氣最小但爭議絕對最大的——宋襄公。
說名氣最小,是因為他的霸主名號簡直就是自封的,而且名不副實。說爭議最大,是因為他一直踐行自己迷信的一套所謂「仁義」法則,不但削弱了宋國,而且賠上了自己的老命。
宋襄公,子姓,宋氏,名茲甫。他在位的時期(在位於前650年至前637年),上續齊桓葵丘之會,下開晉文踐土之盟,處於春秋時代齊國稱霸到晉楚爭霸的過渡時期。
講宋襄公的故事,得先從齊桓公主持的「葵丘會盟」說起。
公元前651年(周襄王二年,齊桓公三十五年),齊桓公在葵丘(今河南民權)大會諸侯,參加會盟的有齊、魯、宋、衛、鄭、許、曹等國的國君,周天子也派代表參加,並在會上對齊桓公進行了極力表彰。
就在這一年,茲甫的父親宋桓公去世,時任太子的茲甫即位,是為宋襄公。這邊還沒等宋桓公下葬,那邊齊桓公就約各路諸侯在葵丘會盟,於是宋襄公就屁顛屁顛前去了。從此,宋襄公成了齊桓公的小弟。
葵丘之會,是齊桓公多次召集諸侯會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標誌著齊桓公的霸業達到了頂峰,「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齊桓公就此成為中原的首位霸主。
然而,正所謂盛極必反,就像拋物線一樣,任何事物到達頂點後必定要下落。齊桓公霸業也是如此。葵丘之會後,齊桓公開始變得驕傲起來,並時不時地誇耀自己的功績。這一驕縱,其他的諸侯國也就對齊國不那麼尊重了,「諸侯頗有叛者」。
當時周室衰微,諸侯國強大的有齊楚晉秦四國,齊桓公做諸侯國的盟主,其實也就一些小諸侯國聽從。等到管仲一死,齊桓公晚年越來越昏庸,結果真的變成了小白(齊桓公名小白)。由於任用一些奸佞小人如易牙、開方、豎刀等當政,弄得齊國烏煙瘴氣。最後,齊桓公雖說善終,但死後屍體……(很滲人,此處略去很多字)。
說宋襄公扯了這麼多齊桓公,差點剎不住車了。不過這麼寫也是有原因的。
自從宋襄公給齊桓公當了小弟後,齊桓公對這個德行還不錯的小弟給予了莫大的厚望和鄭重的囑咐,這囑咐就是中國歷史上一再出現的兩個字:託孤。
簡單說來,齊桓公有很多姬妾,生了很多兒子。齊桓公到了晚年,就和管仲一起商量接班人的事,桓公認為公子昭最有才能,想立昭為太子。然而其他公子的勢力也很強,齊桓公不能不考慮。管仲就提議為昭找個國際支持者,選來選去選中了還穿著孝服參加盟會的宋襄公。可能主要考慮到宋國的力量雖弱卻足以干涉齊國內政,即使強也不足以并吞齊國吧。
於是,葵丘之會上,齊桓公就和宋襄公把託孤的事辦了。
齊桓公死後,齊國果然因為王位繼承問題發生內亂。公子無虧在閹人豎刀的擁護下篡權,太子昭逃出來投奔宋國,向宋襄公求救。儘管當時宋國十分弱小,但因宋襄公答應齊桓公在先,他又很講信用,就全力幫助太子昭回齊國即位。
公元前642年(宋襄公九年),各國諸侯接到宋襄公的邀請函,請他們共同護送公子昭到齊國接替君位。但是宋襄公的號召力不大,多數諸侯把宋國的邀請函當了廁紙,只有衛國、曹國、邾國三個小國派了一些人馬來。宋襄公一看來這麼點人傻了,可怎麼也得撐面子啊,於是就率領四國軍隊向齊國進發,這下倒是把齊國的人嚇蒙圈了,以為這得來了多少人馬啊,於是就把無虧與豎刁殺了,迎接公子昭回國。公子昭回國後當上了國君,是為齊孝公。
平定齊亂後,宋襄公開始打起了如意算盤:現在齊桓公已死,齊國也沒那麼強了,放眼中原,能配得上繼承齊桓霸業的除了我還有誰?就問你還有誰?還有誰?
於是,宋襄公就開始了他的爭霸偉業。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嗎?關注下唄
感謝您的閱讀!送你朵小花!
※歷代學者對趙氏孤兒本事的考疑
※「烽火戲諸侯」的真相——司馬遷編造的子虛烏有的故事
TAG:老劉陪你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