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九日於西雙版納遇震
二月九日晚上,十點五十左右,在賓館房間里感受到搖晃,聲音如驕車在高速行駛中過減速橫杠。我說地震了,兒子正坐著看手機,一聽這樣的搖擺是地震,立馬促我起床逃跑。我們跑到樓下,住在另層的夫人及女兒,也下樓來避餘震了。
公路上,有遊客從車裡拿出旅行床,看樣子是準備露宿。我們一家子討論要不要駕車離開版納。我發信問同學要背景資料,一會兒,煩忙中的老蘇發消息來了,說景洪市區半徑五十公里內,史上地震若干次,但最大震級才5.5級,4級左右地震不少。
本來欲連夜駕車逃離,現在知道背景,索幸回賓館睡覺。現在的建築,在西雙版納這種多震區域,抗七級地震應是預設;有剛剛發生的4.9級地震墊底,以後餘震也大不到哪裡去。這樣一合計,睡覺比夜間疲勞駕駛要安全多了。
如此看來,外出旅遊,對於目的地地震、颱風這樣的背景知識,還是應該認真了解一下。比如此次版納地震,如果背景是幾十年前當地有過七級大地震,當晚駕車逃逸或戶外躲震是合適的選擇。
對於地震,目前不能預測。但各地地震發生的歷史,還是充分揭露了本區域斷層活動的性質及能量釋放的水平。所以,地震發生之後,專家們才能給出合適的意見,供慌亂中的人們參考。這恰如,不知道你何時「大便」,但你剛才的「大便」可以提供一些你有沒有腸胃毛病的證據,用來預見你接下來如何「大便」。人類研究地震,到這個時代,除了按區域實施建築設計中的地震烈度預防,還能在初震後捕獲若干信息,用以判斷後續狀況,與內科醫生看病差不多。
傳統中醫看病,傳統吊著聽診器看病的西醫,在診治病情方面,只有靠「望、聞、問、切、聽」,由表象判斷內病,所以,不約而同都是「對症下藥」,而不是現代西醫的「對病下藥」。處於對症治療時代,醫學對人類的生存,起了很大的作用。今天的地震災害防治與救援,也相當於對「症」研究時代,原因也是沒有可靠的監測手段。跟「對症」的醫生們一樣,地震研究對於減災、防災已經有了一系列實證的應用。
以後的日子,除非有大的理論和實踐突破,地震的專家們仍然會在地震之後才出來分析和預後,為救援提供決策支持,大家就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口噴;行行都不容易,災害來臨,人家盡心即可。
TAG:另眼閱世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