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姐姐劉胡蘭的照片
我的姐姐劉胡蘭是一位女英雄,她的長相、神情、身高、音容笑貌一直引起人們的關注,大家都很想知道她長得是什麼樣子,想看到一個真實的曾經生龍活虎的劉胡蘭,遺憾的是她一生都沒有照片。
我姐姐出生在1932年,家住在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在那個偏僻、貧窮的小村莊;照相是我們聽都沒聽說過的事。
我們家裡生活貧困。經常連飯都吃不飽,從來就沒有過物質上的富足,哪裡還有去省城照相的機會?
姐姐是在1947年1月12日犧牲,那一天姐姐為保護黨的機密和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英勇就義。
她犧牲以後受到黨的讚揚和人民的愛戴,大家都為她的大無畏精神感動;毛主席為她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因為姐姐為黨為人民英勇獻身感動了戰士們,部隊掀起了學習劉胡蘭同志的大無畏革命精神的熱潮,到我們村裡來採訪的記者來了一撥又一撥。
他們到村裡訪貧問苦、收集姐姐的英雄事迹,村裡的父老鄉親們傾其所有的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告訴來訪的記者和隊伍上來學習的幹部戰士們。
姐姐犧牲時我們的母親和奶奶都已去世,從小看著我們姐妹倆長大的親人唯有母親的大姐王改卿還健在。
我們的這位姨媽在我們的母親去世後,一直牽掛和照顧我們姐妹倆的生活,不時的給我們送衣服,送食物。
我們的衣服都是姨媽王改卿給我們做的。
直到後來的1943年春天,姐姐12歲時,父親在奶奶的張羅下娶了續弦。在繼母來到家裡後,姨媽王改卿依然惦記著我們。
1945年夏天姐姐從家裡偷跑出去參加區上組織的婦女培訓班,姨媽聽到姐姐沒帶換洗的衣服,連夜給姐姐趕出一身全新的衣服讓表哥韓明奎送到貫家堡。
姨媽王改卿最知道我們姐妹倆的身長尺寸和生活習慣,連我們姐倆那裡長顆痦子姨媽都清楚。
姨媽告訴來訪的記者:富蘭子是雙眼皮,厚嘴巴,圓臉盤;比愛蘭子高出大半個頭,沒愛蘭子皮膚白;姐妹倆很像,就是妹妹比姐姐年齡小,還沒有長成熟,沒有姐姐穩重、大氣。
16歲的劉愛蘭扮演的姐姐劉胡蘭。
村裡的鄉親們也都說:富蘭子、二蘭子姐妹倆一個娘肚子里出來、一個鍋里吃飯、一個被窩睡覺、一起長大,長相神氣是很像,只是愛蘭子比姐姐嫩面,愛蘭子性格和姐姐不同,姐姐富蘭子要大方、開朗、硬氣的多。
我家裡的爺爺、爹爹大字不識,來的同志問什麼他們就說什麼,經常是看到記者同志在小本本上做記錄,他們就停頓一下,每當記者低下頭,他們就急忙擦去眼角的淚水;有什麼說什麼,來不及考慮,也沒時間考慮。
每次採訪都會把姐姐犧牲時的細節一一講個遍,失去親人的痛苦使爹爹語無倫次,不時陷入痛苦和悲憤中。
有一次我在炕頭燒水,我的爹爹在和新華社記者李宏森講述姐姐壯烈犧牲的情景時失聲痛哭起來,我也一起跟著大哭,最後不得不停止了採訪。
我躲到牲口棚里哭了一下午,晚飯也沒吃,哭哭停停到第二天早晨才從牲口棚里走出來,天還沒亮我老實的爹爹已經到地里送糞去了。
劉胡蘭的父親劉景謙。
以後每次來了領導或者記者,對爹爹採訪都進行不下去,採訪中間爹爹都要哽咽流淚,談話總要中斷無數次;過了大概二個多月,爹爹就變成了一個悶葫蘆,拒絕一切採訪。
我的父親是一個樸實、厚道大字不識的淳樸農民,對女兒富蘭子的犧牲極度悲傷,當他面對突如其來的這麼多來訪者不知所措、亂了方寸,以致新華社晉綏分社第一次登出的劉胡蘭英雄事迹上面姐姐的名字是『劉湖蘭』。
因為爹爹一口文水家鄉話也讓記者頗費心思,家鄉的方言對於來自外地的部隊幹部還是要一邊聽一遍琢磨,一些難懂的方言字眼,不論是老鄉還是爹爹都寫不出來。老實本分的爹爹不識字,寫成哪個字他也看不明白。
所以姐姐第一次上報紙的名字即不是劉富蘭、也不是劉胡蘭而是劉湖蘭。
姐姐犧牲後,到村裡來慰問、悼念、採訪的部隊幹部戰士,地方領導、群眾絡繹不絕。
姐姐犧牲時我作為姐姐唯一的同胞妹妹也受到大家的關注,那年我13歲。聽村裡人講我和姐姐有相似的長相,他們總是圍在我身邊問長問短。
1948年9月彭德懷司令員一個電報拍到晉綏邊區行政公署,要求送我入伍,後又派人來雲周西村接我到部隊參軍。
那一年我是披著大紅花坐著馬車到部隊的,當時送我的還有區幹部陳德令,王林,他們一直把我送到祁縣。
我和部隊來接我的同志一起到了西北野戰軍司令部報到,在司令部的直屬戰鬥劇社成為了一名文工團員,出演話劇《劉胡蘭》。
