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假如國寶會說話

假如國寶會說話

本期嘉賓

謝田

上海博物館,無數人排大隊去看大英展,殊不知最好的東西在書畫館裡。唐虞世南的《汝南公主墓志銘》、宋拓顏真卿《麻姑仙壇記》、北宋司馬光《寧州帖》、北宋黃庭堅《行書華嚴疏》,還有李安忠《鵪鶉圖》、米友仁《瀟湘圖》,南宋《歌樂圖》等寶物。常設展能有比特展還出色的書畫,也只有上博能做到了

近日熱播的《國家寶藏》,

讓上海博物館又火了一把。

但你對於上博又了解多少呢?

今天邊邊帶你走進

上海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設有十一個專館,三個展覽廳,館藏珍貴文物12萬件,其中尤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為特色。

一樓 · 中國古代青銅館

作為央視《國家寶藏》欄目邀請的九大博物館之一,上海博物館選送的三件國寶中,就有上圖「大克鼎」。青銅館共有400餘件青銅珍品,包括德鼎、吳王夫差盉等。

古代雕塑館

120餘件雕塑作品展現了戰國至明代中國雕塑藝術的變化與發展,主要是佛教雕塑為主,更反映了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碰撞與融合的過程。

二樓 · 中國古代陶瓷館

上起新石器時代,下迄清末,8000年中國陶瓷史,精選500餘件陶瓷精品,集歷代名窯佳作,講述世界歷史上一段土慾火的神話。目前中國古代陶瓷館暫不開放,可參觀暫得樓陶瓷館。

第二展覽廳

巡迴展覽畫派——俄羅斯國立特列恰科夫美術館珍品展

時間:2017.12.15.—2018.3.4

巡迴藝術展覽協會是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俄國當時最具革新精神的民族藝術團體之一,共計舉辦過48次巡迴展,巡迴展畫派也因此而得名。

列夫·托爾斯泰肖像

伊里亞·葉菲莫維奇·列賓(1844-1930)

1887年/布面油畫

本次珍品,精選了蓋伊、克拉姆斯柯依、亞羅申科、列賓、蘇里科夫等名家的68幅傑出作品。極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風俗畫、風景畫、肖像畫和歷史畫,領略列維坦和希施金筆下充滿詩意的俄羅斯風格,也可以直面無名女郎、托爾斯泰、屠格涅夫等畫中人物的精神氣質。

3樓 · 中國歷代繪畫館

彙集唐宋元明清的名家真跡,齊聚百餘件繪畫珍品於一堂。廊檐縵回,軒窗低欄間,盡顯中國繪畫的悠久傳統和深厚底蘊。(上圖從左到右:1.明·問文徵明·幽風圖軸,2.元·王冕·墨梅圖軸,3.明·周文婧·古木寒鴉圖軸)

唐寅·秋風紈扇圖軸

畫中描繪了立有湖石的庭院,一位仕女手執紈扇,側身凝望,眉宇間微露幽怨悵惘神色。他的衣裙在蕭瑟秋風中飄動,身旁襯雙勾雙竹。左上部題詩:「秋來紈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傷。請把世情詳細看,大都誰不逐炎涼。」

中國歷代書法館

以甲骨文、金文起始,至於竹簡、石刻,囊括「二王」佳作在內的名家真跡,70餘件展品寫出「篆隸行草楷」的無限可能性。(上圖:米芾(fu),行書多景樓詩冊)

清·鄭燮·行書與賓谷 於九論文卷

字克柔,號板橋,「揚州八怪」之一,工蘭竹,擅書法,自創「六分半書」。

清·劉墉·臨帖書卷

字崇如,號石庵,山東諸城人,工書法。

中國歷代印章館

西周至清末,印章藝術的形式與內涵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精選近500件實物展品,無一不代表著所屬時代的獨特風貌。(上圖:西魏·銀·威烈將軍印)

4樓 · 中國歷代貨幣館

3000餘件展品,展示了中國貨幣發生、發展的歷史概貌。絲綢之路古國錢幣專館,記錄了商道諸國的經濟史。

中國古代玉器館

自新石器時代而始,玉始終在中國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300餘件精美的玉器,從紅山、良渚的樸質神秘,到明、清的銘心絕品,無不讓觀著為之動心。

中國明清傢具館

百餘件傢具展現著明的簡約優雅、清的繁縟華貴。另有復原的書房、廳堂,與明墓出土的傢具模型呼應,再現古時家居場景。

中國少數民族工藝館

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各民族的工藝傳統迥異。600餘件展品包括服飾、染織綉、金屬製品、竹木器、面具等門類。

上海博物館第一件國寶:商鞅方升、第二件國寶:南宋朱克柔緙絲蓮塘乳鴨圖、第三件國寶:大克鼎。

商鞅方升

上海博物館藏商鞅方升,高2.32厘米,通常18.7厘米,容積202.15毫升。作為量器,它200毫升的容積是商鞅統一度量衡所規定的標準「1升」。其外壁有兩段銘文,先刻有「十八年,齊率卿大夫眾來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積十六尊五分尊壹為升」;後又加刻「廿六年,皇帝盡併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一段,是為秦始皇將商鞅所定秦制推行全國的詔書。它作為商鞅變法的歷史見證,成為我國禁止出境的重要文物。

