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地雷——中越邊境排雷隨感
鳴謝各位朋友對《流浪的橡樹》原創的支持。
我在手機百度里,看到了一則新聞:
新年前,中國軍人開始又一次中越邊境排雷的報道。
於是,今天開聊的,便是地雷。
地雷,是低門檻的廉價高效的防禦型武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們,普遍都看過《地雷戰》,當然也就「諳熟」地雷。
在電影里,人們相信是地雷炸跑了日本鬼子。也就相信了地雷是人民戰爭的利器。
其實,進入信息化、智能化戰爭之後,地雷雖然再無機械化戰爭時代的威力,然而,地雷以成本低,應用廣且門檻低,依然普遍運用在戰爭之中。
尤其針對步兵的各類防步兵雷,運用最為廣泛。
客觀上,防步兵雷是現代具有無差別殺傷力的武器。
無論參戰武裝人員,或者是誤入雷區的平民,各類防步兵雷都具有同樣的殺傷力。
由此,二戰之後,地雷被更多的人們認為是極不人道的武器。
進入二十一世紀,甚至,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發明的地雷布放器材,也為主流國際社會視為非法而予以禁止。
防步兵雷最早應用在1904年日俄戰爭。
俄軍最早在實戰中大規模使用了防步兵雷。
當時,防步兵雷才發明問世,俄軍在陣地前,按照防禦火力次序配置,布放了大量的防步兵雷協助防禦。
隨後,日軍以人海戰術發起輪番攻勢,完全無法逾越俄軍防禦,傷亡慘重。
地雷威力就此得到世界各國軍隊重視。
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地雷成為人類在進入機械化戰爭時代後,世界各國競相研發、列裝和使用的重要常規戰爭武器。
在機械化戰爭中,步兵和戰車無疑是戰爭的主角。所以,地雷演化、發展成為兩大家族,即防步兵 (AP) 地雷,以及防坦克 (AT) 地雷。
防坦克 (AT) 地雷相對承壓力較大,布放複雜。而防步兵 (AP) 地雷卻以埋設簡單,方便、快捷,往往在戰爭中應用更為廣泛。
後患自然也就更大。
通常,軍隊根據阻擊、滯緩、防禦、警戒等軍事任務,在各類交通線、陣地前沿,甚至其他不定的區域,進行大規模布放地雷。
這類佈雷,往往多以防步兵雷為主。
原則上,布放地雷需要在雷場以草圖、拍照等等,進行標識、記錄。以備戰後清除。
然而,在實戰中,參戰軍隊往往以為軍情緊急,不得已忽視著這些細節。
在1979~1989這十年,中越爆發了邊境衝突和戰爭。同期,蘇聯和阿富汗也爆發了一場全面衝突和戰爭。
無疑,在那個時代,中國、越南和蘇聯的軍隊編成,及主要作戰思想非常接近。
彼此心知肚明地強調大兵團步兵攻擊和反步兵攻擊——低成本的地雷,自然成為當時參戰軍隊大量採用的常規制式武器。
由於軍情如火,戰事慘烈,參戰軍隊更多為考慮戰爭勝利,不計成本地布放地雷。
甚至,各方軍隊特戰分隊潛入敵後布放地雷——本來防禦性的地雷,也就有了一定的詭秘性、攻擊性。
可以說,當年激戰中的軍人,全力以赴是為了殺死「敵人」,自然是無暇去考慮戰後的戰區重建的問題。
如今,軍人們在戰爭中想方設法布放的地雷,已然銹跡斑斑。悄無聲息中,這些銹跡斑斑的地雷,卻在山地叢林,暗藏殺機。
在阿富汗戰爭中,蘇聯為了保護交通線和重點基地,在戰區部署了天文數字的防步兵雷。
蘇聯防步兵雷做工精細,在五公斤左右壓力下,即可引爆。
