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小楷書法並附譯文欣賞
《七十二峰記》
太湖之山,發自天目,迤邐至宜興入太湖,融為諸山。湖之西北為山十有四,馬跡最大;又東為山四十有一,西洞庭最大;又東為山十有七,東洞庭最大。馬跡、兩洞庭,觀之渺然如世外,即之茂林平野,閭巷井舍,仙宮梵宇,星布棋列。
馬跡之北:津里、夫椒為大,夫差敗越處也。西洞庭之東北:渡渚、黿山、橫山、陰山、葉余、長沙山為大;長沙之西:沖山,漫山為大。東洞庭之東武山,北則余山,西南三山、厥山、澤山為最大。此其亦有居人數百家或數十家。
馬跡、兩洞庭分峙湖中。其餘諸山,或遠或近,若浮若沉、隱現出沒于波濤之間。馬跡之西北,有若積錢者,曰錢堆。稍東曰大磯小磯。與錫山若連而斷如舟行其中者,曰獨山。有若二鳧相向者,曰東鴨、西鴨,中為三峰。稍南為大墮、小墮。與夫椒相對而差小者,為小椒、為杜圻范蠡所嘗止也。
西洞庭之北,貢湖中有兩山相近,曰大貢、小貢。有若五星聚,曰五石浮,曰茆浮,曰思夫山。有若兩鳥飛且止者,曰南烏、北烏。其西,兩山相對而不相見,見即有風雷之異,曰大雷、小雷。橫山之東,白乾山,紹山、曰疃浮、曰東獄、西獄,世傳吳王於此置男、女二獄。前為粥山,云為吳王飼囚者也。其若琴者。曰琴山。若杵者,曰杵山、曰大竹、小竹。與沖山近若物浮水面可見者,曰長浮,曰癩頭浮、殿前浮。與黿山相對而差小者,為龜山,有如二女娟好相對者,曰謝姑,有若立柱截辟,曰玉柱稍卻者為金庭。其南為垓山、為歷耳。中高而旁下者,為筆格。驤首若逝者為石蛇。石公山石最奇。與黿山、龜山南北相對者,曰鼉山,旁曰小鼉。若螺浮水面者,曰青浮。二鼉之間,若隱若現曰驚籃。
東洞庭之南,首銳而末岐之者,曰箭浮,若屋欹者,曰王舍浮、苧(寶蓋下『丁』)浮,又南為白浮。厥、澤間,有若笠浮水面者。曰箬(『竹』為『弱』)帽,有逸於前後追而及之者,曰貓鼠,有若碑碣橫者,曰石碑。是為七十二,然其最大而名者,兩洞庭也。
TAG:無正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