南宋朱克柔緙絲蓮塘乳鴨圖

上海博物館藏朱克柔緙絲蓮塘乳鴨圖,縱107.5厘米,橫108.8厘米,為南宋著名緙絲工匠朱克柔的頂級傳世之作。朱克柔生於華亭縣(今上海松江),自由學習繪畫與緙絲,積累配色和運線經驗,其作品題材廣泛,風格清淡古雅,為一時之絕技。此圖中紅葉白鷺,綠萍翠鳥,蜻蜓草蟲,雙鴨遊樂,畫面生動活潑,色彩富有變化。青石處有緙制隸書小款「江東朱剛制,蓮塘乳鴨圖」,下有「克柔」印一方。此件緙絲幅式很大,組織緊密織細,絲縷勻稱,層次分明,是現存宋代緙絲中的傑出作品。

大克鼎

上海博物館藏大克鼎,清光緒年間出土於陝西扶風縣窖藏,為西周孝王時器物。鼎身有銘文290字,記錄了其主人——西周膳夫克因祖父有功受周王嘉獎之事,還描述了獎賞內容。作為宮廷廚師長的克卻能享受諸侯級別的列鼎制度,可見其極受周王器重。大克鼎採用大量變形紋飾,頸部獸面紋僅保留臉部輪廓線條和眼睛,稱「變形獸面紋」;腹部波曲紋極具節奏感和韻律感,又稱「環帶紋」。是青銅轉變期的代表,與大盂鼎、毛公鼎並稱「海內三寶」,是上博的鎮館之寶。

上海博物館歷代書法館、歷代繪畫館的陳列是目前海內外唯一的書畫分開、系統呈現中國古代書畫通史的常設展。通常每半年更換一次展品,每次都有一定數量的新面孔精品出現。

書法

東晉 王羲之 北宋拓集王聖教序冊

《大唐三藏聖教序》內容包括唐太宗為玄奘法師翻譯佛經而作的序文、太子李治作的序文、玄奘寫的謝表以及心經。其主要碑刻有四:其一《雁塔聖教序碑》,褚遂良書;其二《集王聖教序碑》,沙門懷仁集王羲之書;其三《招提寺聖教序》,王行滿書;其四《同州聖教序》,翻刻自褚遂良《雁塔聖教序碑》。

唐 張旭 郞官石記碑冊

《郞官石記碑》冊為張旭的傳世楷書。張旭以草書見稱,此冊不僅是其罕見的楷書作品,且為宋拓孤本。唐代尚書省是全國最高行政機構。尚書都省之下,左有吏、戶、禮三部,每部四司由左司掌領。右有兵、刑、工三部,每部也是四司,由右司掌領。各司的郎中、員外郎稱為「郞官」。

北宋 米芾 行書多景樓詩冊

《多景樓詩帖》原為長卷,宋時已被改裝成冊。凡四十一行,每行僅兩三字,共九十六字,字大如拳。此帖詩書合璧,人書俱老,結體遒勁奇險,運筆蒼勁剛健,墨色枯濕結合,飛白老辣酣暢,為米字中最為豪放者。

南宋 張即之 楷書王禹偁待漏院記卷

書者張即之(1186—1263),字溫夫,號樗寮,歷陽(今安徽和縣)人。為參知政事張孝伯之子,張孝祥之侄,系中唐詩人張籍八世孫。歷官監平江府糧科院、將作監簿、司農寺丞,特授太子太傅、直秘閣致仕。張即之書法深受唐人影響,初學歐陽詢、褚遂良和顏真卿,後轉師米芾,參以漢隸及晉唐經書。《宋史》稱張即之「以能書聞天下」,特別擅長大字,為世所重,當時的金人尤為寶重其翰墨。

元 趙孟頫 真草千字文卷

趙孟頫臨智永《真草千字文》卷,書於烏絲欄紙上,落「子昂」款並「趙氏子昂」朱文方印。此印上邊未曾磕損彎曲,所以應是趙孟頫早年所書,此卷正是其刻意學習智永階段的力作。

元 馮子振 行書虹月樓記卷

馮子振(1257—1337),字海粟,自號瀛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縣人。此卷書於泰定四年(1327),乃馮子振為其友人崑山朱玉所作四首絕句並序。朱玉(1293—1365),字君璧,一作均壁,崑山人,與朱德潤為崑山朱氏善畫而聞名者,擅長畫佛像、樓閣。