我在劇中扮演劉胡蘭的妹妹愛蘭子,也就是我自己。
當時部隊文工團要求女兵剪齊耳長發,文工團沒讓我剪頭髮,我在劇中扮演的自己,劇中劇外的愛蘭子依然都是梳著兩個羊角辮子。
劇中的我跟在姐姐身後,幾乎形影不離。
雖然那時許多記者給我照了一些照片,但是照片幾乎沒留給我本人,都是作為資料在使用。
現在我還保持有一張發黃的照片,照片上的我系著兩條長辮子,就是我剛到戰鬥劇社時的照片。
劇社扮演姐姐胡蘭子的演員外型也是參照我的樣子,劇組認為長相要像我的姐姐才符合劇情。
二年以後我就開始演姐姐劉胡蘭的角色,我也保存了一張扮演姐姐時的照片,照片上的我正是十七歲,和姐姐犧牲時一樣年齡,都是虛歲十七歲。
在我13歲到25歲這段日子裡為了塑造姐姐的形象和扮演自己的角色,我的辮子長出來又剪掉了幾次,因為頭髮對角色的外形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話劇《劉胡蘭》的角色中,姐姐劉胡蘭是短髮頭,我自己就是一個梳著辮子的小姑娘。頭髮的長短決定了我演那個角色。
毛主席第一次給姐姐題詞是在在1947年3月,在行軍的路上聽了彙報以後,他親筆為劉胡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這八個閃光的大字為中國人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全國解放以後由於題詞的遺失,山西團省委很痛心;在姐姐犧牲十周年時,山西省團委郭棟才同志被招到北京迎接毛主席第二次親筆給姐姐劉胡蘭的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這個題詞再次讚揚姐姐劉胡蘭生為人民貢獻青春,死為人民獻出生命的光輝一生。
毛主席的第二次題詞鼓舞了全國人民,國家決定在原有的劉胡蘭烈士陵園的基礎上建一座劉胡蘭烈士紀念館。
紀念館要樹立一座姐姐劉胡蘭的塑像,塑像要找一位模特。
要建立紀念館時我正在接受工農速成中學對工農幹部的文化教育,學習很緊張。
19歲的劉愛蘭在工農幹部培訓學校學習。
1957年夏天, 時任山西省團委書記的仝雲書記親自接見了我,詢問我的學習生活情況。
他根據文水縣團委的彙報,了解我和姐姐同為一母所生,五官相似度非常高,就指示省委宣傳部為劉胡蘭塑像做準備,要求根據姐姐的工作背景和生活習慣給我做了造型,對我的髮型和衣著、舉止進行了規範和研究。
宣傳部的同志為我拍了很多照片,準備用作塑造劉胡蘭塑像時借鑒,由於我自小就和姐姐一起生活,並且有在文工團演出姐姐角色的基礎,所以定型、照相、畫草圖,臨摹都由我做模特,團省委交給的工作很快就順利完成了。
那時學習之餘我也回過雲周西村,回去後見到我的爹爹,他更加的沉默寡言,見面也難得和我說一句像樣的話:嗯嗯一下就算打招呼。
我和爹爹也沒提起過這個事情,因為我們家裡就沒有姐姐生前的照片,我和爹爹的語言水平是用口頭描繪不出來姐姐的真實長相的。
此後我也就投入了學校緊張的學習中,塑像的事情也沒了音訊。我也不知道在百里外的雲周西村是怎樣一個情景。
17歲的劉愛蘭在西北戰鬥劇社。
是後來我才在報紙上看到關於著名美術家王朝聞塑造劉胡蘭塑像的過程,因為要找到和姐姐外型相似的人,他們和繼母還在省城太原對模特進行了挑選,這些都是塑像塑好以後我才知道。
因為沒有姐姐本人的照片,負責塑像的王朝聞教授在塑像完成後還是感到遺憾,他認為塑像不是他心中的劉胡蘭形象。
現在我還保留了那時為塑像照的一些照片,這些是六十年前拍的照片,今天看起來已經是有一些滄桑感了。
姐姐犧牲後,在我心裡留下了許多的遺憾,這些遺憾有的刻骨銘心,有的痛徹心扉,還有的無法彌補,姐姐一生沒照片這件事就是遺憾的事情。這是那個時代的落後和姐姐艱苦的革命工作造成的,不得不成為一個遺憾。
因為姐姐沒有照片,姐姐的塑像和畫像有各種不同的版本和造型,這些版本、造型不論形似也好、還是神似也好,在全國人民心中她就是那個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胡蘭子。
她永遠活在全國人民心中,更是永遠活在我的心中。她的塑像一直在祖國的大地上高高地屹立。
姐姐劉胡蘭一生沒有照片,但她的光輝形象永遠刻在人民心裡。
2018年2月於北京
快速支持通道
※《換了人間》:「毛澤東的故事」與「毛澤東思想」
※姐姐劉胡蘭待字閨中的歲月
TAG:獨立評論員郭松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