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思想境界以及文化傳承
人的思想境界決定人可以適應的高度和寬度。
在體制轉換和變革時期,在思想信仰激烈交鋒碰撞時期,很多人覺得彷徨和無所適從,這也許是無法迴避的現實。我們到底信仰什麼?這不僅是社會的難題更是人生的困惑。
筆者認為:五四運動和社會主義實踐活動是文化重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幸運的是我們有了毛澤東這樣英明的開國領袖和適應時代發展要求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不能丟,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精華也要吸收、借鑒和傳承。
以知行合一為特徵的王陽明的心學理論對於新時代的文化傳承、思想境界的形成具有現實意義。
王陽明的悟性自足、立志、勤學、改過、責善12個字被認為是其心法的核心和根本。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下里巴人,假如參透心學理論並假以實踐就一定會受益,從而可以成為一個高尚和對社會有用的人。
聖人之道, 悟性自足。悟性就是人生智慧,就是對人對社會對自然規律的把握。自足就是不斷地通過學習和社會實踐來完善自己。如此而已,均可以成為聖人。
立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就是工匠,其技能的煉成也要以立志為根本,更別說更大的事業。
勤學。不以智慧警捷為高,而以勤確謙抑為上。非學無以成才,非志無以成學。世上有兩種人,一種是沒有學問,不懂裝懂,還忌恨別人的長處,整天混日子無頭蒼蠅。還有一種人,總是覺得自己無德無才無能,學習勤奮,能發現別人的長處,謙虛謹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謙遜好學,知行合一的人。
改過。不貴於無過而貴於改過。常思己過,於人於事,無愧於理於心。
責善。朋友之道,忠告而善道。這裡包括兩層意思:一是對待朋友一定要忠誠,幫助朋友要講究方式。二是「責」也包含了「擇」的意思。盡善是職責,擇善是原則。恪守善念,樂做善事,擇其善者而從之。也有不與惡人為伍,結交純正良善朋友的意思。
王陽明是偉大的思想家、軍事家,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的心學理論對於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提高人們認識社會、改造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掃描或長按下方二維碼可以關注本公眾號
TAG:行者16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