繪畫

北宋 趙佶 柳鴉蘆雁圖卷

趙佶(1082—1135),即宋徽宗,在位二十五年。他怠於治國,卻雅好丹青,在書法、繪畫領域均有較高的藝術成就。《柳鴉蘆雁圖》卷的前半段是趙佶花鳥畫中的精品,畫中的寒鴉雍容閑逸,神態各異,成雙而憩,或依偎於枝頭,或對視啼鳴。寒鴉羽毛設色濃郁沉著,柳枝疏密有致。趙佶作畫善用生漆為禽鳥點睛,使神態更顯生動鮮活。

宋 馬麟 樓台夜月圖頁

馬麟(公元12—13世紀),馬遠子,山西永濟人,居杭州,寧宗朝時為畫院祗侯。他的畫藝繼承家學,設色典雅,筆調沉穩。是圖作邊角景緻,繪亭台樓閣,綠影婆娑,與畫面右上方之皓月相得益彰。款署:「臣馬麟。」

元 張渥 九歌圖卷

張渥(?—1356),字叔厚,號貞期生,祖籍淮南,居杭州。張渥擅長白描人物,用筆流暢遒勁,飄逸生動。《九歌圖》卷是他摹寫北宋人物畫大家李公麟以屈原《楚辭·九歌》為題材的作品,每段畫後均有吳叡(1298—1355)至正六年(1346)篆書。他的這類題材作品一共存世三本,除上博外,吉林省博物館、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各存一本。其中上博本作於1346年,當屬最早。

明 唐寅 秋風紈扇圖軸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子畏,號六如居士,江蘇蘇州人。善畫山水、人物、花鳥,早年師學沈周和周臣,為「明四家」之一。唐寅筆下的仕女清秀溫婉,手持紈扇作感懷之態。他在畫中題詩:「秋來紈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傷。請把世情詳細看,大都誰不逐炎涼。」唐寅才華橫溢,曾高中解元,意氣風發,卻不料受科場舞弊案牽連,而終生為其所累。在詩情畫意間,唐寅將自己比作秋日的紈扇和風華將逝的佳人,無人過問,無人憐愛,折射出他內心深處隱郁的憂傷。

清 石濤 西園雅集圖卷

石濤(1642—1707),原名朱若極,僧名原濟,字石濤,號大滌子,明宗室後裔,廣西全州人。他曾流寓宣城、南京,晚年定居揚州,為「清初四畫僧」之一。

班婕妤《怨歌行》

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明唐寅《秋風紈扇圖》,是一件不同凡響的藝術品。主題含義深邃,構思縝密,筆墨技巧高超,是唐寅仕女畫中的代表作。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禪仙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擅繪畫,初師周臣,後宗李唐、劉松年,有「出藍」之譽,是明代中期四大畫家之一。弘治十一年(1498)應天府鄉試第一,明年赴京會試,因牽涉科場舞弊案被革黜。詩、文、書、畫都很精擅,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友善,時稱「吳中四才子」。

《秋風紈扇圖》,紙本,墨筆,縱77.1厘米,橫39.3厘米。畫面展現庭園一角,一女子手執紈扇,在坡前沉思徘徊。圖中的仕女體態端莊,風姿婉約,秀髮挽成高髻,飾以淡色鬢朵,越發襯托出發光烏亮。披帛和衣裙隨風飄拂,巧妙地寓「秋」意於其中。從她眉宇間微露憂傷感的神色,和欲行又止的動態,表明她正陷入沉思之中:憂鬱、悵惘,卻又無可奈何!背景僅用細竹數枝、湖石一角來點綴,顯得疏落空曠,令人聯想到引申畫外的僻靜境界,平添幾分蕭瑟氣象。整幅畫的筆墨凝練明快,極其傳神,常能一筆兼收眾妙。

《秋風紈扇圖》左上角自題七絕詩一首:

秋來紈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傷?

請把世情詳細看,大都誰不逐炎涼!

款署「晉昌唐寅」。款下鈐「唐寅私印」白文印,「龍虎榜中名第一,煙花隊里醉千場」朱文印。唐寅在構思此圖時,處處環繞著「世態炎涼」這個主題,是作者結合畫面對自己創作思想和創作意圖的抒發,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詩中作者借題寓意,感嘆「人情冷漠」,實際上亦是他自身際遇的隱喻。

項元汴題跋:「唐子畏先生(唐寅)風流才子,而遭讒被擯,抑鬱不得志。雖復佯狂玩世以自寬,而受不知己者之揶揄,亦已多矣!未免有情,誰能遣此?故翰墨吟詠間,時或及之。此圖此詩,蓋自傷兼自解也。噫!予亦骯髒負氣者,覽此不勝嚄唶,豈但賞其畫品之超逸已哉!時嘉靖庚子(1540)九月望日,項元汴跋。」鈐「墨林父」白文長方印,「項氏子京」白文印。

環球資訊廣播

《邊走邊看》

直播時間:每天14:00-15:00

重播時間:每天2:00-3:00

每天陪您一起看世界

部分圖文來源於上海博物館以及網路

版權所有歸原作者所有

我們一起邊走邊看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邊走邊看 的精彩文章:

來自寶島的新春特展
義大利小鎮知多少

TAG:邊走邊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