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開普敦百萬家庭面臨限量用水,一個現代化的城市何以至此?

開普敦百萬家庭面臨限量用水,一個現代化的城市何以至此?

開普敦是南非第二大城市,在持續三年的乾旱之後,政府宣布將於 5 月 11 日施行「零水日」(Day Zero)。屆時,這座城市超過一百萬戶家庭的水龍頭將被「關閉」,人們需要在城市內新設立的 200 個供水站前排隊取水,每人每天限量供應 25 公升。

在開普敦許多官方或非官方的網站上人們都能看到日常用水量的計算表:淋浴 5 分鐘需要耗費 45 公升的水,沖廁 5 次約為 25 公升,給你的花園澆水 15 分鐘會用上 150 公升……絕大部分酒店已經收起了每個房間浴缸的塞子,一些路上洗車行也被明令禁止。

開普敦是南非著名的旅遊目的地,一個被認為在世界最乾旱的角落有效管理著生態和環境的城市,但在這場被認為「384 年來最嚴重」的乾旱之後,如 Sanya 一樣,人們開始追問是什麼出現了問題。

水資源緊缺常被認為是難民的生活困境,如今,開普敦成為第一個需要處理日常供水困難的大都市(圖 /flickr)


桶裝水、水槽、鑽井設備……「零水日」前的緊俏物

Sanya 工作的開普敦大學正值假期,校園內的學生較少,餐廳還在照常營業。最初,Sanya 的同事們還在討論,降低公共洗手間的沖廁次數是否「文明」,男士小便池的自動沖洗設施早已被拆除,「如今這些早就不是問題了」。

去年 8 月,Sanya 購買了設備,在自己家的後院設置了一口井。他生活在開普敦靠近海岸線的 Muizenberg。「我運氣比較好,去年就買下了這套設備」,如今,鑽井的工具成了搶手貨,大部分五金店的現貨已經被前購一空。根據《衛報》的報道,現在想要買到鑽井設備,最快也要等上一年,且價格昂貴。

恐慌情緒持續蔓延,同樣被搶購一空的還有瓶裝水、水槽、蓄水池、泳池蓋布……瓶裝水的價格一路走高,庫存迅速減少,許多超市已經開始限購。

曾經的種族隔離和之後的收入分化,這座城市不同階層的人們居住在完全不同的空間內。一面是濱海的高檔寓所,有游泳池,配備了自動噴淋系統的草坪和私家花園,另一面是大片的非正式居住區,人們更常使用的稱呼是「貧民窟」。開普敦的總人口約為 400 萬,其中 100 萬就居住在這樣的非正式居住區內,這裡的家庭沒有獨立的水龍頭,在社區內,差不多每 200 米就有一處公共的水龍頭。

「實際上,這些非正式居住區的人們長久以來已經生活在『零水日』的狀態中了(a perpetual state of Day Zero)。」Sanya 稱,他們「被迫」習慣了這種缺水的日常。

Kirsty Carden 是 Sanya 的同事,開普敦大學「未來水協會」(Future Water Institute)的研究員。她接受了《每日郵報》的採訪,談及水資源浪費時人們最常使用的圖片是破損漏水的水龍頭,背景是殘破的居住狀況,似乎在暗示糟糕的居住狀況對環境造成的破壞。

但這是一種「污名化」,在開普敦,1/4 的人口居住在貧民窟,但他們僅僅使用了 4.5% 的用水。「那些擁有私家花園和泳池的人消耗了更多的水資源,他們消耗的方式更『體面』,也更便利,打開水龍頭就好,人們也心安理得,『我為它付過費了。』」

那些被認為文明、高檔、經過專業設計的建築和城市空間,大多忽略水資源的消耗。「對很多開普敦家庭來說,50% 的日常用水被用來灌溉草坪,20% 用來沖洗廁所,許多商業大廈在空調系統上使用了 60% 的水,而且都是飲用水,很少人研究過這些能否被灰水(greywater,生活廢水或生產流程中未被吸收的廢水)或其他代替。」Sanya 還記得最早從 2012 年,他在給學生上課時就反覆提及這些數據。「但誰都沒想到災難來臨時,它們離我們這麼近。」

「這些本可以通過綠色建築的設計獲得改變」,在南非,已經有許多建築設計師和開發商為建築申請綠色建築委員會的認證,有的通過「被動式設計」(passive design),降低了建築物的能耗,或是循環使用灰水。「但直到今天,人們仍然認為這不過是一種『政治正確』。」


自然災害可以被預測嗎?政府可以提前做些什麼?

Tom Sanya 出生在非洲東部的烏干達。「童年時期我有過更糟糕的經歷,這次並不會覺得恐慌」,17 歲前,Sanya 每天都要騎著自行車,到 15 公里以外的地方取水,用水桶裝上 40 公升的水再騎車回家。烏干達的村莊里,幾乎每一戶家庭都需要依靠微薄的水維持生活。

「但開普敦不同,這裡是現代化的都市,這意味著,人們對這座城市是有期待的,城市對住在這裡的人們負有責任。」

關於這場災難的問責仍在進行中,一座城市的水源、供水分配,以及為什麼沒能更早地開發替代性水源都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

對單一水源的過度依賴被認為是一大原因。長久以來,開普敦的水源「靠天吃飯」——乾旱的年份限量供水,等雨量豐沛時再慢慢豐庫。七十年代開始興建的六大水庫是這座城市水的最重要來源,幾乎沒有成規模的替代性用水。「嚴重依賴少數的幾座水庫,靠它們收集雨水來養活一座城市。這樣一種水系統在面臨如今這種極端天氣時毫無抵抗力,沒有絲毫彈性可言。」

