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運40年,回家的心不變

春運40年,回家的心不變

來源:P2P觀察(p2pguancha)

作者:觀察君@麥濛

回家的工具在變,回家的心不變。

「就買硬座吧。」王芬關閉眼前的搶票軟體,失落又激動。得坐20小時的硬座回家,但心裡懸著的石頭總算放下了。

2018年的春運如期而至。比起十年前雪災下的回鄉路,回家的票已不再像彩票般難求。

據交通部門的數據,預計今年春運旅客人次突破30億人次,其中,鐵路預計發送旅客量3.93億人次,同比增長10%。

春運這條路,一走幾十年。有人爬過窗、睡過洗手間,也有人在車站前連夜排隊買票。一度被外媒稱為:一年一度全球最大的人類遷徙。

只有在遙遠的遠方生活工作的人,才能體會「回家」這兩個字的份量。


在外媒的眼中:中國春運的總里程數就好比是去了趟土星。他們往往被車站的人頭攢動所刺激,紛紛打出驚人的標題:「史詩般」的人類旅行、「地球最大規模人類遷徙」。

一線城市的人都走了,臨近過年,要等一小時的網約車、歇業的外賣、空蕩蕩的地鐵。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人山人海的各大車站與車來車往的高速路。

2017年全國春運旅客發送量為29.8億人次,而2018年的春運旅客人次將進一步上漲,預計會突破30億人次,其中,鐵路預計發送旅客量3.93億人次,同比增長10%。

這場「史詩般」的人類旅行,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2018年,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南京、大連等多個城市都安上了帶有「人臉識別」技術的自助核驗閘機:將身份證與車票重疊放到機器上,再看一眼鏡頭,最快3秒就能進站!

曾經人來人往的火車站,顯然已經減少了人流量。在深圳羅湖火車站,十分鐘之內就能進站。而站內,在工作人員的安排下,分批次檢票上車,顯然沒有了曾經擠到窒息的混亂。

曾經,不管要坐多久,一列列火車承載著回家的希望。

而現在,有人坐高鐵,也有人坐飛機、大巴,順風車也成了回家的一種出行方式。

高鐵、城際等快速列車佔比高達60%。似箭的歸心沒變,回家的速度快了。準時、速度快的高鐵正在通向回家的路。

「10號回XX的車有人一起嘛?車找人,最好會開車。」這是時下異鄉的老鄉群最流行的組團方式,那些沒有買到車票的人,因為同一個家鄉,同樣回家的心而組成回鄉小分隊。

英國《每日郵報》:「不可思議的照片展示時速220英里的中國高鐵是如何迎接3.9億人次的春運」


提起春運,我們總是充滿著複雜的心情:幸福而又恐懼。

幸福的是,終於踏上回家的火車。恐懼的是,擠火車能去掉的半條命。

「春運」一詞最早出現於1980年的《人民日報》。那個年代的春運,是通宵排隊買票的隊伍幾公里,一個售票窗口伸進來七八隻手,也是沒有任何空間轉動身體的你推我搡。

那個年代的趕上車,不是用手擋住高鐵門,而是被人推上去、從窗口爬進去、被人托上車。

紀實攝影:火車上的中國人

臭腳丫子的味道、雞鴨的味道、大冬天裡的汗味、廁所傳來的味道,無數的味道聚集在一起。打開車廂門的時候,會覺得一股腥臭的熱浪撲面而來。

到處都是人的車廂里,邁不動腳,連廁所里都擠了十幾個人。行李架、座位都是現成的床,洗漱間和廁所是容身的另一處空間。

1983年,當年春運客流達1.24億人次,到1993年,突破了10億人次。綠皮火車漸漸成為主流的時候,「啤酒飲料八寶粥,花生瓜子速食麵,過道的同志把腳挪一挪」的叫賣聲也充斥在耳畔。