截止1989年蘇聯撤軍,蘇軍地雷導致包括武裝分子和平民在內的近三萬阿富汗人死亡。
1994年,國際紅十字會對阿富汗戰後地雷布放情況進行調查後,發布統計與評估。
他們認為,大約有100~150萬顆地雷殘餘遍布阿富汗境內。如要一個不留全部徹底清除,需要4300年。
相比阿富汗戰場戰線混亂、複雜,中越邊境戰線較為明確。
當時的戰場布設地雷,主要集中在中越邊境線縱深。尤其以具爭議的中越邊境線縱深。
雖然戰線較為明確,然而戰區地勢複雜,植被茂密,更兼中越兩國數次邊境談判後,曾經的邊境線有了較大的改變。
由此,中越邊境地區殘雷狀況,同樣非常複雜。
中越邊境衝突、戰爭持續十年——中越邊境線地貌複雜,植被茂密。同一戰區,雙方或攻或守,互相佈雷,也就持續了十年。
當年掛在樹枝上的地雷,日晒雨淋,樹枝枯朽,墜落地面。或者暴雨沖刷,便沉沒地表。
反之,深埋的地雷,卻因為熱帶植物旺盛的生長,一路隨新芽攜帶,藏於蔥鬱灌木之中。
地雷一旦布放,多年以後再來清除,困難顯而易見。
電影里,如果踩到了地雷,主角往往敏銳發現,踩住不動,然後細心處理,轉危為安。
實際上,幾乎所有的防步兵雷是不可能浮在地表,讓你「踩住」,體會一番有驚無險。
觸雷即爆炸,地雷的爆炸總是突如其來,防不勝防。這正是地雷的危險。
中越戰爭結束之後,國內媒體不乏有著中越邊境居民被地雷炸死、炸傷的報道。——那場戰爭已經逝去近三十年,然而,死亡的陰影已然飄浮在那塊土地。
顯然,清除地雷,是現在中越邊境曾經的戰區重建的基礎。
中越邊境戰爭戰後,新聞報道多次有中越邊境雷區清除殘雷的行動。
每一次這樣的行動固然可以掃蕩一些潛在的危險,然而事實上到了今天,中越邊境的殘雷問題,依然給當地平民生活帶來潛在的巨大危險。
這便是戰爭的傷害。這種傷害往往禍及數代。
中越邊境當年戰區面積數十萬平方公里,當年中越兩軍埋設的法國製造的、日本製造的,美國製造的,蘇聯製造的,中國製造的各式各樣的防步兵雷,何止百萬?
如此規模的清除殘雷,一次最多不過清理數平方公里,如要徹底,卻需要多少的時間。
據說,中越邊境有一個村被稱為「地雷村」。有統計說,該村周邊即埋設有數十萬以上的各式地雷。
埋下這些地雷,直接成本不過一、二百萬元人民幣。
如今要徹底清除這些地雷,除卻要花費數以億計的軍費以外,更要冒生命危險。一勞永逸,談何容易?
理論上說,中越邊境的地雷,和阿富汗及更多戰場的遺留地雷問題一樣,在理論上說,是不可能徹底清除的。
在新聞發布圖片上,可以看到,很多年輕的軍人們正在這片土地上冒險工作著。
他們冒險清楚一塊又一塊土地上的地雷,快樂地手牽手,無所畏懼趟過曾經危機四伏的雷區。
這樣的照片,熟知戰區殘雷兇險的人們看了,不免手心一把冷汗。
又是2月,早春。
南方,那一片廣袤的紅土,如今已然蔥鬱。
雖然毗鄰越南,如今在燦爛陽光下,靜謐的山巒,蔥鬱的灌木,怒放的野花,湛藍的天空,如此肆意堆砌著春意與詩意。
這一切讓人無法聯想到戰爭。
其實不知何年,曾經風靡一時的「血染的風采」,已經啞然無聲。
過去,總是容易被人們淡忘。
在2月16日即將來臨之際,看到中國軍人再次冒死在曾經的戰區排雷,似乎讓人更為感觸去看1979年2月16日爆發的那次戰爭。
只有記住戰爭,我們才會隨時清楚戰爭給生活帶來的傷害。為此,我們才可以覺悟地抵制戰爭。
預祝中國軍人們在中越邊境排雷作業順利。本文圖片來自最近中越邊境排雷行動的相關作業報道。
TAG:流浪的橡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