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果、張果墓及其傳說

張果、張果墓及其傳說

原標題:張果、張果墓及其傳說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微信版113期


張果、張果墓及其傳說

奚本金


為保護和弘揚宣城地方文化,2012年宣城市民政局改原宣湖路為張果路,從而再次引起市民的關注。


現張果墓為民國八年(1919)邑人陳恭等16人捐資由城北鐵冶沖移址重建。墓碑高144cm,寬66cm,厚17cm,另有小碑一幢,為紹興二十一年所刻,中有「本知州謚寧遠侯張公墓」字樣。1986年列有標誌碑為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並加以修葺。


其碑文內容大意為:重建張寧遠侯碑,建炎中(因高宗在位36年,建炎三年改紹興,當時紹興二十一年即公元1151年。宋宣城稱之宣州)。知州張公,奉命來宣守城,時值暴雨成災,加之蛟水猛發,禍及全城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眼見城池難保,公震驚,夜夢神告:「我乃陵陽山土地,明日午有大水淹沒城郭。公若見一老人橫笛乘牛由水而至,即抱萬民冊入水,可保城池安然無恙。次日,果真如此,公為了黎民百姓的安康,以身殉民,在濟川橋上抱冊跳入猛漲的河水,頓時水落數尺。全城人得救了,可張知州卻失去了蹤影。


於是成千上萬的宣城百姓,沿岸聲聲悲喚,期望能救起張知州。人們追撈到城北八里的一個河灘,發現知州日常穿著的鞋子擱淺在沙灘上,人們為了世代不忘這位好知州,便將這處河灘取名「鞋灘灣」,即現在的海棠灣。


追撈的人們繼續順河沿而下搜尋,未走多遠,只見河心浪花一翻,張知州的頭部冒出了水面。人們正當呼喊撈救時,知州又沉沒於浪花之中,人們把這個地方叫做「冒浮」,即今稱作廟埠。


往北十五里的一個地方,有條峽窄的河溝,追撈的人們看見張知州浮出水面,順著窄溝遊了一圈,又沉於旋渦中去。從此,這個地方取名「游窄溝」,即如今的油榨溝。


再往北,河面漸寬闊,又走了十多里,只見張知州漂於河心,突然向西岸旋了個大灣後沉於水下,人們將此地取名為「西沉灣」,後來改叫作仁村灣。

水流快,人行急,人們隨著湍急的河流,來到宣城河水總出口處,城北、北山的兩山腳下,只見河心突然掀起一層浪花,人們終於將張知州打撈上岸,用嶄新棺材裝殮了他的遺體。從此,這個地方被稱作「新槨裝」,即如今的新河庄。


張知州的墓,先葬於城北鐵冶沖,民國初年遷夏渡大路邊,現屬濟川城東河邊村。



據考:張果,四川成都人,宋建炎間知宣州。


志載:張知州此舉,一為民慷慨沉淵,一為國從容就義,崇封寧遠侯,立廟祭祀,父老相傳千載。

明嘉靖年間,府治後「名宦祠」列有張果木主祀之。


明代在宣城小東門內建「遺愛祠」祀知州事張果。


順治七年(1651)重修《張公標紙廟》,康熙庚戌(1670)知縣李文敏撰《重修張公標紙廟記》,在城北七里橋(現海棠灣油庫山谷出水處)附近法露庵,即昔標紙廟。因功德在民,捐奉建樓於佛廬之上,並塑張公像祀之,幾廢。乾隆戊午宣州衛守李畝倡建後殿五楹。


清代宣城籍著名詩人施閏章有憑弔張果詩一首:

腸斷東流去不回,獨殉河泊民淚飛。


江城無恙公德在,濟川橋上酒一杯。


乾隆六年(1741)同知祝宣《新建陵陽廟碑記》(現遺址為陽德社區廣場處)記載:「古者有功德於民則祀之,能捍大災御大患則祀之,公乃抱冊自沉,卒挽天意,濤波貼息,是拯溺之功,張公身殉之,而神實發蹤指示之也。……」又於陵陽土地廟左重建大殿門樓,張公大得神感,靈應香火益盛,奉祀不衰。


這座古墓倖存至今,與墓旁居住的房鴻發、吳秀英老夫婦數十年的精心守護分不開。「文革」期間,曾三次有人要挖古墓和砸墓碑,都被二老極力阻止,誓死守衛,這種精神也感動了盜墓者。



(作者系宣城市國稅局退休職工、宣城市歷史文化研究會會員)


童達清製作


更多文章,請關注《宣城歷史文化研究》微信公眾號(xclswh99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的精彩文章:

自然科學巨子沈括
梅清與清初宣城雅集(二)

TAG: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