在火車上打牌娛樂的陌生人,夾雜著隆重鄉音的打工者,還有瀰漫在整個車廂的泡麵味,鄰座不聽話在哭鬧的小孩。這些,都是春運途中的獨家記憶。

那些離家闖天下的人,在有限的空間里裝下了打拚的決心,也藏著無限的鄉情。


經歷過2008年春運的人,更知道回家的路,再艱難也想走下去的心情。

2008年,中國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雪災,以南方城市為主,造成了道路的癱瘓。導演范立欣恰好用鏡頭記錄下了廣州火車站的這一「歸途時刻」。

在紀錄片《歸途列車》的拍攝過程中,恰逢2008年雪災爆發。在廣州,大雪引發的停電整整持續了11天。

近乎癱瘓的鐵路系統,送棉被給滯留旅客的街坊,60萬人滯留的廣場。鐵柵欄把人海分隔成若干個格子,每隔幾個小時讓人群動一次。

他們在饑寒交迫中也不願意轉身離開,他們的家在不知道何時能回去的遠方。儘管廣播中一次次播放著:「留下吧,廣州也是你家。」

GIF

得知可以進站時,人群立刻像泄閘的洪水沖向前方,鞋子被踩落也顧不上;

有個女孩艱難地從擁擠的人群中衝出來,一邊哭一邊整理行李,整理完了一抹眼淚又衝進了人群;

一個中年男子和他的女兒走散了,他想翻過一道柵欄去找她們,武警戰士攔住了他。男人疲憊地論理,同樣疲憊的小戰士只是輕輕拍著男人的手。

經歷過那次春運的網友說道:「搭車擠到了火車站前的高架上然後從外面慢慢等著放人進去。從早上等到晚上,晚上基本站不住了,用前一天被人群弄壞的護欄擦了擦躺下就睡。凌晨終於進站上車,硬卧車廂中鋪收起來下鋪坐三個人,沒搶到的坐過道上。」

紀錄片的主人公張昌華一家就在其中,當女兒得知不能回家竟然有點開心時,一向寵愛女兒的妻子生氣了:「不能回家我們都覺得很可悲很遺憾,怎麼會覺得可笑?」

在一個未知的上車時間面前,回家的焦灼讓60萬人在這裡僵持。哪怕還有一點點回家的希望。

" 上萬人擠在那裡,像螞蟻一樣。在經歷了一整年工廠的辛苦生活之後,他們擠在這裡就是為了能夠回家過年。我們經歷和看到的老張一家的生活,突然在這個時候被放大了一萬倍,你會想中國有 2.4 億農民工,對這 2.4 億農民工來說這是常態。"范立欣談到這部紀錄片時說道。

GIF


為什麼這麼艱難,也一定要回家過年?

前幾年,溫州都市報刊登的《一個農民工寫給鐵道部的一封信》中寫道:

「來溫州十幾年,我都是隔一年回家一次,春運買票實在太痛苦了。去年我沒回家,在這裡沒親人,大年三十隻能打電話聽家裡人講幾句。今年,我真的想回去。我的老婆已經提前一個月回老家了,當時就怕春運買不到票。家裡60多歲的老父、老母也經常問我什麼時候能回去。我女兒今年6歲了,好久沒見到,不知道有沒有長高了,學會了幾個字。」

路的那一頭,是家。遠離家鄉,承載著多少人的夢想與多少家庭的希望。

有多少一年只見孩子一次的父母,又有多少一年只見父母一次的孩子。

對於父母來說,你錯過了他們每一根白髮的生長,回家只見到白髮蒼蒼和布滿皺紋的他們;對於孩子來說,你錯過了他們從蹣跚學步、牙牙學語,回家也許他們已經會背誦詩歌。

回家的工具在變,回家的心不變。

分析師@麥濛

90後女神小財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2p觀察 的精彩文章:

P2P蜂鳥金融否認資金鏈斷裂 將起訴迅雷公司
借5萬「滾」出572萬巨債,套路貸陷阱為何不乏「獵物」?

TAG:p2p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