1995 年至今,開普敦的人口增長了 79%,而水的存儲量只增加了 15%。

通常開普敦的降水集中在每年的 6 月至 8 月,2015 年開始的大旱,降水嚴重不足,綠地枯萎、泳池也大多乾旱。截止當地時間 2 月 12 日,六大水庫的儲水量為 24.9%,官方提示,一旦這個數值降到 13.5% 以下,城市正常供水將會被關閉,這也是「零水日」被迫實行的緣故。目前,這座城市最大的水庫 Theewaterskloof 只有 12% 的儲水。

「零水日」的具體時間幾經更改,原本預計將在 4 月初,如今被推遲了一個月,延緩到 5 月 11 日。推遲的原因並不是當地時間 2 月 10 日的降雨。雖然這場降雨來得及時,人們紛紛拿出家中的鍋碗瓢盆接水,有的人甚至站在雨中用肌膚感受久違的雨水,可惜的是這場降雨僅能帶來 2~10 毫米的降水量,無助於緩解旱情。

推遲的原因主要來自一些農戶自願減少農業用水,但 Sanya 指出這也意味著食物和酒等產品的產量將會降低。

附近 Groenlands 農場的一些農場主願意向城市供水,他們已經建立了相對持續的水循環系統。開普敦的居民也已經持續減少農業用水,有一些人找到了替代性的水源,比如鑿井。

但學者們開始擔心,水危機會帶來更大程度的經濟影響。最先受到衝擊的是農業,人們指責在持續乾旱的 2017 年,政府甚至批准了幾處葡萄園的新建。但農業受到衝擊,許多就業崗位逐漸消失。這些勞動力很多就生活在非正式居住區。

「我們批判一些農場主一心生意,稱讚另一些自願建設農業用水,但很少人注意到,在這些農場工作的農民會丟掉工作。影響是系統性的。」

乾涸的泳池(圖 /The Guardian)


「我並不樂於討論政治,但這背後確實有複雜的政治關係」

Sanya 的同事,開普敦大學環境和地理科學系的副教授 Gina Ziervogel 更加直接,這場災難就是「人禍」。

南非國家政府是由南非非洲人民國民大會(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 ANC)執政,開普敦所在的西開普省則是由反對黨民主聯盟(Democratic Alliance,DA)管理。《經濟學人》指出,DA 指責 ANC 拒絕為水利項目提供資金。

長期以來,農業用水的配額由國家政府掌控,省政府無權干涉。前者同樣擁有建設水利等基礎設施的資源,管控城市供水、其他市政,以及西開普省的農業部分,包括開普敦東部的大型酒庄等等。

在乾旱開始的兩年內,專家批評國家政府沒能減少對農業的供水,這加劇了如今的困難狀況。甚至批准了幾處葡萄園的新建。如何維持城市用水和農業發展用水,成了懸而未決的難題。

2015 年,在西開普省的供水系統中,農業配額為 40%,城市佔 60%。嚴重乾旱已經影響到了庫存。但國家水和衛生部沒有採取任何措施減少農業配水,

2015 年濕年的降水量較低,西開普省政府向國家申請資金用於鑽井和建設水循環系統,但這一要求被拒絕了。第二年,國家政府承認了西開普省宣布的 30 個乾旱區中的 5 個,但開普敦市未被列為其中。直到 2017 年 10 月,國家政府仍然沒有下撥救災援金。

排隊取水的人們(圖 /The Guardian)

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的教授 David Olivier 曾在 2017 年 12 月撰文,認為最大焦點在於西開普省政府是否對這場危機處理有效,這其中暴露問題的核心是政治,而不是降雨。

Tom Sanya 稱自己並不喜歡討論政治,但這場危機確是政治性的。許多年來,省政府向中央要求資源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都不被支持。在過去的 15 年間,開普敦人口持續增長,這座城市也可以保證水的供應,這並不容易。如今開普敦的第三大水庫 Berg River, 在修建之前,西開普省花了很長時間遊說國家政府,直到 2002 年才獲得批准。2009 年最終建成。「如果沒有它,很難想像今天我們怎麼面對這場危機。」

《紐約時報》曾採訪了南非水務部門的工作人員,他們稱,早在 2007 年,水務部門就曾提醒這座城市需要重新考慮地下水或是其他新的水源。開普敦這座城市的地方政府同樣有過錯。去年,他們「捨近求遠」,沒有進行地下水開採,反而花費時間經歷建設海水淡化系統,收效甚微。

西開普省的省長 Helen Zille 試圖將原因歸咎於嚴峻的乾旱,認為它不可預測。南非氣象局的回答是:責怪天氣、氣候或是天氣預報系統是推卸責任,為政治不作為,長期以來都有多個學科的研究指出,南非這個國家、西開普省和開普敦所面臨的水危機。

目前,Sanya 和他的同事們正在未來水協會(Future Water Institute)進行水敏感都市設計,這是建築設計、城市規劃、環境設計等多個學科的交叉領域。研究雨水收集系統、可持續的排水系統、整合性的水資源管理、水儲備和用水需求關係,以及水資源背後的社會平等問題。

氣候變化會帶來更頻繁的降雨和乾旱。在開普敦,乾旱會成為「新的常態」(new normal)。「我希望這場水危機能把大家從過去那種安穩的生活里叫醒,以開始研究這座城市的轉型,變得更有彈性。」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有一把椅子,它像一輪太陽
Google 也要推訂閱式遊戲雲服務,但還不知有哪些大作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