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法法歸凈土

法法歸凈土

法法歸凈土

選自蘇樹華著《佛說無量壽經釋義》。該書尚未出版。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母音老人蔘學。遵母音老人囑咐,2000年後,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若人發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即可打開本來,見到本性。有緣行者,莫失良機。

凈宗學人常常引用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的偈語,勸令學人往生凈土。文殊菩薩偈云:「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普賢菩薩偈云:「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凈宗學人,見此偈語,自生妄想,他們以為,文殊普賢,諸菩薩之上首,尚且往生彼佛國土,我等學人何由不生?
問題是,彼佛是誰?彼佛若是他,往生彼佛國土則成串門,而不是回家。彼佛若是自性,往生彼佛國土則實不往矣。所以者何?往生只是回歸自性的宗教譬喻,而不是舍此取彼,向外求生。蓮池大師云:「以生於自心,故不往而往,名為往生。」又云:「《華嚴》重重法界,不出一心。《楞嚴》十方虛空,皆汝心內。是知極樂之生,生乎自心。心無界限,則無西無東,去至何所?[1]
以此而論,一切萬法,皆歸凈土,一切眾生,皆歸自性。何以故?彼佛者,彼岸之佛也。彼岸在哪裡?回頭是岸。無量壽佛,或曰阿彌陀佛,當人自性也。蕅益大師云:「念自性彌陀,生唯心凈土。合觀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外無佛,佛外無心之義明矣。」[2]蓮池大師云:「念空真念,生入無生。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離生此。心佛眾生一體,中流兩岸不居。故謂自性彌陀,唯心凈土。」[3]
諸佛教典,既有表面義,更有深層義。表面義者,表義之工具也。可惜,諸多學人,依表面義而想,依表面義而行,把表面義當作真實義,將指月的指頭當作月亮,不達如來本性懷。譬如,把無量壽佛當作心外之佛,把文殊、普賢當作心外之菩薩,把極樂凈土世界當作心外之國度,這都是望文生義,胡亂修行。
無量壽是誰?彼佛國土又在哪裡?文殊是誰?普賢又是誰?依照佛教的真實義,離心之外,尚且無佛,離心之外,豈有文殊普賢?將無量壽作他,將凡夫作自己,以我求他,求生他方,如此見解,路途已錯,豈能往生彼佛國土?
無量壽是諸人的妙明真心,文殊是自心的般若大智,普賢是自心的無住妙行。乃至無量菩薩,皆是諸人心上的無量妙用。佛是自心體,菩薩是妙用,體用一如,本非二致,即是諸人的自心實相。
普賢表大行,文殊表大智。諸人肯大行否?若肯大行,普賢十大願,正是自家的心聲,自己便是因地普賢。待到悟心時,即是果地普賢。諸人肯大智否?若肯大智,覺性遍照,正是自性的光輝,自己便是因地文殊。待到悟心,即是果地文殊。離心說法,即是外道。離心說菩薩,則非佛法。一切菩薩,皆是自家心上的妙用,離此心外,別無菩薩。
行大慧,行大行,如是而行,如是精進,待到積蘊成熟時,觸著便得心開,當下即到彼岸。悟了自心,到了彼岸,文殊便是登地文殊,普賢便是登地普賢,一切菩薩皆是登地菩薩。登地之地,不是塵土之地,不是物理空間的某個地方,而是諸人自家的心地。諸佛所說,只這一地。《楞嚴經》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這一地,亦名無量壽如來極樂國土,亦名藥師如來極樂國土,亦名釋迦如來極樂國土,亦名自性如來極樂國土。名有千般,實無二致。這裡若錯了,塵劫修行,不得見佛。
自性凈土而不往生,卻要向外求生他方,古今聖賢,無有如此成就的。自心不凈,十方娑婆。自心若凈,十方凈土。往生凈土,即是回歸自性。面見彼佛,即是證悟自性。過去諸如來,當下諸如來,未來諸如來,皆是證悟自性的人,皆是回歸自性的人。
凈土不在別處,凈土即是諸人的自性。彼佛不是他人,正是諸人的妙明真心。若人試圖在茫茫宇宙之中,找到一個圓滿的神佛,找到一個清凈的地方。如此見解,如此修行,則愈解而縛愈堅,愈行而路愈遠。愈縛愈堅,愈行愈遠,何由得達彼岸?何由得見彌陀?
回歸自性,即是往生凈土。覺悟本來,即是親見彼佛。如是而解,如是而行,則三世諸佛,無量菩薩,人天大眾,悉皆護念。三世諸佛,無量菩薩,人天大眾,究竟是誰?切莫妄想,皆是自家心中的功德莊嚴。

[1]《佛說阿彌陀經疏鈔》卷第四。《卍續藏》第二十二冊,第六六八頁上。
[2]《凈土十要》卷第一。《卍續藏》第六十一冊,第六五九頁上。
[3]《佛說阿彌陀經疏鈔》卷第二。《卍續藏》第二十二冊,第六〇六頁中。
法法歸凈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宗文化 的精彩文章: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之因緣
如何是「虛空炸破,大地平沉」?

TAG:禪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